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關係呢?如果問您一個這樣的問題,您該怎麼回答呢?
有人會說與父母、也有人會說與孩子,還有人會說與朋友,甚至還有人會說與領導、與同事……這些說法當然沒有大錯,但錯的是「最」重要上。
如果再給最重要的關係加上親密二字,那你又該如何回答呢?我的回答:最重要的親密是夫妻關係。
一個人長大成人後,要離開父母,然後與一個異性結為伴侶。從那個時刻起,他們之間的夫妻關係就成了最親密的關係。除了上班和一些必要的社交之外,夫妻幾乎分分秒秒都在一起。正是因為在一起的時間長,這種關係就成了親密關係。
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夫妻在一起的時間會越來越長,尤其是離開職場以後,在一起的時間有可能會成為7*24小時。從在一起的時間來看,這種關係必然是最重要、最親密。
然而,大多數人卻連這種最重要、最親密的關係都處理不好。所以,有位叫陳海賢的作者寫了一本書,來幫助讀者來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這本書叫《愛,需要學習》。
有一陣子,我突然發現結婚才半年多的小肖下了班後不怎麼急着回家了。出於好奇和對他的關心,我問了他的原因。他說:「不急着回去。回去面對一個冷臉的她,還時不時地會吵架,不如找個藉口在外面待夠了再回去。那樣也減少了在一起的時間,還避免了和她的爭吵。」我說:「如果她問你總不及時回家,那你怎麼回答?」
「我就說單位有事,在加班!」他說這話的時候,沒有一點不自在。由此我知道他們的關係出現了問題。
我有一個同學,從大學時期就開始認真地談戀愛,但與別人談戀愛不同的是,她卻是頻繁地更換戀愛對象。不知道原因的是,還以為她和那麼多人談戀愛是別有目的。只有我知道,她是每次遇到一個有好感的人,在相處的過程中,一旦發現了對方的缺點,就會擔心日後產生更多的失望,於是她就馬上會從這段感情中撤出來,然後再去接觸下一個有好感的人……
她就是如此追求完美的對方的人,雖然她也知道沒有誰是完美的,可是她就是無法接受不完美的人。
無論是下了班不願回家的同事,還是頻繁更換戀愛對象的同學,他們都是在處理親密關係上出了問題。男女在一起是因為「愛」,並不是因為「利」。如果一開始就是為了「利」,那這種關係肯定不會發展成最親密的關係。那麼,陳海賢的《愛,需要學習》這本書,也不是給這種以「利」為目的人看的。
01 《愛,需要學習》揭示了「親密關係如此重要,但大多數人對經營它卻是一無所知」的最底層認識。
我們終此一生,都在尋找一個愛自己、懂自己的伴侶。可是當我們找到以後,之前在對方面前無意識地隱藏起來的本性,就會隨着時間和在一起的增多而不自覺地暴露出來。如果不懂得經營和自己伴侶之間的關係,那這些本性就成了傷害親密關係的武器。
如果知道愛人關係是最親密的關係,也懂得了「愛,需要學習」,更需要學會了如何去經營這個親密,那麼就從要《愛,需要學習》這本書找到或者提升自己想要的經營本領。
02 作者陳海賢在《愛,需要學習》一書的序言中,講到了親密關係的兩大核心
許多人是帶着愛和期待進入親密關係的,可是迎接他們的卻是困惑、傷害和痛苦。夫妻之間一旦出現問題時,人們總認為是對方的不對,是自己找的這個人不對,有的還會變本加厲地去挖掘對方身上一些莫須有的缺點,有的甚至把對方身上曾經發生過的一點雞毛蒜皮的事給放大若干倍,甚至到了危言聳聽的程度……
作者陳海賢指出親密關係的經營有自己的邏輯,它圍繞着兩個核心展開。
一個核心是「關係」。「關係」是發生在兩個人之間的事。通過本書,你會了解「關係」究竟是怎麼回事,會了解一個人的情緒是怎麼變化的,是如何從委屈變成了對對方的傷害,又該如何解開這些傷害對方的結。
另一個核心是「處理」。夫妻關係出現問題是正常不過的事,會成為一個家庭里「最難念的經」。不過,即使再怎麼難念,作為夫妻雙方都要想辦法把這個經念好,這才是保持最親密關係的正確態度。那麼該如何去處理夫妻的這個問題呢?作者陳海賢認為,好的夫妻關係會發展一種良好的溝通模式,並且相互配合,找到化解矛盾、增加情感聯繫的「秘密武器」。
結 語
在《愛、需要學習》這本書中,作者從「了解親密關係背後的動力和阻礙,帶你做好進入親密關係的心理準備。」「教你理解親密關係背後的語言,學會與伴侶有效溝通。」「告訴你如何打造與伴侶的關係空間,在親密和自由之間找到平衡。」「帶你理解孩子的到來對家庭結構的衝擊,教你重建良好的家庭結構。」「帶你來到家庭的背景下,看看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以及如何處理與伴侶原生家庭的關係。」「講講如何應對關係中的背叛,如何重建關係,以及如何應對分離。」等六個方面帶您了解和處理好親密關係。
評論列表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