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心理學,這4個原理讓你的用戶聽話

情感導師 7536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用戶行為都是被設計出來的。本文作者結合實際案例,非常好地闡釋了4個心理學原理在產品運營中的應用,供大家參考學習。

如果把產品看成是一個公園,那麼用戶運營的任務就是規劃好路線,讓用戶在快樂高效瀏覽的同時,我們還能賣掉紀念品達到盈利的商業目的。

而要成功做到這一點,準確洞察用戶心理是必不可少的。今天今天我想給大家呈現4個比較有用的心理學原理以及在實際產品運營中的應用,也許會對大家有幫助。

01 沉沒成本

運營心理學,這4個原理讓你的用戶聽話

1.1 原理理解

沉沒成本,簡單來講就是已經付出的成本是絕對追不回來的,所以不要將其納入後續決策的考慮因素之中。當然這個道理往往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我有個女同學,和男朋友交往3年,在交往頭兩年該男生非常殷勤,每天一日三餐準時送到,風風雨雨從不缺席,傳說中的絕世好男人。但是過了2年,該女生屢次發現該男生和其他女生曖昧,每次狠下心來想分手,男友都會拿過往的美好回憶牽絆她,最終分分合合1年多,現在還是沒斷乾淨。

想像一下女同學的提分手時的心理狀態:分吧,畢竟覺得在一起很久了,5年時間都是自己的青春回憶,很難捨棄;不分吧,覺得以後肯定是不好的結果,長痛不如短痛,有時候不如早早放手。這個時候,如果用沉沒成本的原理來分析當下的現狀就會更理性了。

就沉沒成本而言,分手不應該考慮在一起時所花費的成本,因為這些成本已經覆水難收。理性的考慮是,以做決定時為起點進行思考,如果在一起還有希望走下去那就可以繼續,否則早日放手對於彼此都更加好。

可現實生活中,人們在決定一家事情的時候,不光是考慮這個事情未來對自己的好處,同時也會考慮過去在這件事情上產生的投入。人們往往非理性的,很難打破既定的事實和習慣,那也就意味着,我們可以有目的性地製造沉沒成本,提高產品轉化率和留存率。

1.2 產品中的應用

要利用沉沒成本,首先要讓其付出成本。結合「上癮模型」,也就是讓人產生習慣,並被習慣驅動,周而復始不斷重複,重複即會產生沉沒效應。而在上癮模型中,就有關鍵的四個步驟:觸發用戶的行動欲望、讓用戶行動、給用戶獎賞,最後讓用戶投入時間和精力。

簡單來說,就是先給用戶營造一種「很想要,很想很想要的感覺」,然後讓他去做一個明確動作,做完之後就把他想要的東西給他,他一看「喲,還不錯」就開始投入精力、時間還有金錢,最後陷入上癮迴路不斷投入。

舉個例子,支付寶做的紅包瓜分活動,我們來剖析一下:

觸發行動欲望:我們在支付寶首頁第一版正中間就能看到巨大的活動提示,「億元紅包」來極大刺激用戶內心的物質欲望。讓用戶行動:活動入口處有明確的動作指引「去搶紅包」,並且按鈕還帶動效吸引目光,大概率會去點。給用戶獎賞:進入主頁面之後立即獲得了紅包,並且在此時又提醒我,只要完成1單線下支付即可獲得翻倍豆,工作提升紅包金額,並且還有「邀請好友、給螞蟻森林澆水」等任務可以選擇。投入成本:此時我已經獲得了紅包獎勵,大概率會選擇參與這個活動。接下去每天完成1單現下支付、給樹澆水等,開始投入成本在裡面。可以說,只要我花的時間越多、支付的單子越多,也就越難從這個活動中離開。就是這簡單的幾步,可以說,支付寶的設計完全利用的是在情景暗示下產生的無意識行為,是我們幾乎不假思索就做出的舉動。而只要行為產生得越多,沉沒成本也就越高,用戶也就越難離開。

反觀我們的會卓閱讀小程序。為什麼一直引導用戶打卡但是新用戶留存率卻不是特別好,或者說很多新用戶沒有陷入上癮模型呢?同樣解析一下:

觸發行動欲望。舉例,我們通過「老師表揚打卡同學、打卡可以獲得書籍」等內外在方式鼓勵用戶打卡,可以說,在觸發欲望這步暫時沒有太大問題;讓用戶行動。在會卓閱讀,「打卡」按鈕非常明顯,並且儘量將引導話術和圖片做到顯眼。給用戶獎賞。問題就在給用戶獎賞這一步。一直以來我們給用戶灌輸的是「打卡可以獲得老師的解答」或者「可以獲得書籍等物質獎勵」,那現在一個新用戶打完卡後,假如老師不能立馬給到回答,或者獎勵不能立馬兌換,那等於他的上癮模型就斷在了這一步。就更不可能會投入成本繼續往下使用產品了。所以為什麼閱讀小程序沒有讓用戶上癮,其實大概率是因為沒有給到用戶及時反饋等獎勵。那麼基於以上思考,運營閱讀小程序時,我們就更應該要及時、並高質量地回復新用戶;並且可以嘗試將獎勵放在打卡海報上,譬如說將文件鏈接轉成二維碼,支持用戶打完卡就可以掃碼獲得。這樣才可以維持上癮迴路,讓用戶不斷投入成本,難以自撥。

02 比例偏見

2.1 原理理解

比例偏見是指在很多場合,本來應該考慮數值本身的變化,但是人們更加傾向於考慮比例或者倍率的變化,也就是是說人們對比例的感知,比對數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舉個例子。

假設你去4S店看車,挑來挑去,選中一款30萬的SUV。銷售對他說:「小姐,這款車是咱們的熱銷車型,目前沒有優惠,但您願意花10分鐘填一份調查問卷的話,可以給您便宜100元。」

聽到這,你可能想想:「我花30萬元買車,才優惠100元?你是在逗我嗎?」

我們再假設,還是這家4S店,你開車來做保養,換機油。銷售對你說:「小姐,您願意花10分鐘填個問卷嗎?300元一桶的機油可以給您優惠100元。」

這時候,你八成就會滿口答應,覺得自己真的是「抄上了」。

面對同樣的100元,我們有時顯得毫不在意,有時又顯得無比在乎。仔細回想一下,這種看起來自相矛盾的事,估計大家都沒少做。根本原因,主要在於「比例」二字。

一輛價值30萬元的車,優惠100元只是節省了三千之一,用戶感覺一點便宜沒占,這種優惠不值一提;但對於300元的機油來說,便宜100元就是省了三分之一,占便宜的感覺「蹭」就上來了。

2.2 產品中的應用

要將比例偏見用到產品中,也就是要讓用戶感知到自己獲得了優惠,或者說要讓優惠「顯得」大一點。那麼,假設我們進行一次抽獎活動,能不能讓用戶覺得中獎概率變高了呢?

當然可以,舉個例子,我們可以把每個用戶的中獎概率設置為5%,然後每個用戶只能從可以抽1次獎變成3次,雖然中獎概率完全一樣,但是對於用戶來說,3次對應1次就會「感覺」概率大一點。自然也就更願意參與。

再舉個例子。譬如說之前我們做投資訓練營的課程販售時,經常使用的話術是「免費送」「一元購」,單純地描述課程的優質、以及價格的低廉,實際上回想過來用戶對於價格並沒有太大的感受,也就是他們對課程是否值這個價沒有認知。那利用比例偏見理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設置產品對照組:將高級投資訓練營和初級投資訓練營設置成不同的價格,譬如說,高級課199元,初級課99元;讓用戶感知到比例優惠:在活動開始前分別設置打5折和1折。那在兩組產品有對比,並且同時展現出較大優惠比例後,猜測用戶就會大概率地購買初級訓練營的課程。這就是比例偏見。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小的價格基數,展現一個大的優惠比例,此時比例就會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判斷邏輯,讓用戶獲得巨大的價值感,從而提高轉化的可能性。一般價格高的時候,講數值,直接降價;價格低的時候,講比例,直接打折。

03 規避損失— 用損失留住用戶

3.1 原理理解

互聯網電商的崛起,徹底改變了優惠券的使用方式。

在過去,優惠券是非常稀罕的物件,獲得一張優惠券,都能高興半天。但是現在,電商平台的優惠券,五花八門,商家打折的方式千奇百怪,沒有你見不到,只有你想不到。電商的崛起,優惠券可以說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功勞。它的核心目的,就是讓本來猶豫甚至是沒有消費意願的消費者也來購買商品。

優惠券背後的原理,其實也是損失規避。通過發放一個優惠券,然後反覆提醒你:「您有一張xxxx元的優惠券即將過期,再不用就虧大了。」

3.2 產品中的應用

應用到產品領域,有一個著名的公式,可以說明。梁寧老師曾經提出過產品價值公式:

產品價值 = (新體驗 – 舊體驗)- 遷移成本

其中的遷移成本,就是從舊有產品遷移到新產品,從確定遷移到不確定所帶來的損失。如果新舊產品的體驗差,無法覆蓋遷移成本,人們的損失規避傾向就會驅使人們放棄新產品。

而要利用好這個心理那最核心的點其實就是,讓用戶「意識」到自己的時間和金錢正在消失。

舉個例子,我們的app積分商城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無人兌換的狀態,用戶在不斷獲得積分,但是積分逐漸失去了價值。為了調整這個情況,我們做了以下調整:

上架更高價值的食物商品,能讓用戶有明確的價值感受;我們對積分即將到期的消息全量推送給用戶,通知用戶再不兌換就要清零了。結果,提醒上線之後,積分商城的活躍度就提升了500%,使用積分的人數有了大大的增加。這其實就是利用了用戶厭惡損失的心理。

同時,我們在設計文案的時候,就知道可以更多用損失的詞彙來代替收益:

「贈送給你一張200元的優惠券」和「不領取優惠券將損失200元的優惠額度」,用戶對後者的表述方式會更敏感,更容易受到影響;「年終最後一次促銷價,不要放棄嗎?」用這樣的文案做挽留頁;也可以在優惠活動中設置一個有效時間,類似:「低價折扣,最後1天」,營造一種時間上的緊迫性,利用人們害怕損失的心理刺激衝動消費。

04 價格錨點

4.1 原理解釋

所謂錨定效應,是指人們在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即初始錨的支配,以初始錨為參照點進行調整,但由於調整不充分而使得最後判斷偏向該錨的一種判斷偏差現象。舉個例子。

為了參加年會我要買西服套裝,本來已經選好了外套,699元一件,剛要下單忽然看到加上外套+褲子,只要999,而單買褲子都需要500元,這相當於只要300元就可以買到褲子,那為了優惠,當然是買衣服加褲子的組合啦。

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500元,就是賣家設置的「價格錨點」,它是為了襯托出套裝組合格外便宜,讓你毫不猶豫地選擇買套裝,快速促成交易。

4.2 產品中的應用

如何利用價格錨定?這裡有兩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叫作「避免極端」,意思是當人們擁有3個或更多的價位選擇的時候,大多數人不會選擇最高和最低的,更傾向選擇中間價位的商品。

拿愛奇藝會員舉個例子,這裡有3個會員組合:

連續包月,每月25元,單月價格最高,單次支付費用最低;12個月套餐,單月20元,每月價格最低,但單次支付費用最高;還有一個3月套餐,單月22元,單月和單次支付的費用都適中。我猜,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都不會選擇最便宜或者最貴的,而是選擇中間的這個。而在產品實際設計中,我們可以發現愛奇藝把高價放在了第一位,首先充當起了錨的作用,當我們看到248元再看68時,「明顯」能感覺到便宜多了。其實我猜愛奇藝最終想讓我們買到會員也就是是中間的那個。

第二個原則叫作「權衡對比」。但消費者無法判斷一個商品是貴還是便宜時,他就會找一些自認為同類或者差不多的商品來對比,讓自己有一個衡量標準。

再說愛奇藝,新客首頁包月19元,原價每月25元,讓用戶通過對比得出連續包月更優惠從而選擇訂購,也是利用地價格錨定。

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所有的感受,都是相對的。通過設定、改變、移除用戶心中的參照物,達到影響用戶評價感受價格的方式,就是「價格錨點」。

05 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心理學原理是使用範圍最廣的原理了,也是各個專業領域的基本定律。今天我們討論了:

沉沒成本:通過上癮迴路增加用戶的沉沒成本比例偏見:用比例讓用戶感到優惠規避損失:用損失留住用戶價格錨點:設置價格參照系促成交易事實上如果仔細去挖, 能夠應用於產品運營的心理學原理遠遠不止這麼多。

本文由 @運營俠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3-08 07:03:58

給出的方案很有意義很實用,對我的幫助很大!

頭像
2023-11-13 23:11:23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3-08-07 06:08:40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3-07-13 03:07:05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