大S閃婚又酷又颯!可為什麼我只想談戀愛,卻害怕結婚?

情感導師 5330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3月8日,韓國歌手具俊曄在個人SNS發表長文,宣布與大S徐熙媛結婚的消息,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祝福。

隨後,大S工作室也官宣並發文:「人生無常,我珍惜當下的幸福。感謝一切讓我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所有。」

大S閃婚又酷又颯!可為什麼我只想談戀愛,卻害怕結婚?

具俊曄是大S的前男友,兩人之前曾有一段戀情,但後來因男方公司「禁止戀愛」,兩人漸行漸遠,最後分手。

在大S結束上一段婚姻後,雙方才開始再度聯繫,據台媒的消息,大S每天和具俊曄視頻聊天,因疫情原因,具俊曄不能入境,只有結婚二人才能見面。

又颯又美的大s,過着自己的灑脫人生。第一段婚姻僅相戀20天就訂婚,第二段婚姻則從「網戀」開始迅速閃婚。愛的轟轟烈烈,結束的時候斬釘截鐵,不得不說,大S在結婚這件事上,真的很有勇氣。

而與大S相反的是,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都市青年成了「恐婚一族」:我渴望愛和親密,想談戀愛,但我始終抗拒結婚……

據民政局的統計顯示,中國結婚率從2013年開始持續下降,「恐婚」已經不是小概率的個體事件,而成為了擺在許多父母和年輕人面前的問題。

圖片來源:2020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6-2020年結婚率和離婚率)

從愛情走向婚姻,從浪漫的玫瑰花變成雞毛蒜皮的生活瑣事,結婚似乎需要格外多的勇氣。

但是,也並非所有人都選擇不結婚。在生活面前,每個人的看法不同,選擇不同,那究竟,這種不同是如何產生的?小健康特邀專家,為我們講講,為什麼有的人會害怕結婚。

李鼎智曾任武漢中德心理醫院院長、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首批認證督導師、

國內最早從事催眠心理治療的執業醫師

先來看一個真實案例:年已36歲的男性,未婚,研究生學歷,在跨國企業工作,事業有成。他有過三次戀愛經歷,每次都是看起來兩人之間沒有太大的衝突和矛盾,但是臨到談婚論嫁之時,他就會感到恐懼或者表現出諸多不滿,最終分手了事。其間父母給他介紹過女朋友,但他每次都斷然回絕,表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不用父母操心。目前與其交往甚密的異性朋友是他的高中同學,在外人看來是非常合適的一對兒。事實上,他們倆一直分開在兩個城市生活,只有在雙方休假或者結伴旅行時才會聚在一起。這種戀人關係已經持續了六年時間,但只要家長一提結婚的事情,他們不是迴避就是直接拒絕,反正就是不結婚。父母在他面前說話需要小心謹慎,不能提及「結婚」「生子」等字眼,否則就被認為是意有所指,是在逼婚,然後家庭內部就會爆發嚴重的衝突。

身邊的親友都對此表示不解:明明很聽話的一個孩子,為什麼長大了卻「叛逆」到拒絕結婚呢?事實上,他的確從小就表現得很乖,學習自覺,不用大人操心,父母從來不需要去督促他,也不像現在的許多父母那樣陪寫作業、送去補習班。但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一路穩妥地讀完了研究生,並且順利地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父母也坦言,在孩子小的時候的確沒操過什麼心,但沒想到長大之後卻在結婚成家這件事情上,讓他們操碎了心。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父母也做了反思與覺察:早年他們忽略了跟孩子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導致現在他在步入親密關係之前,變得忐忑不安、躊躇不前。

為什麼一個人會恐婚?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人的社會結構化談起。人類社會存在着各種不同的群體,家庭是最小的、最基本的單元。從這個最小單元里,我們可以了解到整個社會以及個人的內在心理發育狀況。

先從社會發展來分析。

隨着現代文明與科技的高度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連接趨向兩極分化:一方面我們需要強化人與人之間的緊密合作,從而完成大型的科技創新和發展;另一方面則強調個性化意識,個體變得越來越獨立,家庭單元隨之逐漸最小化。

每一個家庭單元建設起來需要的各類成本明顯增大,加上現代人接受教育的年限也變得比過去更長。對於一個剛參加工作不久就要組建家庭的人來說,確實在經濟上所要承載的壓力是巨大的,如果只靠自己的能力,絕大多數人都無法獨立實現。還有人會覺得過早進入婚姻會影響到事業的發展,這些人受教育的程度往往較高,因此事業的起點和發展速度也較好,讓他們損事業而選婚姻不大可能。這些都是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因素。

但問題來了:為什麼面對的現實狀況是相同的,但每個個體的選擇卻不一樣呢?這就需要談到個體內在心理的發展與成長狀態了。

婚姻、家庭涉及親密關係問題,與養育、成長過程、早年經歷等密切相關。每個嬰兒都是需要得到照顧者的養育才能夠長大的,嬰兒與養育者之間的交流方式會在個體的內心形成一個模板,在他/她成年之後,這個模板會成為個體與他人相處的「原型」,不斷地粘貼、複製,形成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的「強迫性重複」。因此可以說,早年的「母嬰關係」就是未來的「人際關係」。

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童年時期「壓抑」的愛:如果一個人早年未能體驗到被父母精心照顧的感覺,那麼他/她對親密關係必然是不信任的。因此他/她很難建立一段親密關係,即使建立了,在親密關係的經營中也會顯得十分敏感。

不幸經歷的「投射」效應: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當人在認知或對他人形成印象時,易將自己的經歷、情感、三觀等投射到他人身上,形成「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簡單來說,一個心地善良的人通常認為別人也是善良的,而一個十惡不赦的人也會覺得別人都是充滿惡意的。這種現象反應到婚姻上,就表現出:由於童年長時間看到了、經歷了父母的不幸婚姻,將自己的童年經歷投射到自己未來的孩子身上,對於親密關係就會產生恐懼、不信任,他/她對婚姻、家庭等概念里就存在着大量消極、負面的認知,因而對於愛情不再報以期待,不知道怎麼愛人。

壞模板深化恐婚心理:80後、90後多數是獨生子女,在「421家庭」中長大,備受長輩關注,是家庭的中心。因為社交活動範圍明顯縮小,被更多地封閉在家庭這個小環境裡,缺乏與他人交往的鍛煉與學習機會,往往會造成不知怎樣與人打交道的個性,成年後在融入團體以及建立親密關係時就會表現出困難,甚至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

心理成熟度與獨立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在個體心理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養育者無微不至地照顧,及時地回應,儘可能地減少挫折與創傷;另一方面,發展到一定時期後又需要養育者逐漸給予他/她挫折,從而培養其獨立能力。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他/她的內心才會充滿能量與安全感,讓他/她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現實生活,穩定地發展。

如果養育過程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個體採取兩種應對方式:一是過度依賴模式,即成年後仍然難以獨立,在親密關係的建立當中容易失去自我,害怕被拋棄,時刻處於高度警覺狀態,對兩人之間的關係異常敏感,在對方拋棄自己之前率先離開,避免受到傷害;二是被迫過早地獨立,要麼嚴重疏離,要麼過度討好,形成一種「假成熟」模式,在關係中始終難以找到最佳平衡狀態。這兩種情況都容易使一個人的親密關係受損,極端表現就是恐婚。

人們對婚姻的期待,正在變得複雜。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Andrew J.Cherlin曾提出,人們的婚姻經歷了三個階段——

制度婚姻:在1850年以前,人們對婚姻的需求主要停留在實現衣食無憂、擁有住所的生存安全保障。

友伴婚姻:從1850年到1965年,隨着經濟的發展,婚姻的重心逐漸轉向了親密和性的需求,雙方開始注重愛與陪伴。

自我表現婚姻:1965年至今,人們越來越需要在婚姻中自我表現,感受到尊重和自身的成長。

根據這種理論,現在的人們處於「自我表現婚姻」,期望在婚姻關係中得到自我價值的表現和成長這就造成,我們更加看重自我個體,也希望雙方在這段婚姻中能夠相愛相惜、共同成長;而一旦缺失了愛與成長,婚姻就容易形成崩壞。因此,現在的婚姻蘊含着更加複雜的期待,「找到一個合適的對象」成了一件不簡單的事。

本我、自我與超我的矛盾

佛洛伊德認為人的意識分為了本我(我想要)、自我(我能要)與超我(我應該要)。本我是人的本能,超我是理想化目標,自我則是現實原則,即二者衝突時的調節者。

部分青年選擇離開婚姻正是為了追求完美婚姻,出軌、三觀不合、婆媳關係、子女教育都是婚姻關係破裂的因素。此外,夫妻二人在婚姻中自身條件差距過大或是成長腳步不一,導致雙方不能平衡相處,都容易使婚姻走向破裂。實際上,這是超我>本我的表現:一旦自己不能達到理想化的婚姻程度,就會想逃離這段婚姻關係,覺得自己無法承受在婚姻中的角色。

而在未婚人群中,怕自己在婚後向生活妥協、怕自己不能給孩子提供積極的生活環境、怕自己不能滿足婚後家人對自己的期待,便會形成恐婚心理。

另一部分人則表現出本我>超我,遵循享樂原則,認為婚後生活對於現在的自己是一種束縛,為生活瑣事和孩子牽絆是他們所不願看到的,因而不想放棄當下自在的未婚生活。

如何走出對婚姻的恐懼?

然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仍有人建立起良好的婚姻關係,維持了家庭結構的穩定。為什麼?說到底,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在他們的成長經歷、內心結構中找對了交叉重疊區域。在這個區域裡,他們能夠進行有效的交流,能夠互相支持。同時,他們又各自保持着獨立性與自由的空間,不至於因為融合得太深而導致彼此的窒息感。

這樣的重疊區域過大或者過小,都會出現不協調的狀況,導致付出不對等、邊界感不清等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進入婚姻之前,認真謹慎地選擇另一半,選擇與自己既有重疊區域同時又能保有獨立空間的個體;而進入婚姻之後也能夠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雙方都願意磨合、適應,找到最佳重疊區域。如果能做好這樣的準備,恐婚心理就有被攻克的可能性。

人有社會屬性,而婚姻又是社會組成的一部分。恐懼婚姻勢必會造成社會適應不良,對個體的心理發展也會產生影響,波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們尊重每個人對婚姻的選擇,但恐懼婚姻的心態卻需要調整與克服。有幾種方式推薦嘗試:

在步入婚姻之前要有開放的態度和良好的溝通。多跟對方進行坦誠溝通,緩解對於婚姻的恐懼與焦慮,增強對婚姻的安全感與信任感,學會照顧對方感受,同時要有一定的付出。

調整不合理的認知。一般來說有婚姻恐懼症的人,自己或者親友往往經歷過失敗的婚姻,這對其造成了心理陰影,導致他/她對婚姻出現一些不合理的認知。這時候要看到婚姻關係中積極的一面、成功的案例。

接受專業的心理輔導與心理諮詢師共同進行系統的探索,具體分析產生婚姻恐懼症的原因,在心理結構與自我認同方面獲得發展,從而建立起對於婚姻的健康、客觀的態度。

當然,結婚與否都是個人選擇,沒必要因為世俗的眼光而選擇結婚,同樣也沒必要因為他人的經歷而選擇不結婚。人生很長,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每日聊天室:

你恐懼結婚嗎?

連續一周內在評論區出現三次

有機會獲得神秘禮品噢

文 李鼎智新媒體編輯 昀本文原載於時尚健康

ID: shishangjiankang22

封面明星封面明星|健康生活健康生活|名醫名醫|中醫最貴族中醫最貴族

美膚研究院美膚研究院|心理關係心理關係|吃不胖俱樂部吃不胖俱樂部|HPVHPV

評論列表

頭像
2023-12-25 14:12:23

在你們這裡學到很多愛情觀和人生觀。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頭像
2023-12-20 11:12:59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