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悟語:40個長見識的小故事,說說最讓你感動的一個

情感導師 5550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1. 先改變自己

一個客人在機場坐上一輛出租車,這輛車地板上鋪上了羊毛地毯,地毯邊上綴着鮮艷的花邊,玻璃隔板上鑲着名畫的複製品,車窗一塵不染。客人驚訝地對司機說:「沒搭過這樣漂亮的出租車。」

「謝謝你的誇獎。」司機笑着回答。

「你是怎樣想到裝飾你的出租車的?」客人問到。

人生悟語:40個長見識的小故事,說說最讓你感動的一個

「車不是我的,」他說,「是公司的。多年前我本來在公司做清潔工,每輛出租車晚上回來時都象垃圾堆。地板上淨是煙蒂和垃圾,座位和車門把手上甚至有花生醬、口香糖之類的東西,如果有一輛保持清潔的車給乘客坐,乘客也許會為別人着想一點。

」領到出租車牌照後,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車收拾成了這樣。每位乘客下車後,我都要查看一下,一定替下一位乘客把車收拾的十分整潔。我的出租車回到公司時仍然是一塵不染。從開車到現在,客人從來沒讓我失望過。沒有有一個煙蒂要我拾撿,也沒有花生醬或冰淇淋蛋筒,更沒有一點垃圾。先生,我覺得,人人都欣賞美的東西。如果我們的城市多種些花草樹木,把建築物弄的漂亮點,我敢打賭,一定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把垃圾送進垃圾箱。」

改變別人是事倍功半,改變自己是事半功倍,一味地要求別人倒不如反躬自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尊重自己必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當我們不再將眼睛盯着別人,回到自己的心靈世界,將塵埃打掃乾淨,你會發現自己愉快了,別人也會跟着愉快。

2. 你努力了嗎

1927年,美國阿肯色州的密西西比河大堤被洪水衝垮,一個9 歲的黑人小男孩的家被沖毀,在洪水即將吞沒他的那一時刻,母親用力把他拉上堤坡。

1932年,男孩8年級畢業了,因為阿肯色州的中學不招收黑人,他只能到芝加哥讀中學,家裡沒那麼多錢。那時,母親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讓男孩復讀一年。她則為50名工人洗衣、熨衣和做飯,為孩子攢錢上學,

1933年夏天,家裡湊足那筆血汗錢,母親帶着孩子踏上火車,奔向陌生的芝加哥。在芝加哥,母親靠當傭人謀生。男孩以優異的成績中學畢業,後來又順利讀完大學。1942年,他開始創辦一份雜誌,但最後一道障礙是缺少500美圓的郵資,不能給訂戶發函,一家信貸公司願借貸,但有個條件,得有一筆財產作抵押。母親曾經分期付款好長時間買了一批新家具,這是她一生最愛的東西。但最後她還是同意將家具做了抵押。

1943年,那份雜誌獲得巨大成功。男孩終於能做自己夢想多年的事了:將母親列入他的工資花名冊,並告訴她算是退休工人,再也不用工作了。那天,母親哭了,那個男孩也哭了。

後來,在一段反常的日子裡,男孩經營的一切仿佛墜入谷底,面對巨大的困難和障礙,男孩已無力回天。他心情憂鬱地告訴母親:「媽媽,看來這次我這次真要失敗了。」

「兒子,」她說,「你努力試過嗎?」

「試過。」

「非常努力嗎?「

「是的。」

「很好。」母親果斷地結束了談話,「無論何時,只要你努力嘗試,就不會失敗。」

果然,男孩度過了難關,攀登上了事業的顛峰。這個男孩就是馳名美國的《黑人文摘》雜誌創始人、約翰森出版公司總裁、擁有三家無線電台的約翰.H.約翰森。

約翰森的經歷向我們昭示:

命運全在搏擊,奮鬥就是希望。失敗只有一種,那就是放棄。

3. 發現財富的眼光

菲勒出生在一個貧民窟里,他和很多出生在貧民窟的孩子一樣爭強好勝,也喜歡逃學。

但與眾不同的是,菲勒從小就有一種發現財富的非凡的眼光。他把一輛從街上撿來的玩具車修好,讓同學們玩,然後向每人收取0.5美分。在一個星期之內他竟然賺回一輛嶄新的玩具車。

菲勒的老師深感惋惜地對他說:「如果你出生在富人的家庭,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商人。但是,這對你來說已是不可能的,你能夠成為街頭商販就不錯了。」

菲勒中學畢業後,正如他老師所說,他真的成了一名小商販。他賣過電池、小五金、檸檬水,每一樣都經營的得心應手。與貧民窟的同齡人相比,他已經可以算是出人頭地了。

但他的老師的預言也不全對,菲勒靠一批絲綢起家,從小商一躍越成為商人。

那批絲綢來自日本,數量足有1噸之多,因為在輪船運輸當中遭遇風暴,這些絲綢被染料浸染了。如何處理這些被浸染的絲綢,成了日本人非常頭疼的事情。他們想賣掉,卻無人問津;想運出港口扔了,又怕被環境部門處罰。於是,日本人打算在回程的路上把絲綢拋到大海里。

港口有一個地下酒吧,菲勒經常到那裡喝酒。那天,菲勒喝醉了。當他步履蹣跚的走過幾位日本海員身邊時,海員們正與酒吧的服務聲服務生說那些令人討厭的絲綢。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感到機會來了。

第二天,菲勒來到輪船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輛卡車對船長說:「我可以幫你們處理掉那些沒用的絲綢。」結果,他沒花任何代價便擁有了這些被浸染過的絲綢。然後,他用這些絲綢製成迷彩服裝、迷彩領帶和迷彩帽子。幾乎一夜之間,他擁有了10萬美圓的財富。

有一天,菲勒在郊外看上了一塊地。他找到地皮的主人,說他願花10萬美圓買下來。地皮的主人拿到10萬美圓後,心裡還在嘲笑他:「這樣偏僻的地段,只有傻子才會出這麼高的價錢!」

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年後,市政府宣布在郊外建環城公路。不久菲勒的地皮升值了150倍,城裡的一位富商找到他,願意出2000萬美圓購買他的地皮,富豪想在這裡建別墅。但是,菲勒沒有出賣他的地皮,他笑着告訴富豪:「我還想等等,因為我覺得這塊地應該增值的更多。」

果不出菲勒所料,三年後,那塊地賣了2500萬美圓。

他的同行很想知道當初他是如何獲得那些信息的,他們甚至懷疑他和市政府的官員有來往。結果另他們很失望,菲勒沒有一位在市政府任職的朋友。

菲勒活了77歲,臨死前,他讓秘書在報紙上發布了一條消息,說他即將去天堂,願意給失去親人的人帶口信,每人收費100美圓。這一看似荒唐的消息,引起了無數人的好奇心,結果他賺了10萬美圓。如果他能在病床上多堅持幾天,賺的還會更多。

他的遺囑也十分特殊,他讓秘書登了一則廣告,說他是一個紳士,願意和一位有教養的女士同臥一個墓穴。結果,一位貴婦人願意出資5萬美圓和他一起長眠。

菲勒的發跡和致富,在許多人的眼中一直是個謎。解鈴還需系鈴人。他那別出匠心的碑文也許概括了他不斷在平凡中發現奇蹟的傳奇一生,也許幫住不少人解開他的發跡和致富之謎:

「我們身邊並不缺少財富,而是缺少發現財富的眼光。」

4. 炒股只需要養豬的智慧

一,小豬入欄:

小豬入欄就是買進低價股票和暴跌過的股票。因為豬崽價格便宜成長性好,即使有什麼災難,恢復起來也容易還損失不大。

二,成豬出欄:

高價股和剛暴漲過的股票就是已養大的豬。買進再怎麼餵也長不了幾兩肉,而且難以掌握其習性,一旦發生豬瘟就虧大了。除非你有的是大把大把的鈔票,否則別開玩笑。

三,該殺就殺:

豬就是豬,長大了就要殺。你絕不能把他當寵物養,更不能把他當作你的情人一樣捨不得拋棄。豬的命運不就是養大了吃肉或殺了賣錢的嗎?如果你願意給豬養老送終,我也沒辦法:)

四,豬是守不大的:

你寸步不離,豬就會長大嗎?

所以你不能天天守着豬。你太關心,豬就不長了。豬的成長往往是在你的目光之外的,如果你天天盯着他,他就真成你的寵物了,那你就養着玩吧。

五,總結:

買進價低和暴跌過的股票;不要受價高和暴漲股票的誘惑;同時要在莊家拉台,打壓時保持平靜;遠離股壇的噪音,不要被其影響。

5. 請你劃掉一個這裡面你認為最不重要的人!

故事發生在美國的一所大學。 在快下課時教授對同學們說?"我和大家做個遊戲,誰願意配合我一下。" 一女生走上台來。教授說?"請在黑板上寫下你難以割捨的二十個人的名字。" 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鄰居、朋友以、親人等等。教授說?"請你劃掉一個這裡面你認為最不重要的人。" 女生劃掉了一個她鄰居的名字。 教授又說?"請你再劃掉一個。" 女生又劃掉了一個她的同事。教授再說?"請你再劃掉一個。" 女生又劃掉了一個。

最後,黑板上只剩下了三個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室非常安靜,同學們靜靜的看着教授,感覺這似乎已不再是一個遊戲了。教授平靜的說?"請再劃掉一個。" 女生遲疑着,艱難的做着選擇...... 她舉起粉筆,劃掉了父母的名字。 "請再劃掉一個。"身邊又傳來了教授的聲音。

她驚呆了,顫巍巍地舉起粉筆緩慢而堅決的又劃掉了兒子的名字。 緊接着,她哇的一聲哭了,樣子非常痛苦。

教授等她平靜了一下,問道?"和你最親的人應該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因為父母是養育你的人,孩子是你親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再尋找的,為什麼丈夫反倒是你最難割捨的人呢?" 同學們靜靜地看着她,等待着她的回答。女生平靜而又緩慢地說道?"隨着時間的推移,父母會先我而去,孩子長大成人後 肯定也會離我而去,真正陪伴我度過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

6. 快樂

印度哲學家奧修在《生命的真諦》一書中寫道:「每一樣東西都依賴其他東西。當你看着一朵玫瑰花的時候,你感到快樂——你的快樂是玫瑰花創造的。現在科學家已經證明,當你快樂的時候,玫瑰花也感到快樂......如果你愛玫瑰花,它就會長的更快,它就會開出更大的花來,因為有人在關心它,在愛它,在看它;如果沒有人愛它,它就不會快樂,也就不會開出這麼大的花朵。」

世界上萬物都是相互依賴的,生命的整體都是相互依存的。你使它快樂,它就會使你快樂。

不僅世上萬物相互依賴,在人的社會中,千千萬萬個人也是相互依賴的、相互依存的。你給別人一個煩惱,別人也會給你一個煩惱。反之,你送給別人一個快樂,別人也會贈給你一個快樂。

你使周圍的鄰居快樂了,鄰居個個對你笑臉相迎,豈不讓你更快樂?你使你的朋友同事快樂了,朋友同事人人見你如春風拂面,給你的何止是一個快樂?你使你的家人快樂了,家人的快樂難道不讓你快樂中透着快樂嗎?甚至你使你所在的村莊、小區、街道、城市快樂了,那麼,你身處在這些村莊、小區、街道、城市,每天包圍着你的,到處回贈給你的,也是這不盡的快樂......

7. 沒有卑微的愛情

他們下班通常是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回家做簡單的飯菜吃。然後,看電視,他總讓她選台,有時她看的直樂,他卻在一旁睡着了;她笑他,讓他挑一個喜歡的節目看,他說隨她。他們偶爾會去吃一次浪漫的西餐或去喝一次奢侈的咖啡,他也是讓她挑西餐廳或咖啡物屋。

剛開始,她很高興,也很滿足,漸漸地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終於,在一次決定晚餐吃什麼時,她執意讓他拿主意:「你自己就沒有想吃的東西、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嗎,你對和我一起生活真的沒有一點興趣麼?」

他低下頭,半天才說:「我愛你,可我不能送你跑車,連出去旅遊,我都得讓你一等再等,我怕實現不了,那些是你的、也是我的夢想。而在我的心裡,你是該得到這世界上最好的一切的女人,所以,我願意滿足你在生活中的一個又一個小小的心愿,我願意滿足我能做到的你所有的願望,象今天晚上,你想吃什麼?」

她看着他,淚就下來了。

這世間,有卑微的男女,卻沒有卑微的愛情。

8. 等待的美麗

有一個感人的等待的故事:說到張愛玲就會提到她的姑姑張茂淵,對張愛玲來說,那是比她母親還要親近的人。但一直讓人弄不明白的是,那個貴族出身、又留過洋的女子為什麼一直獨身。後來終於看到她結婚的消息,那時她已經78歲。我去找理由,明白了之後卻幾乎落淚。年輕的時候,她是多麼驕傲的女孩啊,父親是清朝的重臣,母親是李鴻章的女兒,萬貫家財和容貌集於一身,怎麼可能沒有人愛?況且她又是中西合壁的新人,幾次出洋留學。這等女子幾世才有一個啊。還在少女時,有人給她算命,說要很晚才結婚,父親怕她委屈,把最好的一幢洋樓和很多家財留給她。但父親沒想到,就是再晚婚,也不至於78歲才結婚。

對張茂淵來講,怎麼可能沒有愛?她愛上的翩翩少年李開弟是留學時認識的,她認定了他,也被他愛着,可是人家從小就有婚約在身啊。他和她,都是看不得別人痛苦的人。於是,她放棄,約定來生,從此再也沒有愛過別人。直到後來錢財一夜散盡,她也是淡淡的,沒有死去活來。錢畢竟是身外之物,那樣的心清心明,看的人驚心動魄。

她說過,如果今生等不到你,我就來生。當李開弟的老伴去世後,兩個古稀老人終於走到一起。78歲的張茂淵如願以償的嫁給了初戀的人,從此恩愛生活,直到90歲去世,50多年的等待,換來12年的生死相依,換來了最後的愛和美麗,她有的是幸福和滿足。

還好,所有的等待沒有成空,就是終於成空,也是不後悔,因為把心交給了等待,就交出了自己的一顆心。學會等待,才懂得欣賞美麗,而沒有經過風雨的花朵,必定不如風雨後的花兒開得嬌艷。

9. 守住一顆寧靜的心

生活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葉小舟。大海沒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所以,人也總是有歡樂和憂愁,當無名的的煩惱襲來,失意和彷徨燃燒着每一個根神經。但是,朋友,別忘了守住一棵寧靜的心,痛苦將不再有。

每個人的前面,通往遠方的路,崎嶇但充滿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遠方,因為總有人因為沒倒掉鞋裡的沙子疲憊不堪而半途而廢。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並非歡樂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當生活的困擾襲來,請丟下負荷,仰頭遙望明麗、湛藍的天空,讓溫暖的蘭色映入心田。就象兒時玩得疲倦了,找一塊清清的軟軟的草地躺下,任陽光在臉上跳躍,讓微風拂過沒有褶皺的心。

當層層的失意包圍,請打開窗戶,讓沁人心脾的新鮮空氣走進來 ,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氣息中尋找一絲的寧靜,就象兒時,拿起蒲公英的細須,鼓起兩腮吹起一把又一的小傘,帶這驚喜閉上眼睛,許下一個心愿。於是,心中便多了一分蔚籍和欣喜。

當無奈的惆悵湧來,請擦亮眼睛,看夕陽的沉落,聽蟲鳴鳥叫。就象兒時在小院裡聽蛐蛐的叫聲,抬頭數天上閃爍的星星。於是,一切令人煩惱的嘈雜漸漸隱去,擁有的是一棵寧靜的心。

守住一棵寧靜的心,你會由衷地感慨:即使我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深鎖,人生本短暫,為什麼還要栽培苦澀?

守住一棵寧靜的心,你會明白博大可以稀釋憂愁,寧靜可以驅散困惑。是的,沒有人知道遠方有多遠,但是打開心靈之窗,讓快樂的陽光和月光湧進來,寧靜之心便有一支永不熄滅的快樂之歌。

守住一棵寧靜的心,你便可以不斷超越,不斷向自我挑戰。即使遠方是永遠的遠方,也會誕生一種東西——奇蹟。

10. 我一定聽!

(正在為失業打拼的男人們不可不讀的故事)

一個喪偶的男人,在喪禮上笑臉盈盈的招待來訪的親友,弄的親友不知如何是好,很尷尬,想安慰他,他好象很樂的樣子,不安慰他嘛,那來做什麼呢?甚至有的親友心中有點氣憤的想着:人是不是給他暗算做掉的啊?但沒人去問這個喪偶的男人。

終於出殯的日子來了,女方的家長實在按耐不住了,在靈堂上破口咒罵這個男人,相處了二十年的老婆死了還笑的出來,是不是有什麼內情?只見他默默地聽着,不做任何回應,直到罵完了,眾人眼睛全都看着他,等他的反應他才說,謝謝指正。

他的臉還是笑笑的,女方的家長差點沒氣暈過去。就沖向他,一手揪住了他胸前的衣領,揮拳打下去。這個男人還是笑笑的,但嘴角已是流出一條血河了。

這時,反而是女方的家長心中一陣寒慄,自覺性地害怕了,難道這個人已經瘋了???

喪事就在一場鬧劇中度過了。當天夜晚,女方的家長擔心早上的舉動是否不當,偷偷地折回去看這個男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只見他抱着亡妻的照片呆坐在客廳中。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連動都沒動,也沒出聲音。女方的家長看不出什麼異常,就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女方的家長又去看了,只見那個男人還是呆坐在那裡,抱着亡妻的照片。這下女方的家長心急了,怎麼說也是二十年的半子,至少關心一下。就敲了門進去。門沒鎖,他頭也不回一下,繼續抱着照片。

女方家長問:「你怎麼了啊?」 男人說:"我一生都在忙東忙西的,自認為是為了她好,為她在打拼,她的埋怨我都不曾理會,從沒好好聽她說過一句話,直到最後她病的很重時,她向我說:「你可以聽我一句話嗎?」我為了讓她高興就說:「我一定聽」她說:「我知道你是愛我的,我也愛你,我要是死了,你一定會哭的,但我不要看見你、聽見你哭好嗎?你要笑笑的幫我把後事辦好,你一生都沒答應我什麼,就這一次好嗎?」

他說完眼中有淚光...但淚水卻不掉出來而是往心裡流,因為他答應了她...

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我一定聽!!

11.撿垃圾的老人

很多年前的一幕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

那時,我還在讀書。一個午後,我和幾位學生幹部站在一棟樓房的角落裡,張羅一次募捐活動。我們把放大的黑白照片貼在一塊長長的紅布上。相片上,那些用木棍撐着牆壁的教室,以及把磚頭當做桌椅的孩子們在秋風中冷的發抖。

那時,我們沒有在意一個靠拾垃圾為生的老頭的到來。學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幾隻超負荷的垃圾桶,我們每次掩鼻而過時,總看到這個老頭專注地用鏟子或手翻騰着什麼。久而久之,我們便很厭惡這個蓄着一撮白鬍子的老頭。

他佝僂着身子,很吃力地背着髒兮兮的尼龍袋從我們面前走過。忽然,他停下來,在那塊紅布前站定。他眯着眼很仔細地瞧着照片,很久才移向另一張。

我們不禁啞然失笑。一旁的同學拽拽我的衣袖:小心點,別不留神讓他把捐贈的幾件衣服當垃圾撿跑了!

我笑笑,低頭清理那沓少的讓人臉紅的捐款。突然,我感覺眼前有什麼東西在晃動。老人不知何時已來到了我的面前,一隻像老松樹皮一樣的手顫抖着遞過來一元錢!

當我回過神來時他已經把錢放到了桌上,然後擺擺手,像完成了一個偉大使命似的離開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僂着遠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從心底緩緩流過。這位或許因為貧窮而名字都被人淡忘的老人,卻記得用生命里流淌着的樸實血脈,承擔起被許多人冷漠地認為是義務的一點責任!

我心中的種種謎團像中了魔力般地被解開——在我們只用華麗的文字呼喊愛迷失的時候,卻讓多少珍貴的東西從自己的後花園中丟失。

平常,老人彎腰拾起的,僅僅是我們丟棄的垃圾嗎?

12. 心境的魔力

一個名叫維克多·弗蘭克地精神病博士曾經在納粹集中營中關押很多日子,飽受來了納粹分子的凌辱。

弗蘭克曾經絕望過,這裡只有屠殺和血腥,沒有人性、沒有尊嚴,那些持槍的人,都是野獸,可以不眨眼地屠殺一位母親、兒童或者老人。

他時刻生活在恐懼中,這種死亡的恐懼讓他感覺到一種巨大的精神壓力,集中營里每天都有因此而發瘋的人。弗蘭克知道,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他也難以逃脫精神失常的厄運。

有一次,弗蘭克隨着長長的隊伍到集中營的工地上去勞動。一路上,他產生一種幻覺:晚上能不能活着回來?能否吃上晚餐?鞋帶斷了,能不能找一根新的?這些幻想讓他感到厭倦和不安。於是,他強迫自己不再想那些倒霉的事,而是刻意幻想自己正走在前去演講的路上,來到一間寬敞明亮的教室,精神飽滿的反表演講。

他臉上慢慢浮出了笑容。

弗蘭克發現,這是久違的笑容,許多年了,它一直沒有出現過。當知道自己也會笑的時候,弗蘭克預感到,他不會死在集中營里,他會活着走出這個魔窟般的地方。

多年後從集中營釋放出來時,弗蘭克顯得精神很好。他的朋友不相信,一個人在魔窟里還能保持年輕。

這就是心境的魔力。有時候,一個人的精神可以擊敗許多厄運。因為,對於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有一簞食、一缽水足矣。但要活得精彩,就需要有寬廣的心胸,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化解痛苦的智慧。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不是活在物質里,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里。如果精神垮掉了,沒有人救得了你,上帝也不能。

13. 把夢想交給自己

19世紀初,美國一座偏遠的小鎮裡住着一位遠近聞名的富商,富商有個兒子叫伯傑。

一天晚餐後,伯傑欣賞着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見窗外的街燈下站這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上披着一件破舊的外套,清瘦的身材顯得很嬴弱。

他走下樓去,問那個青年為何長時間地站在那裡,青年滿懷憂鬱的對伯傑說:「我有一個夢想,就是自己能擁有一左寧靜的公寓,晚飯後能站在窗前欣賞美妙的月色,可是這些對我來說簡直是太遙遠了。」伯傑說:「那麼請你告訴我,離你最近的夢想是什麼?」我現在的夢想,就是躺在一張寬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一覺。「伯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朋友,今天晚上我可以讓你的夢想成真。「於是,伯傑領着他走進了富麗堂皇的公寓,把他帶到自己的房間,指着那張豪華的軟床說:「這是我的臥室,睡在這,保證象天堂一樣舒服。」

第二天清晨,伯傑早早的起床了。他輕輕地推開自己臥室的門,卻發現床上的一切都整整齊齊,分明沒有人睡過。伯傑疑惑地走到花園裡,他發現那個年輕人正躺在花園的一條長椅上甜甜地睡着。

伯傑叫醒了他,不解的問:「你為什麼睡在這?」

青年笑笑說:「你給我的這些足夠了,謝謝......」說完,青年頭也不回地走了。

30年後的一天,伯傑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請柬,一位自稱是他「30年前的朋友」的男士邀請他參加一個湖邊度假村的落成慶典。

在那裡,他不僅領略了典雅的建築,也見到了眾多的社會名流。接着,他看到了即興發言的莊園主。

「今天,我首先是感謝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個幫助我的人。他就是我30年前的朋友伯傑......」說完,他在眾人的掌聲中竟直走到伯傑的面前,並緊緊的擁抱他。此時,伯傑才恍然大悟,眼前這位名聲顯赫的鋼材大亨特納,原來就是30年前那位貧困青年。酒會上,那位叫特納的「青年」對伯傑說:「當你把我帶到寢室那一瞬間,我真不敢相信夢想就在眼前。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那張床不屬於我,這樣得來的夢是短暫的。我應該遠離他,我要把自己的夢交給自己,去尋找真正屬於我的那張床!現在我終於得到了。」

14. 學會感恩

懂得的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謙虛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彎腰,便是屬於前者;感受上蒼懂得要抬頭仰視,便屬於後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給予自己的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幫助,這樣的人也是不敢輕視、不能忘記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從教堂色彩的玻璃窗中灑進的陽光,是懷着感恩之情的,縱使我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總是被那種神情所感動。

恨多於愛的人,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心裡被怨愁怨恨漲滿的人,便容易像是被雨水淹沒的田園,很難再吸收新的水分,便很難再長出感恩的花朵或禾苗。

不懂得懺悔的人,一般也容易缺乏感恩之情。道理很簡單,這樣的人,往往惟我獨尊,一切都是他的對,他從來都沒有錯,對於別人給予他的幫助,他怎麼會在意呢?不僅不會在意,而且還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幫助是多餘是當面讓他下不來台呢。這樣的人,心如冰硬板結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濕的,便也就難以再鬆軟得能夠鑽出驚蟄的小蟲,鳴叫出哪怕微弱的感恩之聲來。

財富過大並鑽進錢眼裡出不來,和權力過重並沉溺權力出不來的人,一般更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因為這樣的人會覺得他們是施恩於別人的主兒,別人怎麼會對他們有恩且需要回報呢?這樣的人大腹便便,習慣於昂着頭走路,已經很難再彎下腰、蹲下來,更難於鞠躬或磕頭感恩於人了。

雖說大恩不言謝,但是,對世界上不管什麼人給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幫助和關懷,也不要忘記感恩。感恩一定不要僅發於心止於口,對你需要感謝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說出來,把感恩之情表達出來。

15. 一碗餛飩

那天,她跟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長時間,看到前面有個麵攤,這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麵攤的主人是一個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裡,就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麵?」 「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 「她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沒關係,我請你吃。」

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她滿懷感激,剛吃幾口,眼淚就掉了下來,紛紛掉在碗裡。「你怎麼啦?」老婆婆關切的問。「我沒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淚,對麵攤主人說,「我們不認識,而你對我這麼好,願意煮餛飩給我吃。可是我媽媽,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聽了,平靜地說道:「孩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麼會不感激她呢?你怎麼還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餛飩,開始往家走去。當走到她家附近時,一下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在路口張望......母親看到她,臉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趕快過來吧,飯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來吃,菜都要涼了!」

這時,女孩的眼淚又開始掉下來!

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16. 愛之贏

自從兩月前父親不幸身亡後,10歲的瑪莎只有和母親相依為命。明天就是聖誕節了,母親掏出僅有的5美圓遞給瑪莎,讓她上街給自己買點禮物。

瑪莎拿着錢找到了奧克多醫生。她把5美圓遞給醫生,小聲請求道:「奧克多醫生,您能再幫我母請做一次腰椎按摩嗎?」奧克多輕輕地搖了搖頭,無奈道:「瑪莎,5美圓不夠的——最少也得50美圓......」瑪莎失望地走出診所。

大街的一角圍了一些人,瑪莎擠進去一看,是一個街頭的輪盤賭。輪盤上依次刻着26個阿拉伯數字,每個數字對應一個英文字母。不管你押多少,也不管你押什麼數字,只要輪盤轉兩圈後,指針能停在你的選擇上,那麼你都將獲得十倍的回報。

輪盤賭的主人拉莫斯沖瑪莎揮揮手,示意讓她走開。瑪莎沒有退縮,她猶豫了一會,把手中5美圓放在了第12格上。輪盤轉兩圈後,停在了第12格,瑪莎的5 美圓變成了50美圓。輪盤再次轉動前,瑪莎把50美圓放在了第15格。瑪莎又贏了,50美圓變成了500美圓。人們開始注意瑪莎。拉莫斯問:「孩子,你還玩嗎?」瑪莎把500美圓放到了第22格,結果,她擁有了5000美圓。拉莫斯的聲音顫抖了:「孩子,繼續嗎?」瑪莎鎮定地把5000美圓押在了第5格。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不到一分鐘後,有人忍不住驚呼:「上帝啊,她又贏了!」拉莫斯快哭了:「孩子,你......」瑪莎認真道:「我不玩了,我要請奧克多醫生為我媽媽按摩——我愛我的媽媽!」

瑪莎走後,有人開始計算連續4次猜對的概率有多少。拉莫斯則象呆了似的凝視着自己的輪盤,突然,他痛苦道:「我知道我輸在哪裡了,這個孩子是用『愛』在跟我賭博啊!」人們這才注意到,瑪莎投注的「12、15、22、5」四個數字,對應的英文字母正是「L、O、V、E」!

許多時候, 「愛」總是永恆不敗的。

17. 修養是人的第二身份

張君從英國留學回來,我們幾個好友為他設宴洗塵。席間,一個朋友不雅的口頭禪使他很不快,幾次露出厭惡的表情。席散送張君回家的路上,我替那位朋友解釋說,那句口頭禪不過是無所指的語言習慣,聽慣了也就不覺得什麼了,張君沉默了一會說:「我給你將一下我剛到英國的經歷吧!」

和在布里斯托爾的大多數中國留學生一樣,我也是借住在當地一戶居民家中,這樣既省錢生活的條件又好。

房東姓坎貝爾,是一對老年夫婦。坎貝爾夫婦待人熱情大方,他們只是象徵性的收我幾英鎊房租,硬把我從鄰居家「搶」了過來。有一位外國留學生住在家裡,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他們不僅讓整個社區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還打電話告訴了遠在曼徹斯特和倫敦的兒女。

我了實現我出國留學的夢想,父母欠下了十幾萬元的債。我自然非常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晚上在圖書館一直待到閉館才離開是常有的事。好在我遇到了好東家,可以一門心思學習,一點兒也不用為生活操心。每天我會到「家」里,可口的飯菜都在等着我,每隔四五天,坎貝兒太太就會逼着我換衣服,然後把換下的髒衣服拿去洗淨熨好。可以說,他們就象對待親兒子一樣待我。

可是,沒過多久,我就感到坎貝兒先生對我的態度有些轉冷,看我的眼神有點異樣。好幾次吃飯的時候,坎貝兒先生都好象有什麼話要對我說,但是看看太太,又把話咽了回去。我開始猜測,他們是不是嫌我的房租太少,想加租又不好意思說?

那天晚上11點多我從學校回來,洗漱完畢剛想脫衣睡覺,坎貝兒先生躡手躡腳地走進我的房間。寒暄兩句後,坎貝兒先生坐到椅子上,一副談話的架勢。看來他終於要說出憋在心裡的話。我心裡早有準備,只要在我承受能力之內,他加多少房租我都答應,畢竟這樣的東家不是到哪都能找到的。

「孩子,」坎貝兒先生開口道,「在你中國的家裡,你半夜回家時,不管你父母睡沒睡,你都使勁關門、噼劈啪啪地走路和大聲咳嗽嗎?」

我愣住了:難道這就是憋在他心裡的話?

我說:「我說不清,也許......」真的,長這麼大還從沒有人問過我類似的問題,我自己也根本沒有注意過這些「細節」。

「我相信你是無心的。」坎貝兒先生微笑着說,「我太太有失眠症,你每次晚上回來後都會吵醒她,而她一旦醒來就很難再睡着。因此,以後你晚上回來如果能夠安靜些,我將會非常高興。」坎貝兒先生停頓了一下,接着說:「其實我早就想提醒你,只是我太太怕有傷你的自尊心,一直不讓我說。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你不會把我善意地提醒視為傷害你的自尊吧?」

我很勉強地點頭。我並不是覺得坎貝兒先生說的不對,或者有傷自尊,而是覺得他有些斤斤計較。我和父母一起生活了二十幾年,他們從沒有跟我計較過這種事情,如果我也因此打擾過他們的話,他們肯定會容忍我的,充其量把我的臥室門關緊而已。我心裡感嘆:到底不是自己的家呀!

當然,儘管我心裡有牢騷,但我還是接受了坎貝兒先生的提醒,以後晚上回屋儘量輕手輕腳。

然而,不久的一個下午,我從學校回來剛在屋裡坐定,坎貝兒先生跟了進來。我注意到,他的臉陰沉着,這可是少有的。

「孩子,也許你不高興,但是我還得問。你小便的時候是不是不掀馬桶墊子?」他問。

我的心裡「咯噔」一聲。我承認,有時我尿憋的緊,或者偷懶,小便的時候沒有掀開馬桶的墊子。

「偶爾......」我囁嚅。

「這怎麼行?」坎貝兒先生大聲說,「難道你不知道那樣會把尿液濺到墊子上嗎?這不僅僅是不衛生,還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尤其是對女人的不尊重!」

我辯解:「我完全沒有不尊重別人的意思,只是不注意......」

「我當然相信你是無心的,可是這不應當成為這樣做的理由!」

看着坎貝兒先生漲紅的臉,我嘟囔:「這麼點小事,不至於讓你這麼生氣吧?」

坎貝兒先生越發激動:「替別人着想、顧及和尊重別人,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修養,而修養正是體現在小事上。孩子,考取學位和謀得一個好的職位固然重要,但與人相處時的良好習慣和修養同樣重要。如果說學位、職位代表一個人的身份的話,那麼習慣和修養,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們同樣會以此去判斷一個人。」

我不耐煩地聽着,並隨手拿起一本書胡亂翻起來。我覺得坎貝兒先生過於苛刻,這種事如果是在國內,還算是事嗎?

晚上我躺在床上考慮良久,決定離開坎貝兒家。既然他們對我看不上眼,那我就找一家戶比較「寬容」的人家居住。

第二天我就向坎貝兒夫婦辭別,全然不顧他們極力挽留。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令我始料不及。

我一連走了五六戶人家,他們竟然都以同樣的問話接待我:「聽說你小便時不掀開馬桶墊子?」那口氣、那神情,那我意識到這在他們任何一個人看來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很嚴重的事情。可想而知,面對這樣的問話,我只有滿面羞漸地返身逃走。

至此,我才明白了坎貝兒先生說的「習慣和修養是人的第二身份」這句話。在人們眼裡,我既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國留學生,也是一個淺陋、缺乏修養的人。

我一點也不怨坎貝兒夫婦把我的「不良習慣」到處傳播,相反,陷入了如此困境,我對他們的怨氣反而消失了,甚至還非常感激他們。如果沒有他們,沒有那段尷尬的經歷,我不知道是否還是那樣令人生厭的地「不拘小節」,嘴上同樣掛着難聽的口頭禪也未可知呢!

張君的講述令我無言。

18. 輕點關門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們終於般進了新家。送走了最後一批前來祝賀的朋友後,我與妻子便重重的躺在沙發上休息。忽然,門鈴響了。咦,這麼晚了還有客人?忙起身開門,門外站着兩位不認識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對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紹他們是一樓的住戶,特地上來祝賀我們喬遷之喜。哦,原來是鄰居啊!趕緊往屋裡讓。李先生連忙擺手:「不麻煩了,不麻煩了,還有一件事請你們幫忙。」我說:「千萬別客氣,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們效勞?」李先生道:「以後出入單元防盜門的時候,能不能輕點關門,我老父親心臟不太好,受不了重響。」說完,靜靜地看着我們,眼裡流露出一股濃濃的歉意。

我沉吟了片刻:「當然沒問題,只是怕有時候急了顧不上。既然你父親受不了驚嚇,為什麼還要住在一樓?」李太太解釋道:「其實我們也不喜歡住一樓,既潮濕又髒,但是老爺子腿腳不方便,而且心臟病人還要有適度的活動。」聽完後,我心裡頓時一陣感動,便答應以後儘量小心。兩口子千恩萬謝,弄的我們挺不好意思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發現我們的單元門與別的單元門的卻不太一樣,大伙兒開關鐵防盜門時,都是輕手輕腳的,決沒有其他單元時不時「咣當」一聲巨響,一問,果然都是拜李先生所託。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一年過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妻又摁響了我們家的門鈴,一見到我們,二話沒說,先給我與妻子深深地鞠了個躬,半晌,頭也沒抬起來。

我急忙扶起詢問。李先生的眼睛紅腫,原來昨天晚上,李老爺子在醫院病故了。前些時候,他對兒子交代過:非常感謝大家這些年對自己的照顧,麻煩各位了,要兒子見到年紀大的鄰居叩個頭,年紀輕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對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掃,果然在李先生筆挺褲子的膝蓋處有兩塊灰跡,想必是叩頭叩的。

送走了李先生夫妻,我不禁感慨:「輕點關門只是舉手之勞,居然換來了別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擔不起啊。」生活就是這樣,當你在為別人行善時也在為自己儲蓄幸福。

19. 大黃

那是那年春節同學們聚會,聽張同學講的一件事。1969年張同學去了陝西插隊,他們集體戶住在村北一排簡陋的房子裡。這裡曾經是大隊的庫房,已閒置幾年了。房子前面二三十米處是隊長的家。隊長說,此處偏僻,養只狗吧,晚上出去也好做伴。村里不通電,趕上沒有月亮,伸手不見五指,彎彎曲曲的田埂小路不好走啊。

不幾天隊長就送來一隻小狗娃,是只毛茸茸的黃蛋蛋,剛來的時候,小狗骨瘦嶙峋,眨着大眼睛看着知青們,大夥決定把它養下來,並給他起名叫大黃。知青吃什麼就餵它吃什麼,並用碎磚頭、油氈片什麼的為它壘了一個不錯的窩,居然下雨也不漏。慢慢地,大黃竟然出落成一個「大小伙子」,從此集體戶不管誰晚上出去,都是大黃保駕,集體戶的雞呀鴨呀的在也沒被黃鼠狼拖走過。

到1975年,知青大返城開始了,大夥爭先恐後的加入到返城行列。回城後,忙於找工作,找對象......竟一時把第二故鄉忘在腦後。後來,因為一次工作調動,人事部門通知張同學插隊期間的手續欠完備,為此,張同學給隊長去了一封信,委託他把手續補齊,他們一共書信往來三次,後來張同學一路攀升,工作順利。

20世紀90年代初,隊長年齡大了,身體欠佳,希望來京看病,張同學當然責無旁貸,熱情接待了當年的隊長。

這時隊長講了一件讓張同學心痛的事。1975年知青返城後,大黃一直住在原來的窩裡,隊長几次把大黃拉回自家但是只要不拴,它就跑。並且每天跑一趟公社,就在張同學他們當年上汽車的地方待上好一會才回來。這樣每天一趟,堅持了有兩三年。要知道,從村里到公社,足有三十里路啊。當年張同學返城市坐着馬車去的公社,現在想起來,當時大黃確實是一直跟着馬車跑的。張同學說,他們當年歸心似箭,馬車還沒有停穩,大家就跳下馬車搬行李、上汽車,始終連看大黃一眼都沒有。

後來知青們的房子破爛不堪,幾處房頂牆壁倒塌,但大黃一生守着破房子,住在它的窩裡,苦苦的等待它的主人。

又過了兩年的一個冬天,大黃老得不行了,餵什麼好吃的都不怎麼吃了,最後,連水也喝不下了。但他每天還是朝着東方、朝着公社的方向遙望。它的眼神隊長沒有描述,但張同學和我仿佛已經看見了,看見了一雙大大的蒼老的眼睛滿含着淒涼與期盼。又過了幾天,隊長去窩裡看大黃,大黃死了,屍體已經快僵硬了,大大的眼睛依然睜着,凝視着東方、遠方......隊長把它拉出來準備埋在後坡,突然發現在大黃身子底下壓得平平的三封張同學寫給隊長的信,還微微有些大黃的體溫。為這丟失的三封信,隊長曾跟婆姨發了好大的火,怨她沒收好。原來竟是讓大黃偷偷銜走了。

那年,隊長落淚了,張同學落淚了......

那天,張同學落淚了,我也落淚了......

張同學說,自己快退休了,退休後一定去看大黃,在它的墳頭添上一捧新土,為它終生的等待深深鞠躬,為自己無奈的負心深深道歉。

我也想和張同學一起去,去看我們人類最忠實的朋友.....

20. 為小狗讓路

去年年底,在北京南三環萬柳橋附近,一隻小狗遭遇不幸,它在南三環主路上,被來來往往的車撞死的。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它旁邊的三個同伴,居然不顧正是高峰的滾滾車流,忠實的守護着死去的小狗,捨不得將它丟棄。

過往的司機都驚呆了,本來匆忙趕路的車,開過小狗身邊時都紛紛繞行,或者乾脆停車。交通為之堵塞。兩輛車因為躲避小狗而追尾。

平時在路上遇到堵車,所有的人都心急,誰都想快點走,互相擠來擠去要是刮着一點蹭着一點,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那一天,所有人都不埋怨,也沒有彼此責難。大家看着那三隻圍在自己死去夥伴身邊的小髒狗,心裡有的只是感動。

想起另外一個故事。在1928年3月,紐約繁忙的百老匯沃爾克大街上,一隻叫「小黑人」的母貓阻塞了交通,因為它有5隻小貓需要被救護。警察詹姆斯·卡的莫爾攔住了過往的汽車和行人,讓「小黑人」把5隻小貓一一叼過了馬路。有人拍下了這一動人的情景,題名《為小狗讓路》。

很多時候,我們這些情感複雜的人類常常把愛藏在內心最深處,因為害怕把它拿出來會被譏諷,會被傷害,會不被接受。但是,三隻小狗和母貓「小黑人」不懂這些,它們只知道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悲傷,或者對同類的愛。

你可知道,這種愛,最原始,最粗糙,卻也最純淨,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嘲笑它。

而有愛存在的地方,就是天堂吧!

21. 孤墳:別人的心肝寶貝

1861年,雷格尼隻身來到新西蘭。他是愛爾蘭人,生於1833年。他是因為宗教的原因離開愛爾蘭的。起先他是住在澳大利亞。由於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在澳大利亞的工作是家庭教師。後來新西蘭發現了黃金,一陣淘金熱幾乎吸引了全世界的人,都湧向了南島奧塔哥的金礦區。雷格尼也在1865年,來到了米樂平原附近的馬蹄灣,在蓋博瑞溪谷從事淘金工作,一住就是47年。他工作勤勞,熱心助人,只要是發生在馬蹄灣的事,他沒有不知道的。

有一天雷格尼外出工作的時候,發現了一具年輕人的屍體,被河水衝到了岸邊。這種事在當時是屢見不鮮的。特別是在1864年到1866年之間,在金礦區經常有人被淹死。有些人可以叫的出他們的名字但沒有姓,有些人只能叫出他們的外號,但是都不知道如何聯繫他們的家人,其中有很多具屍體乾脆不知道姓名,在死亡的記錄上只好寫上無名屍。

雷格尼發現的這一具屍體就沒人知道他是誰,在無人認屍的情況下只好以無名屍處理,葬在亂喪崗上。

想到一個可憐的人,死在一個如此遙遠的地方,既沒有名字,有沒有墓碑,雷格尼心中有點兒難過與不忍。畢竟他也是人家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啊。在驗完屍後,雷格尼就告訴驗屍官他要把這具屍體埋掉。雷格尼還在墳上立了一個木製的碑,上面刻了幾個字:「別人的心肝寶貝」。

1903年,有人用燒紅的火鉗想把這幾個字給燒清楚一點,結果卻把字母「S」給弄掉了。這個埋屍地點如今已成為一個風景點,叫做「孤墳」,距離米樂平原大橋只有九公里遠。這兒只有兩個墳卻有三個墓碑,一個是雷格尼用黑松木刻的,一個是大理石刻的「別人的心肝寶貝」;旁邊,雷格尼自己的墓碑上則被別人刻着 「雷格尼:埋葬別人的心肝寶貝的人」。這件事一直在米樂平原上流傳了一百多年。

為什麼雷格尼會對一個毫不相識的陌生人,付出象對待一個老朋友般的感情呢?這可以從寫給《吐帕克時報》編輯的信中看出:「我為什麼會對這座墳有感情,因為我好象有一種預感,我將來死後也會象他一樣:一座孤獨的墳躺在荒涼的山丘上。」

雷格尼在愛爾蘭是一個神職人員,可能由於這個關係,他沒有結婚也沒有小孩。雷格尼逝世後,人們根據他的唯一請求,將他埋在那座孤墳旁邊。這兩位生前從不認識的人,卻在死後緊緊地靠在一起,永不分離。

22. 商人收養的孤女

30年前,美國華盛頓一個商人的妻子,在一個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個皮包丟在一家醫院裡。商人焦急萬分,連夜去找。因為皮包里不僅有10萬美金,還有一份十分機密的市場信息。

當商人趕到那家醫院時,他一眼就看到,清冷的醫院走廊里,靠牆根蹲着一個凍得瑟瑟發抖的瘦弱女孩,在她懷中緊緊抱着的正是妻子丟的那個皮包。

原來,這個叫希亞達的女孩,是來這家醫院陪病重的媽媽治病的。相依為命的娘兒倆家裡很窮,賣了所有能賣的東西,湊來的錢還是僅夠一個晚上的醫藥費。沒有錢明天就得被趕出醫院。晚上,無能為力的西亞達在醫院走廊里徘徊,她天真地想求上帝保佑,能碰上一個好心人救救她媽媽。突然,一個從樓上下來的女人經過走廊時腋下的一個皮包掉在地上,可能是她腋下還有別的東西,皮包掉了竟毫無知覺。當時走廊里只有西亞達一個人,她走過去撿起皮包,急忙追出門外,那位女士卻上了一輛轎車揚長而去了。

西亞達回到病房,當她打開那個皮包時,娘兒倆都被裡面成沓的鈔票驚呆了。那一刻,她們心裡都明白,用這些錢可能治好媽媽的病。媽媽卻讓西亞達把皮包送回走廊去,等丟包的人回來取。媽媽說,丟錢的人一定很着急。人的一生最該做的就是幫助別人 ,急他人所急;最不該做的是貪圖不義之財,見財忘義。

雖然商人盡了最大的努力,西亞達的媽媽還是拋下了孤苦伶仃的女兒。她們倆不僅幫商人挽回了10萬美圓的損失,更主要的是那份失而復得的市場信息,使商人的生意如日中天,不久就成了大富翁。

被商人收養的西亞達,讀完了大學就協助富翁料理商務。雖然富翁一直沒委任她任何實際職務,但在長期的歷練中,富翁的智慧和經驗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使她成了一個成熟的商業人才。到富翁晚年時,他的很多意向都要徵求西亞達的意見。

富翁臨危之際,留下一分令人驚奇的遺囑:在我認識西亞達母女之前我就已經很有錢了。可當我站在貧病交加卻拾巨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時,我發現她們最富有,因為她們恪守着至高無上的人生準則,這正是我作為商人最缺少的。我的錢幾乎都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得來的。是她們使我領悟到了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行。

我收養西亞達既不是為知恩圖報,也不是出於同情。而是請了一個做人的楷模。有她在我的身邊,生意場上我會時刻銘記,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什麼錢該賺,什麼錢不該賺。這就是我後來的業績興旺發達的根本原因,我成了億萬富翁。

我死後,我的億萬資產全部留給西亞達繼承。這不是饋贈,而是為了我的事業能更加輝煌昌盛。

我深信,我聰明的兒子能夠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

富翁在國外的兒子回來時,仔細看完父親的遺囑,立刻毫不猶豫的在財產繼承協議書上簽了字:我同意西亞達繼承父親的全部資產。只請求西亞達能做我的夫人。

西亞達看完富翁兒子的簽字,略一沉吟,也提筆簽了字:我接受先輩留下的全部財產——包括他的兒子。

23. 窺探

印度的加娜廟,紅牆環繞,綠樹成蔭,廟門很是寬敞。但廟裡的地方卻不大,行人從寬大的廟門前走過時,廟裡的景致也就一覽無餘了。因此,真正走進廟裡的遊人也就十分稀少,加娜廟本是一座供遊人參觀的寺廟,由於人們很少邁進寺廟,寺廟也就只好關閉了。通常來講,能夠在門口一覽無餘的地方,人們也就不會再邁腳進去了,尤其是還要買門票的地方。這道理很簡單。

但自從加娜廟的大門關閉了以後,反而出現了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情況,遊人反而會在廟門前停留,扒着門縫兒向里窺探。每天窺探的人比往日大敞大開着廟門時多了許多倍。

其實人們從細細的門縫兒向里窺探,角度是很有限的,目光幾乎全被廟裡的建築物所遮擋。確切地說,根本也看不見什麼。但人們卻要努力去看,一個個地扒着門縫兒要看好長時間。甚至連工作人員也被感染了,也扒着門縫兒向里看,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其實什麼也沒有,一切如同往日。能看到的景象只是一角磚地,一塊紅牆,一棵老樹,剩下的東西全被遮住了。遊人看上半天也看不出什麼。卻還要看,是為看不到而看。

連當地的和尚都鬧不懂這個現象,只是數着每天扒着門縫兒向裡面窺探的人數,這一數不要緊,大家都嚇了一跳。窺探的人竟比往日開門時多了幾十倍。一個挨着一個。

加娜廟終於又開放了。不過這次開放有了很大的變化,和尚們在大門的裡面做了一道影壁,擋住了人們的視線。人們不知道裡邊是什麼,購票踴躍。

更覺得是,和尚們在廟裡還有意鎖了幾間房,用來供人們窺探之用。房裡同樣放了屏障,窺探起來就很費勁,很不方便了。仔細看能看到一張老床,一隻老櫃,一雙舊鞋,再向里看,能看到一個小泥菩薩......總之真是費勁。但人們卻要看,一定要伸着頭去看,千方百計,努力去看。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平凡的道理,人真的把什麼都看清了,就不愛看了,明白了一切,也就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現在的加娜廟是看不清的,所以人們要看,並賦予它許多神秘的想象,編出更多的故事。

世上好多事,就像這加娜廟的廟門,是不能大敞大開着的,得永遠保持一種讓人窺探的方式,人們才會覺得有意思,有看頭,有奔頭。眼前的事物才會變得其樂無窮。

後來加娜廟裡來了一個遠方的和尚。這和尚知識一般,無啥特別,只有一樣,說話從來都是說半句,從來沒把什麼事情說完整過,是沒有本事說完整。這就像是加娜廟,不完整最好。前來討教的人都說這和尚靈,深不可測,有一套。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對加娜廟與這位和尚都保持着極大的興趣,供為神靈。前來燒香磕頭的人與日俱增。這並非是因為加娜廟的香火靈驗,更不是因為這位和尚有什麼法術,而是因為人們自己。是人們自己總將自己鎖在一種窺探的角度和好奇的猜疑中。是這種角度和心理把人們的視野束縛住了。

人世間的許多事,其實都跑不出這個圈子。窺探永遠比敞開更為吸引人,更有力量,更有深度,這就是世間的真理!

24. 太陽照在我肩上

1822年,一個中年男子因為還不起巨額債務被關進了倫敦債務監獄。他的兒子剛10歲,就被迫到麵包店裡干雜工,後來又經人介紹到一家炭粉店刷油漆。男孩沒日沒夜地工作,希望掙足錢好把父親保釋出來。到了2月22日——債務償還期限的最後一天,男孩一家人仍沒有把錢湊齊,父親便被法院判為終身監禁。兒子隔着鐵欄杆看着父親淚如雨下。父親卻對他笑笑,目光慈愛而堅毅,說了一句讓他終身難忘的話:「孩子不要哭,太陽將永遠照在我肩上!」

這個孩子就是狄更斯,日後寫出了《雙城記》和《遠大前程》等世界名著,並被譽為英國近代世上唯一可以 和莎士比亞相媲美的大作家。

多麼偉大的父親!厄運對他來說並非黑暗,而是一道陽光,照亮黑暗的陽光。他知道厄運難免,又不想讓兒子的幼小心靈被淒風苦雨所折磨,於是強壓內心的疼痛,以陽光般明朗的達觀無謂,為兒子注入一種堅強的信念和勇氣。

多年後,狄更斯在一本傳記中寫道:「當時我有一種強烈的願望,那就是一定要成為一個學識淵博和與眾不同的人,這個想法在我的心裡翻騰,把我的心都要撐炸了......」

是陽光,是父親注入他心田的那縷陽光,為他撥開眼前的陰霾,引領他步步直上,通達事業的顛峰。

25.「土撥鼠」的青春記事(節選)

凱西是我的同屋死黨,一個來自美利堅的曼妙女子,一個典型的金髮美女,白皮膚,藍眼睛,秀挺的鼻子,豐滿的胸脯,一見人就笑,無論老人小孩,良民色狼 ——當我在這裡歷數她的優點,真恨不能鑽進我媽的肚子裡重新投胎一次。我長得不美,借用一個網絡詞彙叫「恐龍」,皮膚黑,鼻子扁,眼睛下面還有兩塊「雀斑農場」,因為太瘦,無論多昂貴經典的衣服穿到我身上都顯得滑稽可笑。

我和凱西每天出雙入對,象一對反義詞,成為外語系一道風景。畢業前夕我們四處求職。最後一次應聘,那個人事部門經理直言不諱地對我說:「你的外語水平不錯,性格也開朗,可是如果是你這副樣子代表公司去談業務,或者作為總經理的翻譯出席各種談判,怕讓人覺得突兀。」走出那扇門時,我查點被一輛疾駛的出租車掛上,本來想追上去和他尋個你死我活,轉頭一想,不行啊,我全身不少一個指甲蓋兒,不缺一根神經,我媽懷足了月生下我好端端一個外語系的才女,我就這麼耍賴算什麼孝順女兒啊!

大學裡,有人告訴我他在他們兄弟面前說:蘇珊絕對是一個開心的妹妹放心的老婆,可是我現在不想找老婆,只想找一個女朋友。我聽了,心裡大笑,看來長的丑的人,想上當受騙或練習愛情都不行。

凱西說:「你這樣可愛的女孩沒人追,如果在美國,你的男朋友都有一打了。你聰明、幽默、善良、樂觀、自信、善解人意——哦,太多了,我都數不過來了。」 「可是,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乏味無比。也不願走在大街上影響市容。」我心裡想。

好在我是外語系課時最多也最瘋狂的老師,我連續上4節課還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讓同事們大喊佩服。他們哪裡知道,只有在講台上才沒有人窺見我心底的自卑。有一次,我的學生有仰慕的眼神看着我:「老師,為什麼你總可以這樣滔滔不絕,難道你就沒有犯堵的時候嗎?」我不假思索:「有啊,那就是一想到我的模樣我就犯堵,恐怕我這輩子沒人願意娶我了。」我絕沒有想到,全班的男生嘩啦啦地站起來,異口同聲說:「我們願意娶你!」我拔腳就跑。

學校校慶期間迎來了一位美籍華人陳女士,我和院領導一同接機。陳女士被攙扶着從舷梯下來,省市領導謙恭地迎上去,,媒體記者蜂擁上來。我也不示弱,靈活的身子穿過一群衣袂生香的紳士淑女,站在了陳女士的面前說:「I am Englishi Interpreter, I am Susan .」同時大大方方伸出了右手。陳女士微笑着握着我的手說:「Interpreter ,oh good,very good.」

接下來的幾天,我幾乎天天跟着那些名人,每到一處我就給他們做現場翻譯,陪他們吃飯、聊天,講當地的風俗和趣聞軼事我感覺到,我大大搶了那些大官的風頭了。

深夜很晚回到家,我沒提防凱西一看見我就從沙發上跳起來,擁抱我,說:「蘇珊,今天你太漂亮太精彩了!你今天自信而漂亮,不信,你自己看。」我扭頭一看,電視裡正播放今天的新聞,我站在陳女士和她的一群朋友旁邊滔滔不絕地解說呢,那個大膽自信,完全忘記了自己「雀斑農場」的人是我嗎?我幾乎不敢相信。

開始有鮮花進駐我們的房間了,不再是送給美麗的凱西的,包裹着鮮艷玫瑰的玻璃紙里夾着漂亮的卡片:送給漂亮能幹的蘇珊。嗬嗬,我不動聲色,也不慌張,無論人家想不想把我娶回家,我且觀察,我且惜售。

26. 把自己放在暗處

道爾是一家擁有千名員工的大公司的職員,在這麼大的公司中,他一直為自己得不到提拔和重用而懊惱。

一天晚上,他正要到地下室去取儲藏室的東西,突然停電了。他去找蠟燭,沒有找到。正當他無計可施的時候,他所觸動的一張音樂賀卡響了起來。伴隨着悅耳的聲音,有光亮從紙片間漫溢出來。他打開賀卡,發現燈的光亮並不弱。他想,可不可以帶着它去地下室試一試呢?果然,在黑暗的地下室里,賀卡的光更加炫目,藉助它的光亮,他很容易地找到了他要找的東西。

道爾從這件事上獲得了靈感,很快,他就從他所在的公司里跳槽出來,加盟到一個只有幾十人的小企業,並從市場部的一個小職員開始做起。因為他在原來的公司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加上不俗的實力,不久道爾就被提升為項目部的主任,後來,他又從主任的位置上升任項目部經理。然而,他沒有在這個位置上久留,又從這家跳槽到另一家更適合他的公司,並逐漸做到經理的位置。

後來,就是這位道爾,成了一家跨國公司的董事長,他在傳記中謙遜地說,我僅是一粒微弱的星火,如果我還有高明的地方的話,就是我懂得如何把自己放在一個適當的位置上,讓微弱的光耀眼一些罷了。

27. 孤獨的木炭

在一個教區裡有些固定的教徒,他們每個星期天都到教堂里去做禮拜,因此,牧師對每一個來教堂做禮拜的教徒都比較熟悉。然而,接連好幾個星期天,第三街區的邁克都沒有來教堂。牧師問熟悉邁克的教徒,邁克出了什麼事情。那人說邁克一個月前失業了,一直找不到新的工作,所以成天悶在家裡,與朋友交往也很少了。當時正是經濟蕭條時期,有許都人都失業了,可是他們還是堅持來教堂做禮拜。

牧師決定親自到邁克的看看。那是一個風雪的夜晚,牧師在去邁克家的路上摔了一跤,摔得鼻青臉腫。牧師來到邁克的家門口,輕輕地叩門,可是沒有人回答他。牧師推了一下房門,門沒有鎖上。牧師推開房門,看見邁克一個人坐在牆角的壁爐前,默默無語。牧師心想自己冒着暴風雪來看望他,他卻不給自己開門。牧師心裡有些怨氣,可是看到邁克那張愁苦的臉,怨氣被同情心代替了。

牧師找了張凳子做在邁克的旁邊烤火,他思索着怎樣勸解邁克振作起來。他就坐在壁爐前沉思着,邁克也靜靜地坐在那裡,屋子裡安靜極了。突然壁爐中的木炭「啪」的爆響了一下。於是牧師有了主意。牧師拿起火鉗夾了一塊正在燃燒的木炭,把它從火堆里取出來,放在壁爐的角落裡。那塊木炭的火焰慢慢地熄滅了,最後完全看不到一點火星了。此時,牧師又把那塊熄滅的木炭從壁爐的角落裡夾了出來,扔到那些正在燃燒的木炭中間,那塊木炭又燃燒起來。

從牧師開始移動那塊木炭的時候,邁克開始關注牧師奇特的行為來,他好奇地看完牧師完成了那個奇特的遊戲。牧師做完這一切,就起身離開了。邁克依然坐在那裡,沒有送牧師,在暴風雪中艱難地往家走的時候,牧師覺得自己的心也象暴風雪一樣涼了下來,因為他感到自己的努力白費了。牧師回到家的時候,電話鈴響了起來,牧師接起來一聽。是邁克的聲音:「謝謝你對我的勸告,我不願意再做一塊孤獨的木炭了。」牧師的心一下變得溫暖起來。

28. 回到本真

一天晚上,我讀書到深夜,突然覺得餓了,便去廚房找東西吃。找了一圈沒什麼也沒找到,我不甘心,又找了一便,覺得偌大的廚房總該有點兒能夠吃的東西。在尋找過程中,餓的感覺越來越強烈的統治了我,我想,只要找到一點兒可以吃的食品,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把它吞下去。

在第二次尋找過程中,我終於在最頂端的柜子里,我找到了一包方便麵,但很快到保質期了。聞一聞,似乎真的有些異味。我想了想還是捨不得扔掉這可能是我今夜唯一可以選擇的食品了。

我打開火,開始煮麵。我覺得單是調料包太寡淡了,就又放進了一些老抽、香醋、香油和胡椒粉,廚房的空氣頓時變得誘人起來。我還嫌不夠,又切進了一些蔥花、薑末兒,最後還在冰箱的旮旯里找到一截香腸和一個生雞蛋。

這下子,鍋裡面紅的紅,黃的黃,綠的綠,白的白,色澤宜人,秀色可餐。我當初不是只想好歹填飽肚子嗎?可當我擁有之後,我對食品的要求就開始水漲船高。它要符合健康的標準,有更可口的滋味,有着更豐富的內涵,甚至擁有一種悅目的視覺效果......於是,一點點食品就被我挖空心思地弄成了這麼一碗麵。

這是貪婪的結果,我知道。貪婪是源於不滿足。不滿足推動着我們用盡心思地去裝飾和充實着我們的生命,賦予生命各種各樣的目標和意義。我們窮盡一生的光陰為這些所謂的目標和意義去努力,去奮鬥,去拼搏,去進取——可是在這樣一個過程里,我們又遠離多少生命里最本真的那份快樂和可愛?又拋棄了多少靈魂里最純潔的情趣和享受?就像那碗面一樣,也許,我們最需要的東西只是面的本身,蔥花雞蛋,香腸老抽,香醋香油,這些東西和面其實都沒有什麼根本的關係,是我們的貪婪把這些東西和面聯繫在了一起,就像把職稱的高低、房子的面積,薪水的厚薄、名聲的大小、事業的成敗和我們的生命及幸福連在一起。

於是,我們常感飢餓,我們少有歡顏,我們讓這些名目繁多的附屬品喧賓奪主,隔斷了我們原本純淨廣闊的視線。我們忘記了天的湛藍,雲的潔白,月的光華,星的神秘。忘記了那麼多原本與我們血肉交融的美好與詩意,共同擁擠在一條狹窄的河流里,還為自己的異變津津樂道,沾沾自喜。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這麼做的。欲望蒙蔽了我們的雙眼,欺騙了我們的智慧。於是,我們可笑地醉心於自己手中的塗鴉之作,卻無視身外絕妙的山水。在我們最初站着的地方,遺落的是我們親手丟棄的顆顆寶石。

29. 愛心圍牆

這是發生在澳大利亞的真實的故事。

有一位青年,他家世代以養羊為生,到了他這代,經過努力,羊群的數量逐年遞增,已經發展到10萬隻的規模。為此,他感到十分自豪,但又有些迷茫,因為,儘管他一再努力,羊群的數量卻只維持在10萬隻上下,不再增長,他非常困惑。

有一天,他的爺爺來到他放牧的農場,見爺爺來了,他便用手指着漫山遍野的羊群,很有成就地炫耀。哪知爺爺一臉不屑地說,我也一樣。青年大為不解,正要細問緣故,爺爺卻一聲不響地走了。他不明白一向疼愛他的爺爺說這話的意思。

夜色降臨,四散的羊群逐漸安靜下來。淡淡的月光下,他望着一望無際的羊群若有所思。因為,今一段時間,每當夜半時分,他總能聽見羊群發出的哀號。第二天至少有50隻羊被咬死、肚子被撕開,死於非命,被咬死的羊羔數量更是無計其數。他想這一定是狼幹的好事,但狼的胃口似乎沒這麼好。

一次,一個動物學家經過牧場,青年求教於這位專家,才知道事情真相。原來,在澳大利亞境內有一種野狗,是澳洲的頭號食肉獸,估計整個澳洲約有100萬隻,正是這種動物的存在,才是他的羊群數量不再遞增。他忽然爺爺說過的「我也一樣」的話,原來,早在爺爺放牧的時代,就存在這種情況,只不過,誰也沒有辦法解決而已。

既然問題已經找到,能不能徹底解決呢?善於思考的他又開始了富有想象力的思維,他決定在全澳大利亞建一道防護牆。哪知話一出口,就遭到了家人的極力反對,幾千公里的圍牆,不但耗資巨大,而且極難維護。但他一點也不退縮。一開始,他一個人在自家的牧場周圍用鐵絲網築起了一道防護牆,後來,他就沿着自家牧場往四周擴展,防護牆一點點延伸着。他的這種做法感染了周圍其他人,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築牆的行列,以至於政府也開始關心和資助有他發起的這項築牆運動。

一年以後,一道從南澳洲大海灣向東延伸,經新南威爾士,穿過昆士蘭東部,抵達太平洋南岸的高1.8米、下部由小眼鐵絲網、上部由棱形鐵絲網、頂部由帶刺鐵絲構成的世界上最長的防護牆建成了。由於它的建成,澳大利亞的羊群數量猛增,它像一條河在澳洲大陸上蜿蜒着,穿過沙丘、石頭山、茂密的灌木叢和荒蕪的平原,保護着越來越多的羊群。

許多年過後,這道防護牆已經成為澳洲人為之自豪的旅遊景點。前來旅遊的人們善意地稱它為愛心圍牆。

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環境、同樣的困惑,只因想法變了,一切都變了。

生活中,之所以有許多問題一直困繞着我們,是因為我們沒有改變原有的想法和思維方式,致使問題懸而難決。須知,只要思路略做更改,並決心做下去,就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

30. 成功前的「偏離」

現實生活中,你有一個夢想,夢想自己10年後的生活。你滿腔熱忱地開始行動。然而,數月後,生活打斷了你的夢想:問題總是出現,重重困難阻礙了你邁向成功的進程。不久,你清醒樂,生活和夢想截然不同。

把你的生活和一架從悉尼飛往東京的飛機進行比較,這是一段漫長的海上飛行。但不管怎樣,每星期都有上千人堅信自己可以抵達東經。

如果我告訴你你甾95%的飛行時間裡,飛機都是偏離航道飛行的,事情又將如何?我是說。沒有人控制,飛機一起飛就偏離了航道。

區別就在於飛機是由飛行員負責方向的。飛行員有預定計劃——飛向東京。他清楚會被氣流吹得偏離航道,所以他監控着飛機的飛行方向,不時的進行調整,然後,最終到達他的目的地——東京。

生活非常像在大洋上空飛行的飛機,經常使自己置身於交叉氣流和風之間,隨時會被它們吹的偏離航道/事情永遠不會百分之百的像我們預計的那樣,所以我們要學會成功道路上的「飛行員」,要學會不斷地調整方向以抵達最終的目的地。

現在,既然明白了」事情永遠不會百分之百的像我們預計的那樣」,你還擔心什麼呢?不要感到不安,看看 你手中的的地圖,檢查一下自己是否還在向着正確的方向前進,然後,做必要的調整。

像飛行員一樣吧,他不會感到困惑和不安,他只是讓飛機回到正確的航道,然後,把他安全地帶到目的地。

31. 社會不會等待你成長

同學們:

你們好!

在這次歡慶你們畢業,歡送一些同學離開校園的場合,我說兩句話,作為你們大學生活的結束語。

第一句話更多是說給馬上要走向工作崗位的同學的,一句大實話:社會和學校很不一樣。

在校園裡,個人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實是天分。老師不要求你們的物質回報,只要求你考試成績好,人格上沒有大的毛病,基本上就會獲得老師的歡心,就會獲得以分數表現的獎勵。在這個意義上,大學基本上是一個「賢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環境,更像家庭,評價體系基本上由老師來定,以一種中央集權的方式,獎勵的是你的智力。

社會則很不同。社會更多的是一個利益交換的場所,是一個市場,是「平民政治」。評價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優越與否(儘管你的聰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幫助你),而是你能拿出什麼別人想要的東西。這個標準不再由中心——老師確定,而是分散——由眾多消費者確定。因此,儘管定價178元,不到10天,300冊英文版《哈利波特與鳳凰令》在北京新華書店已經脫銷,而許多學者的著作一輩子也許賣不了這麼多,甚至只能「養在深閨人未識」;也因此,才有了「傻子瓜子」年廣九,才有了「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蛋的」,才有了IT產業中的退學生現象。這種「腦體倒掛」不完美,但它恰恰表明市場的標準。

人類的局限——你甭指望通過教育或其他,把消費者都變成錢鍾書或納什。因此,我們的同學不要把自己16年來習慣了的校園標準原封不動帶進社會,否則你會發現「楚材晉不用」,只能相李白那樣「天生我才比有用

來安慰自己,更極端地,甚至成為一個與社會、與市場格格不入的人。

儘管社會和市場的手看不見,但它講的卻都是看的見摸的着的;它不講期貨,講的都是將之轉為現貨。你可以批評它短視,但它通常還是不會,而且沒有義務,等待你成長和成熟。它把每個進入社會的人都當作平等的,不考慮你剛畢業,沒有經驗。如果你失去了一次機會,你就失去了;你像在學校會讓你補考,或者到老師那裡求個情,改個分。「北大學生有潛力,有後勁」,別人這樣說行你們自己千萬不要說,也不要相信。這種說法不是安慰劑。在某中程度上,實際上就是說你不行,至少現在不行。如果你有什麼素質,有什麼潛力,有什麼後勁,你就得給我拿出來,你就得給我變成實打實的東西——也許是一份合同起草,也許是一次成功訴訟。

文科學生,大學四年,往往是同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些事和人物交往,在同古今中外的大師「會談」。你們知道了蘇格拉底審判,知道了馬伯利訴麥迪遜,知道了 「大憲章」等等,你們還可以點評孔、孟、老、莊,議論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甚至「捨我其誰也「。大學的文科教育,往往會令許多人從骨子裡更喜歡那種激動人心的時刻,甚至使人膨脹起來。但這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絕大多數人的生活,而只是學院中想象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生活在日常的瑣細之中。

因此,第二句話,要安分守己,這是對每個同學說的。

這句話對於我們這個是時代也許過時了,但對你們,可能還不過時。因為我從來不擔心北大的畢業生會沒人理想以及理想是否遠大,而更擔心你們能否從容坦然面對平凡的生活,特別是年輕時的理想變得日益遙遠、模糊和暗淡起來的時候;還因為,我要說,幾乎——如果不是全部的話——每一個雄心勃勃的人都註定不可能完全實現他的理想。

我當然希望而且相信,你們當中能湧現傑出的政治家、企業家、法律家、學問家,但只可能是少數的——多了就擠不下了,多了也就不那麼值錢了——邊際效用總是遞減的。無論在世俗的眼光還是在自我評價中,絕大多數人必定是不那麼成功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成功不必定同幸福相聯繫,所謂的不成功也未必等於不幸福。因此,在你們離開校園之際,你們不僅要樹立自己的雄心,更必須界定自己的成功。

安分守己並不是一個貶義詞,甚至是一個中性詞,「安分」是不容易的,在這個時代,「守己」則更不容易。

32. 別交給一條腿

西班牙有種冰上賽馬的體育項目,少見馬兒摔倒。但一些孩子,只要步入冰面跑馬場,就會摔的東倒西歪,

如果用高倍攝象機攝錄馬兒奔跑時的步態,就會發現馬兒與其他四足動物的步態有明顯的差別。一般四足動物奔跑起來,前面的兩足一般同時落地,而馬兒不是,它前面的兩足落地總會存在一個時間差,它的後面兩足與前面兩足也存在着延遲的時間差。也就是說,馬兒在奔跑時,它的四個足的落地時間是不同的。馬兒從來不會出現把自己的身體交給一條腿,或者四條腿同時去支撐身體的情況。馬兒很少會摔倒,其實人對生也不無啟迪。當我們把所有的努力傾注於某個方面,當我們把所有的情感寄託於某個人,當我們只能以某種技能謀生時......那我們就有摔得鼻青臉腫的危險。我們要學習馬兒的步態,永遠不要把自己交給一條腿。

33. 給生命一點從容的平安

這是一個悽慘的讓人心碎的故事。一個很聰明的小男孩,他的作文在全國作文大賽中獲了獎,並被收入獲獎作品集。不幸的是,小男孩的父親患了絕症。一天中午放學後,小男孩高興地告訴老師,他可以去看剛剛做完手術的父親。小男孩騎上自行車懷着將要見到父親的喜悅出了校門,剛準備騎過馬路時,一輛卡車從一側開來,司機看到小男孩立刻鳴笛示警,小男孩一慌,折頭向回騎。瞬間,悲劇發生了。小男孩被從卡車的內側超車的另一輛卡車碾在輪下。

班主任得知消息後狂奔到現場,但只見到了扭曲的自行車和熟悉的書包。很快又傳來消息,小男孩在被送往醫院的路上已經停止了呼吸。傷心的班主任不讓將這一噩耗告訴小男孩的父親,也不敢告訴小男孩的母親,只是通知了小男孩的親戚,當親戚婉地將噩耗轉告小男孩的母親時,她還是覺得五雷轟頂。幾天後,小男孩的班主任拿着剛剛出版的載有小男孩作文的獲獎作品集來到小男孩父親的病床前,為他讀了他兒子的作文,驕傲的淚水從小男孩父親微合的眼角淌下來;又過了幾天,小男孩的父親去世了,他並不知道讓他萬分牽掛的兒子已經在那個世界等着他了。又過了不久,一位披頭散髮、精神失常的婦女被卡車撞死在小男孩出車禍的的地方,她的雙眼大睜着,懷了抱着小男孩——她兒子的書包。

聽到這個故事以後的一段時間裡,一想到這個故事,我的眼眶裡常會潮濕起來。這是一個讓人心碎的故事,而且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想把這個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我想說:生命很美麗,也很脆弱,我們應給認真地呵護。

我曾遇到這樣的一位出租車司機,當一位小姑娘橫穿馬路時,他們有按喇叭,也沒有惡聲惡氣地叫罵,而是停下車來,和顏悅色對那個小姑娘說:「嗨!孩子,別着急。這個司機讓我感動,他沒有因為小女孩的過錯而對她橫加指責,而是稍稍地等了一會。也許這一會兒使他錯過一些什麼,但他卻讓一個美麗的生命從容地走過了馬路。

我覺得那名卡車司機,如果不鳴笛,而是踩一下剎車,等一小會兒。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慘劇。我並不想責怪誰!我只是覺得我們無意中找出的許多理由,正表現出我們對生命缺乏應有的敬畏。有時我們開車或騎車行於路上,一個突然企圖奔過馬路的孩子會讓我們驚出一身冷汗,於是,我們常會非常惱怒,以至於常常出言不遜。其實,冷靜地想想我們能要求一個單純幼稚的孩子怎樣呢?我們可以批評教育他們,但我們也應該隨時提醒自己,一定要小心,不要碰落那美麗的花瓣。一個孩子的任何過錯都不應該是以鮮血,甚至生命為代價,而我們有天大的理由,也不應該輕視生命。

不管遇到什麼事,請讓我們給生命一分從容的平安。

34. 食橘者

冬天的下午,太陽一漠然的神氣遙遙的籠罩着大地,像某些曾經蔓燒過一夏的眼睛,現在卻渾然遺忘了。

有一個老人背着人行道而坐,仿佛已經跳出了雜沓的腳步的輪迴,淡淡地坐在一片淡淡的陽光里。那老人低着頭,很專心地用一把小刀在割橘子皮。那是(蓬)柑類的橘子,皮很鬆,可以用手輕易地用手剝開,他卻不知為什麼拿着一把小刀工工整整地劃開,像個石匠。

每個橘子他照例要劃四刀,然後依着刀痕撕開,橘子皮在他的手上盛開美麗如一朵十字科的花。他把橘肉一瓣瓣取下,仔細的摘掉筋絡,慢慢地一瓣瓣地吃,吃完了,便不急不徐地拿出另一個來,耐心地把所有的手續再重複一遍。

那天下午,他就那樣認真地吃着一瓣瓣的橘子,參禪似的凝止在一種不可思議的安靜里。

這不就是生活嗎?四季切割着老人,老人無言地割着一隻渾圓柔潤的橘子。想象中那老人的冬天似乎永遠過不完,似乎他一直坐還在那灰撲撲的街角,一絲不苟地,以一玄學家執迷的格物精神,細味那些神秘的金汁溢漲的橘子。

35. 不朽的遺囑

英國,馬歇爾雷斯郊外的墓地,一塊墓碑上刻着一則徵婚廣告,是死去的丈夫為他的遺孀做的。

「我,約翰·費德斯頓,死於1808年8月11日;我妻,比爾·瑪利亞,芳齡36歲,依舊年輕,富有魅力。她具有——一切好妻子的美德,希望有人能愛她,娶她。她的住址是本地教堂街4號。

近兩個世紀過去了,已經沒有人知道約翰·費德斯頓是何許人了,也沒有人知道比爾·瑪利亞後來是否找到了意中人,但如今去墓地的人都要去看約翰的墓碑,幾乎每一個人都忍不住要對約翰脫帽致敬,讓人們感動的是這個丈夫對妻子無私而深沉的愛。當死神向他襲來時,他不是為自己眼前的生命擔憂,而是為妻子今後的幸福焦慮。可以想象,他是用怎樣的驚人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在痛苦的呻吟中,一字一句完成了這則遺囑廣告。這則墓碑上的徵婚廣告也許不能坑頂是世界上唯一的,但肯定是不朽的。

36. 窮,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承認貧富之間存在差異

錢當然越多越好。但是,要是大家都有錢了,那錢也就不值錢了。正是有了貧富不均,錢才發揮着作用。想成為富人,就是這個世界上有着太多無可奈何的窮人。

要想成為富人,我們應該牢記這樣一個事實,即「富人永遠不會變窮」。所以富人是在貧富不均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富人永遠屬於富人的群體,窮人則永遠脫離不了窮人的圈子。

某些人有時卻能夠越過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巨大障礙。他們或許從外表上看去更象窮人,但卻一副富人做派,即使排在富人之尾也在所不辭。

有時候,位列富人之尾比起作窮人之首可能更不象富人。但他們仍寧願進富人之列,因為這樣他們就能夠以富人的方式思考問題,而排在窮人之首則永遠無法擺脫窮人的思維方式。

猶太人中富人眾多,實際上就是由於他們就有富人的思維方式。這不是什麼實用技術,而是一種處世哲學。

要想成為富人,首先要布施

要樂於幫助比自己更困難的人。幫助他人,自己的胸懷也會極大的豐富、開闊。只有心胸開闊的人,大家才會喜歡他,願意接近他,他也就有了好的人緣。有了人緣,自己就會贏得許多商機。要想成為別人的「富神」,自己的心胸一定要開闊。只有貪慾的人,是不可能做成大事的。

施惠與他人,並一定都要給錢。即使粗茶淡飯,只要能給他人帶來幫助也是可行的。猶太人有這樣一句格言:「向陌生人施惠即是向天使施惠。」因此猶太人只要看到比自己困難的人,就會把他們請到家裡讓他飽飽地吃上一頓。因為他們熟知這有可能成為照亮未來的希望之光。

富人總是在研究窮人

經濟越是不景氣,人們想一朝致富的欲望也就越強烈。但是,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盲目地不切實際地賺錢,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境況會越來越糟糕。這時候就應該學習猶太人,變換一下考慮問題的角度。

這世界上有錢的畢竟只占少數,窮人才是絕大多數。有錢人是依靠從絕大多數窮人(而不是富人)那裡獲得利益而積斂財富的。

要想致富,首先要搞清楚一點:窮人才是財富的源泉。這裡所說的窮人,一種指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窮人,另一種是指有錢人在內的顧客。為什麼把有錢人也包含在窮人之列呢?買主之所以付錢購買,是因為他手頭沒有這種東西,沒有想要的東西便是窮人。

但是,如果一次就使窮人不得不支付巨額的費用,那他們手上的錢很快就會用光。因次,要儘量使窮人手頭維持有錢,總能購物,既讓他們手中的小額錢財周轉起來,並只賺取占這些錢的百分之幾的微薄利潤。

這便是邁向商業的第一步。由於顧客只需要支付很的錢,資本的周轉因而得以順暢,而龐大的顧客數量則使獲得的利潤呈幾何級數增長。如果不知道這種道理,就根本不可能期待經營上有什麼真正的發展,

有錢人也是來採購他們手頭上沒有的東西,所以可是其為窮人。富人顧客和窮人顧客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是追求的是高級物品、高質量的享受,而後者只要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即可,由此產生了購買價格上的差異。但是無論是有錢的顧客還是貧窮的顧客,有一點需求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想輕鬆的付款。

歐洲著名的銀行家羅斯柴爾德由開舊工具店起步;英國最大的百貨公司是馬克斯·斯賓塞最早只是一家寒磣的西裝店;美國石油大亨哈默靠在酒精中添加藥用生薑液製造薑汁啤酒發家,此後啤酒步入國際市場;日本淺野建築的創始人淺野總一郎靠在神田賣水起家,他現在就任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董事長。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熟悉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並由此發展起來自己的事業。他們掌握了那種出售好象沒什麼大利的物品卻能從中獲取利潤的智慧。他們十分明白這個道理;只要能馬上回收資本,則即使看似垃圾的廢品都有可能成為巨大財富的源泉。比起只是尋找看似精美的成品,還不如重新審視、發掘舊物的潛力。基於這樣的觀點去重新審視商業活動,就有機會改變思維方式,創造出新的觀念。

37. 只能陪你一程

春天的雨夜,好友提出告辭,我堅持送他到車站。最終,他攔住住了我:「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你反正只能陪我一程,就在門口止步吧。」我尊重他的意見。

每一個人都只是穿插在他人生活的中一個片段,這註定永遠只能陪人一程。你愛自己的父母,希望他們長命白歲,但你再孝順他們,他們也會走在你前面;你喜歡自己的兒女,時刻夢想用自己的身軀為他們遮風擋雨,然而,你再高大,總有一天也要走在他們前面,你只能陪兒女一程;你擁有一個心心相印的妻子,但是,她前面二十多年屬於父母,後面幾十年會被兒女、命運分割,你只能陪妻子一程;你看重朋友之間兩肋插刀的友誼,然而,不是朋友離開你,就是你離開朋友,你只能陪朋友一程......

因為只能陪人一程,你應該學會珍惜。他們飢餓時,你的關愛要成為一隻蘋果;他們寒冷時,你的呵護要變成一件棉衣;他們快樂時,你的笑容應該最燦爛;他們傷心時,你的撫慰應該是最真摯......生活反覆驗證着:黑夜因為篝火的加入而變得明亮,冰雪卻無法因寒風的參與而化作溫暖。

因為你只能陪人一程,你也應該學會放棄。你父母只能撫養你長大,你不要期望他們是你永遠的拐杖,可以支持你全部的人生;兒女只是與你血肉相連的孩子,而不是你的奴隸,你要尊重他們的人生選擇;妻子向你奉獻了愛情,但她的生命不是愛情的抵押品,你應該給她必要的私人空間;朋友可以溫暖你,但這種溫暖應該是開放的,你不能強行獨占他人的友誼......

你只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只能與人共走一段路,這註定你給予別人的有限性,又怎能要求別人無限付出?

38. 人性的善良

一個旅遊團坐竹排遊覽,突然一個浪頭打來,竹排翻了,上面的十幾個遊客全落入了水中,其中有一對新婚的夫妻,也有抱着孩子的女人,還有銀婚的老夫婦......竹排上的人 ,會游泳的只有一個人,他就是那個新郎。幾乎出於本能,他抓住了離自己最近的女人,女人的手裡,還有始終沒有放手的孩子,

再下水時,還是救了能抓到的人,等到他救到第五個人時已經精疲力盡。自己新婚的不會游泳的妻子已經漂走了,再被打撈上來時,已是人世兩隔,蜜月竟成了絕境之旅。很多報紙採訪他,問他當時怎麼想的?為什麼先救的是老人、孩子和離自己最近的女人?為什麼沒有去救自己的新婚妻子?

記者們要的答案是別人的生命重於自己妻子的生命,他的行為多麼崇高偉大,但是他說,沒想什麼,大腦一片空白,只知道救一個是一個,她就在我手邊,難道我要拋棄這一個求救的人去游到遠處找自己的妻子?一切不過出於我的本能 。

眼淚,差點為這句話掉下來。

只是出於本能,人生的善良的本能,沒有想多崇高,在人命關天的那一剎那,他能抓住一個就是一個生命,那一刻,人性閃出動人的光輝,並不是書本上那些人生理想可以教我們如何的。

39. 生命的極致

他頸椎以下的部位全部癱瘓,四肢已經變形、僵硬、泛黑。在木床上躺了23年的身體,只有頭部還聽使喚。但他還是慶幸自己能擁有一天又一天。

他叫林豪勛,48歲,台灣東卑南人。23年前,姐姐為了照顧中風的母親,決定將平方改建成為有陽台的兩層樓房。25歲的林豪勛從台北趕來幫忙。沒想到,一腳踩空從二樓摔下,摔斷了頸椎。

臥床的頭兩年,林豪勛幾乎絕望。但姐姐告訴他:「自怨自艾只不過是在踐踏自己。真正的男子漢應該有勇氣開創未來。」

1990年底,朋友送他一台淘汰的286電腦。從此,林豪勛開始成為「啄木鳥」——躺在床上,咬着加長的筷子敲擊鍵盤。儘管門牙咬得缺了半截,舌頭經常磨破了皮,但他仍然頑強地在電腦上「啄」着生命的樂章。

他叢整理家譜開始,陸續為260多位親友寫出家譜。接着又編寫了《卑南字典》,以16個子音、四個母音,完成了5000個族語的記錄。1993年接觸到電腦音樂後,便又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卑南交響樂的創作。

林豪勛首先將祖先流傳下來的樂章輸入電腦,讓卑南遺音點點滴滴地保留下來,再以曹族的旋律為基礎,加入布農族的杵音、泰雅族的口簧琴。令他興奮的是,電腦不但可以硬件和軟件的「軟硬兼施」地合成交響樂,還可以把鍵盤當鋼琴琴盤,滿足自己學琴的夙願。

林豪勛說,自己一副破皮囊不知道還能用多久,但只要活着,他就會認真地過好美一天。當生命被生活推向極致時,往往展現出一分從容之美。臨亂而不驚,處方舟而不躁,喜迎陰晴圓缺,笑傲風霜雨雪,生命才會更有意義。

40. 愛心流向

通常,愛心是從高處往底處流。

有個人非常不幸,老父老母病故欠下萬餘元債,妻子到了肺癌晚期,三胞胎女兒要升學,自己因拖拉機事故截去了右肢......記者報道後,愛心滾滾而來。

有位婦女,丈夫患絕症剛剛死去,唯一的兒子又得了絕症,動手術得花好幾萬元......記者報道後,愛心滾滾而來。

愛心本是好事,但好事有時會變味。

那得了「愛心」的農民,家裡置起了彩電、收錄機,大女兒上學有了自行車,吃穿講究起來,他將田包給別人種,自己在茶館裡泡泡享清福了。

那得了「愛心」的婦女,兒子還沒來得及手術就死了,她用那些錢買了「房改」房。

要是他們的錢是炒股或者做什麼生意「發」的,要是他們的錢來自一個富親戚的遺產,他們生活上的起色不干別人的事,但是他們的錢是來自「愛心」,人們就有意見了。

本來嘛,此類「愛心「是相對富足、幸運的人們給予不幸、貧苦的人的,是從高處流到低處的。要是那「低處」竟然漫溢了起來,甚至高過了「高處」,人心就不那麼平衡了,各種指責也就來了。

指責也許不無道理,但是人們忘了一點,能面對忽然多起來的金錢無動於衷的人,本來就不是很多,又何況是曾經經歷了那麼多不幸的人的普通人。

若是錢多了使他們變「壞」了,這不是「愛心」的錯。但「愛心」完全可以更寬容大度些,讓那當過兵的沒有右手的農民,曾在三個小孩,一個病人的境況中苦撐過整整十年的那個人,也坐幾天茶館享享清福吧;讓從未打扮過的花季的三胞胎姐妹穿幾件鮮亮的衣裳吧;讓那失去了男人又失去了兒子的絕望婦人,和別人一樣買下住房,稍稍有點「家」的感覺吧。讓他們的日子過好些,不是我們這些獻「愛心」的人們的初衷嗎?

當愛心不僅僅是錢時,當愛心不再居高臨下時,愛心就不只是你流向他的,還是他流向你的 。

愛心,本來沒有高下之分。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7-25 15:07:51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經營,適當的情感諮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像你們這樣專業的機構

頭像
2023-11-17 00:11:05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3-11-07 13:11:42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3-10-09 13:10:41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