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嫌棄」女方條件配不上!兒子戀愛還安排相親!結果……

情感導師 8923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大齡未婚,父母焦急,本是當下非常常見的現象,前幾天,杭州年近 60 歲的方女士來到報社,要為自己 1981 年出生的兒子相親。她從包里拿出很多報紙,無一例外的都有"相親欄目",向編輯仔細詢問登報女孩的情況。

這位女士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在交流中,她卻滿是自責和悔恨。她認為兒子至今沒有結婚,都怪自己之前對兒子另一半的條件要求太過挑剔,阻礙了兒子正常的婚嫁軌跡。

共青團浙江省委親青戀專家紅娘、資深婚戀專家葛政對此現象並不奇怪。在他職業生涯中,接觸過 2 萬多單身男女,5 萬多位家長,在這些樣本中,有大齡未婚男女近三分之一,而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難婚"都與原生家庭的影響和干預脫不了關係。

對兒子找到外地女友條件不滿意

阿姨「嫌棄」女方條件配不上!兒子戀愛還安排相親!結果……

杭州阿姨"冷處理"致小情侶分手

方女士的講述中,自己的家庭條件相對優越,兒子聽話懂事,從小到大家裡都給他安排得妥妥噹噹。"大學畢業後在國企上班,家裡房子也有,畢業就買了車子,唯一不足的是身高,不到一米七,相對比較內向。"方阿姨覺得,兒子條件這麼好,身高不是劣勢,找個"門當戶對"的姑娘婚配再正常不過。

在兒子 27 歲的時候,談了一個女朋友,倆人談了 5 年,方女士也反對了 5 年。"那是個外地女孩,長相一般,大專學歷,還不是獨生女,工作也不怎麼樣,我們一直不同意這門婚事。"方女士描述,自己不願見兒子的女朋友,也不願出錢為兒子買房,兒子談戀愛期間,依舊不停地為他找相親對象。幾年後,倆人分了手。

網絡配圖

此後,方女士不停地為兒子"物色"本地女孩。"一方面杭州女孩本身條件也好,要求高,另一方面,那兩年兒子內心有怨氣,好像對結婚也提不起興趣。"眼見着兒子年紀越來越大,自己和愛人也年齡漸長,兒子畢竟很孝順,從沒有抱怨過一句,而且也不希望二老有遺憾,接受家裡的安排不停地去相親,但一直沒有合適的。

"兒子現在也疲乏了,好像更加不會處對象,經常被女孩拒絕。"方女士哀嘆道。

強權下沒有自主選擇權的婚戀

很容易導致子女變成"老大難"

葛政認為,方女士兒子的案例看似"極端",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比比皆是。

方女士的兒子,最初是在父母的"強權"之下,被迫屈從,而後暫時選擇逃避,再後來,隨着自身年齡的增長,之前世俗眼中認為優越的條件,在相親市場上慢慢貶值,自身及家庭的"劣勢"反而被世俗放大,漸漸變成了"老大難"。

"相親失敗的次數增多後,男孩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的情緒增長,在婚戀方面缺乏自信,這點也會讓對方不信任。"他認為,單從婚戀角度來講,在原生家庭里,如果父母非常強勢,干涉子女的決定和選擇權,會讓兒女在婚戀方面產生害怕、怯懦、缺乏主見的行為,漸漸喪失走入婚姻的勇氣及為此負責的能力。

葛政坦言,控制欲強的父母,會讓子女一生都活在被"控制"的陰影下,婚姻大事尚且不能自己做主,更何談以後的幸福人生呢?

網絡配圖

父母義正詞嚴對女兒提要求:

倘若嫁給外地人,婚禮我們不參加

與方女士兒子有相似情況的,還有蕭山楊大伯的女兒。楊大伯曾一隻手拉着葛政,一隻手拍着腦門喟嘆,"只要女兒能嫁出去,哪怕男方是外地人,房子車子都我們買,只要人好就行!"

楊大伯的女兒 1985 年出生,今年 35 周歲,按照他們的說法,女兒"不會談戀愛"。

楊大伯認為,自己把女兒培養得這麼優秀,有什麼用?還不如早點嫁人算了,"現在嫁不出去,全家跟着丟人!"

網絡配圖

楊大伯講述,從小他們對女兒的管教就很嚴格,希望她成為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孩。自青春期開始,他們對女兒管控就更為嚴格了,幾點回家,節假日做什麼,和什麼人交往,都要了解。"我們和孩子是無話不談的朋友,她對我們也很依賴,基本上沒有秘密。"

畢業後,女兒順利工作。按照"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思路,應該走結婚生子的步驟。然而,這一步,對小楊來說卻比完成學業要難得多。

在開始相親之時,楊大伯夫婦替小楊把關,所有相親對象,他們都了如指掌,再考慮是否見面。他們也無數次正式地告誡小楊:父母不滿意的人,不能嫁,更不能嫁給外地人,"如果不合我們家的標準,你的婚禮我們都不會參加。"

然而令他們怎麼都沒想到的是,家教良好而且沒有戀愛史的女兒,卻"嫁不出去"。而且小楊也很渴望婚姻,但就是難以走入一段穩定戀愛關係。"也遇到過家世相當,但談不到一個月就分開了。"楊大伯說,從年輕拖到"大齡剩女",之前是他們挑別人,現在是別人挑她。

親密關係是人生的必修課

戀愛教育缺失或致人晚婚

葛政認為,相當一部分年輕人恐懼婚姻或難以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是因為普遍缺乏戀愛經驗和戀愛教育。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里,過早的戀愛是"不道德的",被家長禁止,所以許多年輕人在進入大學之前沒有談過戀愛,這個時候他們已經 20 歲。他覺得,在這種觀念的灌輸下,年輕人一方面認為戀愛是玩物喪志,排斥或克制情感,另一方面會導致缺乏戀愛經驗,在親密關係中不知道如何表達愛和接受愛,甚至不知道如何和父母以外的異性相處。

"很多年輕人的戀愛是從 22 歲開始的,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工作磨礪,那晚婚是很大概率的事情。"葛政說,其實父母該做的,不是阻止兒女談戀愛,而是教會他們如何去談戀愛。

"婚戀教育的缺位,也導致了很多青年男女在婚戀問題上的遺憾。"葛政認為,從心理學上講,親密關係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反之將遭遇世間的修羅場。親密關係需要個人天分、基本的教育和不斷的練習。雖然每個人的親密關係都是與眾不同的,但其中還是有一些共同的傾向。"所以,學習關於情和愛的一切,為了更好地愛與被愛。"

網絡配圖

婚姻是人生的一個重要事件

但並不能以此定義幸福

婚姻是一個人的終身大事,是一個家庭所關注的重點,更是父母對孩子的美好祝願。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當下社會的結婚率普遍下降,不婚晚婚成為常態。

而與此相反的是,這類年輕人的父母受傳統婚姻觀念影響較大,急切地期待子女儘快步入婚姻,哺育後代。因此而催生了非常多的"催婚"話題及家庭矛盾。

葛政認為,上面兩個案例說明在現實社會中,經濟物質條件對人們的婚戀選擇影響很大,很多人會"條件化"、"標準化"婚戀,但情感其實最難被"量化"。

"如果我們在婚戀方面執着於此,難免會顧此失彼。"他認為,如果一個人認為婚姻是人生必需,那就要對自己恰當的認識和評價,不要過高或過低,偏離現實的情況去選擇,註定會頻頻受挫。而父母需要做的是,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替子女"把關"對方的性格、人品、潛力等,而不是從自己的"面子"出發,用條件去干涉子女的選擇。

葛政還認為,所謂的"晚婚"不過是相對而言,遇到對的人什麼時間都不晚。從另外的角度來講,我們可以將婚姻當成生命中的一個重要事件,而非必需品。

"我們不要為滿足別人而結婚,也不要草草地選擇不婚,"葛政建議,"在是否結婚,何時結婚的問題上,作為成年人要深思熟慮,衡量利弊得失及自己需求,並選擇努力,負責到底。"

來源:每日商報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9-24 18:09:35

專業的情感服務機構真的不錯

頭像
2024-09-18 07:09:00

求助

頭像
2024-07-19 00:07:46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4-05-07 10:05:13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