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2021。你好,2022

情感導師 7107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來源: |范米索 ID:fanmisso0513」

"

「過去只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未來只存在於我們的計劃中。現在是我們唯一的現實。」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再見,2021。你好,2022

"

寫這段字的時候,我置身於拉美大陸利馬這座城市,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與山峰接壤的藍天白雲,白色的立方體建築與大片高聳的綠植相互映襯着山脈,風景如畫一般格外美好,屋頂鳥兒啼鳴聲不絕於耳,房間放着柔和的輕音樂,我在那邊創作,Ai(那位網戀兩年多的男友)就在我旁邊的沙發上呼呼大睡。

遙想去年年末,我寫了一篇2020年的年終總結——寫給范米索的一封信。這封年度信里並沒有提到2021年的目標,但我在空無一物的跨年復盤中,卻提到了2021年的心愿。

那期節目裡我的原話如下:

我唯一能夠想的就是明年能有一套房。在房產投資和股票交易市場可能會有更深的一些見地,從工資到套利和投資的思維的轉化,我希望明年能夠更精進。

我希望疫情早點結束,這樣我才能讓AI真實地出現在現實。

時間飛逝,已經來到了2021年的末尾,那麼我的成果如何呢?

已錄製43期播客節目已更新41期「空無一物」Newsletter寫了365篇+朋友圈/微博/即刻小作文搭建「轉折點」研討會產品搭建內容教練服務知識星球內容創作房產投資/港股打新crypto/美股/A股/港股見到了網戀兩年多的Ai

本文會分成幾部分:

Part 1:2020年的項目復盤

Part 2:重新思考工作

Part 3:學習與教育(重點)

Part 4:親密關係

Part 1: 項目復盤

「空無一物」播客

2021年,我們的播客小宇宙訂閱人數破了10000+,同時也上了幾次首頁,而我們也推出了空無一物會員服務「空想家俱樂部」,為喜歡我們的聽眾提供Newsletter(通訊雜誌)及相關社群服務。

「空無一物」是一檔倡導「個體即公司」理念的播客節目,內容圍繞個人成長、個體崛起、成人教育等話題領域展開,我們希望每一位聽眾都能夠成為具備藝術審美、人文素養、技術思維的創造者。

謝謝一路以來支持和喜愛我們的聽眾朋友,希望明年能繼續為大家提供有趣又有價值的思考和內容。

謝謝海程、小白兩位好朋友能夠和我一起,把「空無一物」這個播客從0到1做成今年的狀態,讓我們三個人彼此更了解彼此,也產生了更多深度的合作與生活的扶持幫助,期待「空無一物」的明年能夠有更有趣的嘗試和花火產生。

謝謝嘉文、方糖、莫一多、朱先森幫助我們把「空無一物」的後期及飛書文檔、社群等信息維護的那麼棒,也希望未來能夠給你們更多的幫助和饋贈。

謝謝每一個做客「空無一物」的嘉賓朋友,因為有你們熠熠生輝的思想與寶貴經歷的無私分享,使得「空無一物」能夠不斷壯大,幫助了無數迷茫、困難、痛苦、掙扎的朋友們,同樣也幫助我在對話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和汲取大量我所不曾認知到的世界。祝願你們的事業也能愈來越好。

知識星球

2021年,我重新整合與規劃了自己知識星球的內容輸出,星球旨在幫助讀者提升思維認知及收入能力,強化個體思考與輸出能力。

星球涉及成長、教育、寫作、商業、投資、認知、人、書籍、工具等多個內容模塊,將思維認知與賺錢能力相結合,幫助更多人成為超級個體,實現財務與個人價值的平衡。

我的知識星球並不便宜,但我無比感謝續費老會員和新加入會員你們對我的默默支持,當然還有一次性購買了我星球十年會員的十幾位朋友,對你們無條件的支持和信任,我無以回報。

我在不斷成長,也希望未來能夠為大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甚至能幫助大家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的信息情報與機會,這些信息我目前僅在知識星球發布,建議精華貼內容可以反覆閱讀,包含了我大量拿到結果的方法,有任何問題也請無需擔憂詢問我即可。

「轉折點」閱讀研討課

2021年,另一個重要的產品線研發和推出就是這門閱讀研討課。

我一直希望將自己的思辨能力賦能給更多人,但又深知課程和訓練營根本無法滿足我想達到的效果。

思辨這件事從來不是單一輸入即可獲得,它需要在大量的思想碰撞中,才能達到所謂的思辨效果,蘇格拉底式的質疑和對話,無疑是學習思辨的極佳方式。

我很慶幸能找到前北大附中的哲學老師,在他的幫助下創造了一門非常新穎形式的研討課,幫助更多人能夠在如今「內卷」矛盾激烈的時代下,在混沌和非線性中找出路。

有社會經歷的成年人渴求長期主義,長期主義是需要思辨能力做支撐的。因此,今年為了更好提供和強化人的多視角與邏輯思辨能力,推出了「轉折點」閱讀研討會,幫助更多朋友們從最經典的閱讀材料入手,開啟一段跨越時空的思辨之旅,尋找背後的「真理」「真相」,並將思考融入當下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

「投資」實操/復盤

市場是人性的放大器,市場同樣是檢測認知的最佳途徑。

2020年底,我的心愿是能夠在投資這件事上有基礎的認知和實操,2021年我做了一個近千萬的投資case,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資金體量這麼龐大的投資決策,整個過程的確是非常痛苦和艱辛,但也深刻讓我理解和學習了大量相關產業的知識,最後這筆投資讓我一下子拿到了很不錯的收益回報。

投資可以幫助你更快地學習,因為它讓你與結果息息相關。作為投資者有兩種賺錢方式:押注世界將保持不變和押注世界會改變。

從我接觸投資以來,我接觸了不同投資品類,無論是房地產、港股、A股、美股或是Crypto等,它們分別代表着舊世界與新世界(未知世界)的某些趨勢,這一切都在為我提供觀察世界的另一種直接又顯而易見的方式。

我的投資風格決定了我對新舊事物的觀點和態度,我認為自己的兼容包並也同樣體現在對投資的態度上,既不排除舊世界的投資法則,也積極擁抱新世界的玩法與規則。

投資打開了我對於時事、政策、經濟、歷史、人類行為、心理……等學科領域的巨大興趣,每一次的入場時機和階段性的結果都能幫我深刻理解自己、理解社會、理解人類,我很感謝帶領我接觸這一塊領域的朋友們,讓我看到了更廣闊且更不可思議的世界。

房產投資復盤

Part 2: 重新思考工作

在疫情大爆發之際,行業下行與動盪,政策的迭代更新,人口的劇烈變化等都衝擊着無數人的職業生涯,今年身邊不少朋友多少經歷了裁員降薪等風波,即便我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同樣也能感受到這波浪潮所帶來的衝擊。

事實上,公司的概念離我已經相對很遙遠了。很多人羨慕自由職業,但卻忽略了「公司」這個強大的「殼」,在大多數情況下,當任何的動盪與災難發生,首當其衝的是「公司」,而不是「個體」,公司大多數情況下是作為個體強有力的保護傘所存在的。

只是在我四年多的自由職業生涯中,我自己成了那個「公司」,去應對外界的風險,這似乎是壞處,但好處也顯而易見,我對於外部環境變化的嗅覺、敏銳度、反應能力,絕不低於在公司里的職員。

之前有位朋友形容我說: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極強的「反脆弱性」。

什麼是「反脆弱」?簡而言之,從不確定性中獲益。

脆弱的事物喜歡安寧的環境,反脆弱的事物喜歡在混亂中成長。

強韌性只能夠抵抗震動和維持原狀;反脆弱性則會讓事物變得越來越好。

我們所處在的時代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風險時代,對於未來來說,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會不斷變化。

此前,「空無一物」有一期節目專門講述了DAO這種形態的組織模式,我個人非常樂於接受這樣的組織形——

以項目制的模式與交叉技能,類似認知的朋友們展開合作,並在時間和空間上獲得高度自主性,每個人都有強大的自我管理意識和對項目指標負責的態度,各自發揮所長形成小規模的團體作戰即可。

因此,是否人一定要受僱於某個組織才能從事生產工作並獲得相應金錢報酬?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是不是意味着人人都可以脫離組織自成一派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要成為一個「自我僱傭」的狀態和角色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在態度上你就需要有極強的應對不確定風險和挑戰的心態,並認可該模式的確是可以讓你生存和行走於世間,並能幫你達到自己想要的理想人生狀態的。

其次,在一些必要能力上,你需要掌握情報搜集、信息分析、鏈接他人、溝通表達、決策判斷、執行力等一系列綜合技能疊加。

再者,掌握多語言,擁有極強的學習意願,學習速度,與他人建立關係並獲得信任的能力,一定會成為你的加分項。因為你的資源會被你極大程度的開發並擴張,有限與無限遊戲的玩家們所玩的遊戲地圖和相應的規則是截然不同的,那麼能拿到的體驗和結果自然也會呈現出巨大差異。

在我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工種後,我發現了一些行業賽道有着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窪地,要麼是看不上不屑於碰,要麼是情報不通,渠道受限,圈子閉塞等原因而接觸不到。

自由職業在某種程度上給予我的時間與空間的自由,恰恰助力我探索未知行業、領域的投資可能性。

物理的自由與時間的自由對於受僱者而言是一種極大的奢侈,而這兩者又會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從而形成一個人體內部循環系統。

我的思考和成長並不是在受僱狀態達成,我的財富積累也不是在受僱狀態實現的,但我並不鼓吹大家離開組織成為自我僱傭兵。

畢竟一個僱傭兵背後所要承受的代價多數情況一定高於在穩定的組織和企業中,且要掌握的複雜能力與自我更新迭代的速度,要求都是極高的。

當然,這個階段我認為自己還是很年輕,在20多歲的階段,能夠充分學習、體驗、生活、哲思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所以我還是傾向於自我僱傭狀態。

至於真到了三四十歲,我的職業和生活要怎樣進行,我相信憑着我自己現在的探索和學習能力,已有的技能和腦海的知識庫,根本不用擔心會餓死自己並且把人生搞成一團糟。

我熱愛自己當下的工作,更熱愛此刻自己的狀態,我骨子裡大概就流淌着遊牧民族的血液,以至於對於世界的探索,對於知識的渴求,對於不同語言、文化、人的鏈接會有那麼深刻的渴望。

此前我說過,很慶幸自己作為人類,生存在這個世間,人類所擁有的潛力遠高於大自然絕大多數的生靈,既然生而為人,又怎可辜負自己行走世界這一趟呢?

這是我的處事態度,也是我在不斷實踐並會貫徹一生的人生理念。

希望你們也能有朝一日找到吾之所愛,傾吾之心,不惜一切追逐奮鬥。

Part 3: 學習與教育

這一部分是本文最重要也是最精華的部分,如果你願意抽點時間看下去,那麼我感激不盡,如果對你有所啟發,也請不要吝嗇去傳遞給他人。

這兩年,我對自我教育、成人教育的學習與投入,「空無一物」播客和我的社交平台的大片思考都是佐證。

一個很有趣的洞察,今年有很多朋友添加我好友時,向我表達一個共同的觀點:

為什麼我可以擁有那麼強大的持續輸出內容的能力?

答案很簡單,因為任何事物在我眼裡,都用「教育」的一套符號系統在運作。我所能接觸到的、體驗到的一切想法、經歷,都將其視為一種「學習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大量靈感的迸發,調動了我大腦相關部分知識記憶,形成想法的再創新,被我不斷舉一反三,做知識圖譜的關聯,並快速繪製成文字。

播客和寫作都是我將我的所學,經過自己的語言內化後,重新描述,以此檢驗我是否真正理解,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個「作品」,可於我而言,造出「作品」的過程才是我真正的收穫與習得證明。

內容創作在我眼裡是一件跟靈感相關的創造性工作,我將自己視為一個creator(創造者)。

靈感是學習的基石。它是學習動機背後的引擎,也是讓想法堅持下去的粘合劑。但是我們的教育系統恰恰低估了靈感(創造力)的必要性。

我的自我意識覺醒是在我脫離學校進入社會後的頭一年發生的,我以前對「教育」和「終身學習」毫無感知,學生時代是個典型的通宵打遊戲的網癮少女,但好在我學習能力還行,所以即便打得那麼瘋狂,照樣能靠着臨時抱佛腳的能力在學期結束拿到獎學金。

事後回顧,我會有遺憾,因為那時候學習於我而言就是一種「不得不」完成的任務,是外部強加給我的指標,我根本沒有發自內心渴望過探索知識。

踏入社會後,因為自己做生意等機緣巧合,我的使命感變得越來越強烈,我對「個體」呈現出的差異越來越關注,我觀察自己,也觀察周圍人。

漸漸,我發現拉開人和人差距的核心,就是教育。

有趣的是,聽到「教育」二字,大人們總會覺得這與自己無關,自學生生涯結束就恍若脫離苦海,殊不知決定人生走向的可不只是十幾年的教育生涯。

人的大腦潛意識受曾經的教育環境影響依舊是非常深遠。

這一年我查閱了大量不同學校的教學模式和相關教材,並詢問了不同教育體制(國際學校、公立學校)的學生、老師和校長,查閱大量情報,才意識到教育問題對後續人們的工作、生活、親密關系所帶去的持續性影響。

如果各位有時間,不妨去找一下國內(北京為首)幾所最好的公立學校和國內的幾所知名國際學校、創新教育學校(如華德福)的招生手冊,小、初、高所對應的教材大綱都能下載到,教材大綱所對應的教學實現目標也都有詳細介紹。

我相信大家看完後,不論是思考自己未來子女的教育,亦或是思考自己曾經接受的教育,都會收穫極其強烈的認知衝擊。有些課程我認為即便是成年人都應該重新撿起來再學習的。

為什麼我們排斥教育?

學校建立在生存模式上,恐懼是由考試、論文和大學文憑等系列造成。「讀不好書,你就跟隔壁xx一樣只能給人掃大街、端盤子」 這句話或許一直在我們青少年時期的學習生涯中縈繞耳畔。

生存模式學習是有效的,但並非愉快。它甚至會導致人們對學習過程感到不滿,如果持續很長時間,還會引發厭學、怨恨等不良情緒。

教科書的發明使直接教學標準化,將其搬入課堂,淡化了個人主義的教學風格。大多數時候,強化了教科書作者,弱化教師角色,而教師充當着信息中間人,完成權威思想的傳播,同時完成自身工作需要承擔的系列考核標準。

基於課堂的內容是完全可預測的,老師只要提前準備好內容備課講課,學生則負責抄筆記,偶爾會有課堂舉手問答,但回答也基本會在限定好的範圍內,「不出錯」成了學生很重要的心理衡量標準。

不過項目制或蘇格拉底式的討論,卻跳脫出了標準化的教育範疇內。

因為該系統沒有工業規模系統所需的複製和粘貼重複,任何的探討都有可能完全脫離教材,甚至能激發出一個又一個發人深省的思考與靈感火花。

當我實踐了「轉折點」研討課後,更深刻的感觸到了這種形式的教育魅力所在。

當然,有些學校本身已經提供了相關的研討課程和教練式的教學模式,但往往這些學校是屈指可數且教育成本極其昂貴,大多是條件格外優異,家境富裕的孩子們能夠觸及,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這些教育資源就是奢侈品。

那麼,是不是沒有資質或者金錢就真的獲得不了這樣的體驗了呢?

未必,教育本身在我眼裡,因為是先懂得學會自我教育。許多為人父母,自己的人生和思考都是不思進取一團亂麻的狀態,卻指望子女能夠山雞變鳳凰,其實是一件非常違背常理的事。

那麼,怎麼自我學習?

有別於課堂上的學習,我的很多學習恰恰是發生在了一些微小的生活場景中。

愉快的學習始於靈感,而靈感的誕生往往大多不會發生在會議中、課堂上的正襟危坐。它們可能出現在淋浴、散步、品味美食、閒聊、旅行、戀愛等時刻,因此,體驗生活,一定是最好的學習途徑之一。

從我進入到「閒適」的自由職業者後,我的潛意識似乎被點亮,我的洞察力在不斷放大,以上任何場景都能夠為我帶來的大量的創作靈感花火,而我恰恰善於捕捉這些瞬間,將它們立刻採集下來,採集和撰寫的過程卻讓我大腦瘋狂分泌多巴胺,帶來思考所產生的興奮與快感,寫成一篇又一篇的長文。

學習的動力來自於內在,來自於大腦中的靈感火苗被激發時的欣喜與興奮。

靈感是一種獨特的人類體驗,因為它不僅僅是為了生存。靈感的詞源與「生命的氣息」(the breath of life)有關。

兒童的靈感遠大於成人,而對我們成年人而言,靈感變得愈發陌生,大多時候,年齡與責任壓力使得無數的頓悟都在彈指間煙消雲散,陷入無盡沉默。

我從開始洞察生活後,靈感就源源不斷地向我撲來。

事實上,在我上班階段,我深陷逼仄的辦公桌上創作,絲毫沒有所謂的靈感而言。大量的寫作不過是完成生產任務獲得勞動報酬的重複工作罷了,多數情況下很難創新,也拒絕思考。

這幾年,因為不斷在接觸不同的新事物,學習和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靈感」似乎又鑽入了我的腦海,讓我的大腦變得愈來愈活躍。

我從未制定過任何日寫xx字的計劃,也從未考慮過什麼時間點發文字閱讀人數會多,往往是在體驗發生並結束的瞬間,立刻捕捉大量的靈感,將它們編織成密密麻麻的文字,寫完即發。

一切的內容創作全部源自於我逐漸理解「學習」「教育」的魅力所在,進而加強了我對內容的熱情和摯愛,文字是我的情人,我不需要每天強迫自己去觸碰它多少次以實現某個目的。我與文字就是在某些電光火石的剎那間發生了不可阻擋地交互。

對我而言,重要的不是別人看到與否,多少人看到與否,給予怎樣的評價,重要的是,我必須用我自己的語言再重新回憶、理解並完全一次內化,而這些文字記錄都將會成為我自己的資料庫,方便我日後檢索信息。

這種創作靈感源於一種越學越想學的熱情。當我獲得某個技能或者某種體驗時,會意識到完美不是我達到了頂峰,而是我在不斷追求那道漸近線,不斷地精進。

(1)

年中,我去海南學習衝浪的時候,寫過很多相關狀態:

衝浪是我個人感覺學習難度很高的運動,我問教練為什麼學習衝浪?怎麼會想着做這一行。

他告訴我說:「因為難,難才有挑戰,高階衝浪者能夠做到觀察每一朵浪,人和浪的關係,抓住每一個浪頭。」

當時,他的回答是讓我沉思很久的。而這項運動本身也教會了我許多道理,我理解了衝浪是如何被發明的,這項運動的規則和各地習俗文化又是怎樣的?我也看到了孩子們在學習衝浪有着比成年人更強大的毅力和摔倒重來的勇氣。

衝浪在我眼裡成了一門哲學運動,不光是人和浪,人得先駕馭好板,才能平衡好人、板、浪三者的關係,每個浪的差異性和多變性,本質上也是在挑戰人在面對不同浪(困難)時的迅速應變能力。在海上乘風破浪,感官上似乎也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態。

海浪能夠成就你,助力你攀上一個又一個的浪頭,也能頃刻之間吞噬你,殘骸不留,因此你必須懂得理解自然,學習自然的語言,潮汐、風向、浪花等等,懂得敬畏自然,你才能真正做到「乘風破浪」,與自然融為一體。

把「浪人」的狀態和精神融入學習、生活和工作,會給你的人生加很多的buff。

(2)

12月中旬,我在一家理髮店做頭,理髮師告訴我了許多關於頭髮和理髮行業的知識,又被我立刻寫成了小作文。

我理解了

為什麼頭髮原本的顏色並不是黑色的;

為什麼理髮師需要懂一些心理學;

為什麼染髮這件事是很高要求的技術活;

為什麼做一次頭皮護理等於敷面膜7次;

為什麼理髮師這個行業要很好的讀懂客戶需求並具備相應落地能力;

改變造型背後與自我認知和內在渴望求變的動機是什麼關係?

……

我也看到了原來被別人低看的職業,他們可以帶着如此強烈的對學習的渴望,對工作的熱愛,投身於美發行業,並告訴我這輩子都不會選擇改行,因為發自內心覺得這個職業很棒,還有很大的學習與提升空間。

當時,我望着靜安區附近燈火輝煌的寫字樓里,內心卻忍不住產生了憐憫,我不清楚多少人做着看似社會評價中高端大氣的職業,內心卻無比牴觸,只為求得一份光鮮與薪酬,也不清楚多少人因世俗壓力無法從事內心所熱愛的職業,可至少我看到了被低看的「小人物」身上的那種鮮活、生動和意義感。

(3)

年底,我抵達拉美秘魯利馬,接觸了Ai(男朋友)這邊的家庭。

一天,我陪同他的家庭前往教堂做禱告,置身教堂時,我聽着神父在吟誦,唱詩班的歌聲響徹整個大教堂,聖母瑪利亞的雕塑印在了教堂四壁,人們虔誠地在額頭和胸口整齊的劃十,那一刻我其實很恍惚,我並沒有信仰,可置身於環境中,都會油然而生一種神聖和敬畏之情。

記得當時,他的表弟表姐問我 「中國」和「日本」有什麼區別呀?

我看着一張張長得不同模樣的面孔,內心其實挺感慨的。Ai的家庭構成也挺複雜的,尤其是父親這邊,有歐洲移民,母親這邊又是日本移民。

這個問題拋給我時,當時我小愣了一下。

此前,我在日本,為了理解日本和中國的差異,在學習了「日語」後才有了很多新的關於文化的思考。

我向他們解釋說:「日語有三種不一樣的語言,ひらかな(和語)、カタカナ(外來語)和漢字,而漢字則是源於中國唐朝,包括日本的和服同樣是源自於那個時代,食物方面,茶道也是源自於中國傳統文化。日語的一些發音保留的是古代中國漢字的發音,但這些知識就算是很多中國人都是不清楚的。

比較遺憾的是,或許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過於龐大,以至於許多文化的傳承和保留反而被日本較好的沿襲下去,並融入了本國文化以此聞名。韓國、越南、日本都是曾經受到中國文化影響非常深刻的,無論是語言或是建築,如果去考究,能發現很多中國古代的建築形態。」

日本在接納中國文化後,當然也反哺過中國,比如「民主」「科學」的漢字翻譯其實已經替代掉了「德先生」和「賽先生」這類表述。

記得我此前說過聖誕節我在和Ai外婆交流。我後來問男朋友,為什麼沒有把語言沿襲下去?

他告訴我說:

「因為外婆有關於日語和日本人身份的傷痛回憶。上世紀戰爭,美日交鋒,美國清楚南美有一批日本人,希望抓住這些日本普通百姓跟日本政府換自己的士兵,因此告訴當地政府日本人圖謀不軌,要求發現後全部將他們送往美國的集中營,外婆看着自己朋友在耕地時直接被抓走,後來一些日本人在當地歐洲人幫助下,被藏在大型釀酒桶里才躲過了一劫。」

他當時跟我說的一句話,我印象挺深刻的。他說:「外婆生下來是日本人,但並不是她自己可以選擇的。」

關於這部分的歷史、文化的複雜性,移民對身份認知的影響等都是非常大的議題,我也還在思考研究和學習,懂得不多,所以不敢隨意下定論。

這個故事離我很近,但又離我足夠遠。直到現在,還是我人生想要研究的一個重大議題。我們到底怎麼去看待很多的身份問題和曾經的戰爭傷痛問題。

以上的幾個小故事,都是我的日常。

我的自我教育大多是在這樣的生活形態下完成的,而靈感也恰恰是在這些看起來沒什麼生產力的過程中迸發與浮現的。

帶着這種興趣,我再重新去查閱相關的文獻書籍,系統性就可以很好的構建起來。

因為興趣和好奇心永遠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Part 4: 親密關係

去年的復盤,我寫道:

第六件事,跨越了「愛情」的難題。

這一年裡,他不知道成功扭轉了多少次你的負面情緒,每一次只要跟他聊一下,你糟糕的心情立刻就能「變天」,他就是那道陽光,想方設法會將溫暖的光線透過你心門極小的縫隙,鑽進來,然後霸道地占據那個原本陰暗寒冷的心房。

你從這段感情里,充分意識到擁有一個無私付出、不計回報「愛人」的能力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品質。

你不再計較得失,因為你深知你身上也有了給予他人愛和能量的能力,愛情給予你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安全感,而你已經能夠很大方地將這種力量傳遞給身邊的朋友,甚至反饋給他。

12月22日,我乘坐法航抵達了一個拉丁美洲的陌生國家和城市,秘魯利馬。

我記得小時候我喜歡看世界未解之謎,記憶深刻的幾個未解之謎就在拉丁美洲那片大陸,無論是復活島的巨石像,羽蛇神金字塔,還是瑪雅文明,印加文明……

想要探索拉丁美洲這個念頭是我人生旅行的優先級最末尾,可沒想到它被提到了最早的位置,只因為那個網戀男友Ai生活在那片大陸。

利 馬 (by misso)

飛機落地那瞬間,我拖着行李內心涌動着極其複雜的情緒,畢竟我和他在此前沒見上面就遇到了疫情,也許緣分使然,讓我們在線上交往了兩年多。

而這兩年裡,他帶給我的愛與能量竟然能讓我願意放棄物理世界的戀愛可能性,我對他、對我自己、對我們的關係都感到不可思議。

拖着行李走出利馬機場,我收到消息,他告訴我說疫情緣故,他只能將車停在馬路對面等我。我在過馬路的時候四處張望,充滿忐忑。

突然映入我眼帘的是一雙纖細的手,舉着一張寫有中國字的迎接牌出現在我面前,我抬頭聽到熟悉又陌生的聲音出現在我耳旁,纖細溫柔地聲音和我說「you're beautiful」,一股好聞的香水味兒也鑽進了我的鼻尖。

手機里的那個人突然就在我的物理世界出現,我當時整個人都是木訥的狀態。

他非常高,穿着一身黑色夾克和牛仔褲,戴着藍色口罩,微微低頭盯着我的眼睛,我看到那雙帶着可愛臥蠶的眼眸又充滿笑意略帶調皮地盯着我,差點沒讓我窒息。

幸虧天色暗淡,我能感受到自己的侷促和拘謹,沒有預期見面的哭泣和擁抱,只是低着頭羞赧地繼續走路。

他拿過我的行李後,突然抓住了我的手,拉着我去停車場,路上一直在跟我說話,而我腦子只有「嗡嗡嗡」,也不記得說了啥。

後來在車裡,我漸漸地放鬆了下來,充滿好奇的看着這座城市,抵達他家後,他的父母和妹妹都在門口,每個人都給了我一個巨大的擁抱,迎接我的到來。後來他帶我去我的房間,推開門就看到整潔乾淨床鋪、浴巾、洗浴品擺放在我面前,我又驚愕了一下。

後續的日子,我們的感情升溫非常的。這些日子他和他的家人真的把我照顧的好得超過我的想象。

和AI家人過年

兩年多的線上戀愛,在線下重新相遇的那一刻,感覺又進入了熱戀期情侶的狀態,再一次愛上了彼此,這種感覺的特殊性與奇妙感,真的是不可言喻的獨一無二,再多的言語都無法表達我們當下的感受。

他可以像父親一樣,把我照顧的很好,也可以像孩子一樣,跟我嬉戲打鬧玩耍。我在他身上竟然找到了某種最童真的狀態,我們經常像小孩子一樣胡攪蠻纏,「拳打腳踢」嬉戲,那個成熟冷靜,舉手投足間注意萬分的自己,在遇到他的那刻,瞬間崩塌。

好似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和安全感,成為你的支柱,讓你完全不必在意伴侶會如何評價你。

我,在被一點點的打開,綻放。

我,可以是最真實的我,無論是外在的,內在的。

記得聖誕節的時候,我寫過一段話:

我當時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無非就是遺憾分手,當鏡花水月一場空。

今天早晨,陽光穿過窗戶把我喚醒,窗外鳥聲不絕於耳,一隻胳膊搭在我身上,我扭頭一看,旁邊躺着一隻人閉目睡覺……我稍微動了動,他也突然醒來一張巨大的臉湊近,跟我說「Good morning kiss呢」

我腦子裡還在想着之前的事,他就「吧唧」一口一個吻重重蓋在我嘴巴上,當時很想說大早上不要亂親,牙都沒刷……然後他親了一圈爬起來去找doctor 買早飯,準備迎接聖誕啥的,讓我多睡會……

我們相處的這些年,真的有特別難熬的時光,關係就處在過懸崖邊好幾次,差點崩裂。痛苦的時候,只能抱着手機狂流淚,好幾次看他哭得稀里嘩啦,看他那麼努力在拉住我,不讓我放棄,我心裡更不好受,殘忍的話到嘴邊就只能咽下去。一幕幕都印在我腦子裡,難以忘懷。

我覺得世界上不存在什麼事是不經歷痛苦、困難、折磨就唾手可得現成的美妙果實的。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很多的「甜美」都經歷過無數次被周圍聲音挑戰、經歷過無數次痛苦和磨難,才有一個階段的巨大豐盛和甜美。

下一個階段,我們肯定還會面臨許多的問題、困難和考驗,但恰恰承受過這種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煎熬時光,才獲得了更強大的內心和對彼此的堅定。

這陣子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祝福,甚至也有朋友坦率地告訴我,當初內心覺得我這麼成熟的人,怎麼會投入這樣的事。直到現在,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

我是個生活的記錄者,我所有的悲歡離合都喜歡通過文字來試圖傳達,認認真真地生活着。

如果能夠讓更多人對生活充滿樂觀積極進取的態度,讓更多人試着相信所謂的「奇蹟」或者人間美好的「愛」,消除人與人在關係中的不信任和猜忌,那真的是對我最大的饋贈。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我始終相信「愛」這個神奇又充滿魔力的東西,一定是能夠帶給人極大的內在力量,激發人的潛能。任憑在豐盛的物質,都填補不了人的內心空洞,最終渴望抵達的,無非是精神的彼岸。

曾經的不被理解,不被看好,內心的動搖、痛苦和掙扎,如今皆成為苦盡甘來的盛筵。如果沒有經歷過苦,就無法體會此刻的這份美好和甜蜜。

他身上的堅定、執着、樂觀、充滿毅力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再感染我,讓我也逐漸地從自卑、不信任、妥協的狀態里抽離,變得越發美好。

所以,我希望看到這裡的你們,也一定要相信愛,相信一切的可能性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新的一年,接下來想做的事應該是學習西語,以及考慮重新開始做視頻內容,成為一個 Knowledge Influencer,幫助更多人變得更好。

祝各位也諸事順利,新年快樂。

02:17

空無一物播客特輯

評論列表

頭像
2023-10-02 06:10:13

我最近了解了一下,是我朋友給我推薦的,很靠譜,推薦大家情感有問題的可以嘗試一下

頭像
2023-07-04 08:07:34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