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型依戀是一種很矛盾的狀態,明明很喜歡,很在乎,想要談戀愛,那是內心極度渴望的東西,但是對外又表現出冷淡,不信任,刻意和對方保持距離。
很多心理學家認為,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形成是源於嬰兒期,愛的缺失,自幼缺乏母愛,缺少愛與被愛的能力。
長大後通常表現為孤獨,自卑,自閉,自私,冷漠,不主動,缺乏責任感,難以表達,很難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在戀愛中通常表現為越是喜歡一個人,越是要遠離對方,最終表現行為就是我不值得被愛。在與自身的內心決鬥中通常選擇了放棄,安於現狀,這就是迴避依戀的典型特徵。
在心理學的概念中把人格分為了三種,大部分屬於安全型,一部分屬於焦慮型,或者叫矛盾型,極少一部分是迴避型。
判別標準是從嬰兒時期,母親的離開和陪伴,嬰兒對母親的依戀程度。安全型表現為母親離開就煩躁,回來時就高興。
焦慮,矛盾型表現為母親離開會極度的沮喪,回來時又表現出一定的焦慮,和矛盾的心態害怕母親重新離去。
迴避型依戀表現為,母親離開會忽視或迴避,母親返回時表現為冷漠幾乎沒有情感反應。這三種人格對應長大後的表現,安全型的樂觀開朗,情緒穩定,容易相處。
焦慮依賴型人格表現為自卑,不相信他人,控制欲強,患得患失,依賴感強,情緒不穩定,難以相處。
了解完這三種人格很容易看出來,迴避型依戀人格談戀愛時最好不要和自己相同和相似的人格去交往。本來自身就表現為不相信他人,在戀愛的交往中,相處起來會很難受。
即使兩個人確實對彼此都很有好感,但相處起來會很不舒服。如果同樣是迴避依戀人格,彼此的內心裡雖然渴望愛慕對方,但相處的時候又彼此迴避,內心深處是渴望滿滿的愛,給予對方的表現是自己不值得被愛,從而選擇放棄。
因為迴避型和焦慮型人格有相似之處,所以同樣相處起來不會太好。唯一適合相處的就是安全型人格。但不是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足夠強大的。
即使安全型人格對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伴侶表現得過於熱情,他會自發地產生迴避的行為,並且從內心裡挖掘自己的不足,認為自己不夠完美,配不上另一半所付出的熱情。
從而採用冷淡的相處方式,迴避自己,也迴避戀人。時間久了,安全型人格也會失去信心,開始變得患得患失,向焦慮型人格方向發展。
因此和迴避型人格談戀愛很累,明明感覺是熱情似火,但在接觸時卻又冷若冰霜,這種反差很考驗一個人的情緒。
戀愛中如果自己的男朋友或是女朋友是這個類型的人,相處起來會很困難,在戀愛時最好也不要和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談戀愛,很累。
當然也不要因為自己是焦慮型或者迴避型就自暴自棄,所有的人格都是會轉變的,需要花費很大的能量,轉變自己的內心。
如果一個迴避型依戀人格成功轉化成了安全型人格,因為經歷過,所以更了解迴避型人格,相處起來就相對容易多。
無論哪種人格都有愛的權利,每一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發現自己的不完美,努力修正自己,在戀愛中給予對方舒服穩定的情緒感受,強大自己的內心,盡力讓自己走出自卑和自閉的狀態。
迴避型依戀人格適合和轉型為安全人格的人戀愛,對方會給予更多的理解,會好一點。但是如果自己不改變,不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強大,更懂得怎樣去愛,只是依靠別人的理解,不太好。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從來不要奢求別人給予,強大自己的內心,任重而道遠。
評論列表
有情感誤區能找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心情也好多了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