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次分手會讓一些人失去理智?愛情依戀理論給你答案!

情感導師 892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文/學乃身之寶

愛情具有不確定性,這是我們都了解的常識。但是,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不接受分手呢?他們會因為一次分手而失去理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來威脅對方不要分手。

其原因和愛情依戀理論有關。

依戀,最早指的是嬰兒對特定個體的積極反應,其最大的功能是給嬰兒提供一種安全感。所有嬰兒都會對最初照顧他們的人(主要是母親)產生依戀,但依戀的性質是不同的。

為什麼一次分手會讓一些人失去理智?愛情依戀理論給你答案!

依戀理論,是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比通過研究1歲小孩和媽媽之間的互動實驗提出來的。

實驗是這樣的:他將媽媽和小孩帶到一個有很多玩具的房間,要求媽媽離開房間一會兒,然後觀察媽媽回來時小孩的反應。結果顯示,小孩主要有三種比較典型的表現。

第一種是安全型。媽媽離開時,他會一直挽留,且表現出不高興和抗議。當媽媽回來時,他會要求媽媽抱,抱一會兒後會自覺要求玩兒。如果媽媽離開太久,他會不安,但只要媽媽回來,他就會覺得安全,不哭不鬧。

第二種是迴避型。媽媽離開和回來時,他都沒什麼反應。但是通過儀器測量發現他有焦慮情緒,只是沒有表現出來。他的這種反應可以看出他平時和媽媽的相處模式,即他已經學會習慣媽媽不在身邊,也不期待媽媽來陪自己。

第三種是焦慮型。媽媽要離開的時候他會一直哭鬧,不願意讓媽媽離開。當媽媽強行離開後,他會特別憤怒,並在媽媽回來的時候打媽媽,然後好久才能平靜。他特別害怕媽媽離開,自己玩兒的時候也不安心,隨時觀察媽媽的動向,擔心媽媽再次離開。

還有的小孩在媽媽離開時,他會表現得很慌亂、不知所措。當媽媽回來時,他也不知道怎麼辦,有時讓媽媽抱着,同時又不讓媽媽抱。他覺得媽媽傷害了自己,對媽媽又愛又恨。這是紊亂型的孩子,比較少中,主要是前三種。

孩子的依戀對象會隨着年齡的增長從父母轉向同伴、普通朋友或戀人,這樣,成人的愛情過程就可以看作是幼兒依戀過程的再現。

後來,社會學家布倫南在此基礎上,提出成年人的愛情依戀理論。他認為,早期依戀體驗會嚴重影響成年人用什麼方式來維繫親密關係。由此,他把成人的依戀風格也分為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型。

安全型的人在戀愛中對情侶的「依戀」是相對安全的。他們是快樂的、友善的,對親密關係不恐懼,相互信任和支持。他們在享受親密關係時,不會對戀情過分擔心。他們善於接納自己和對方,並且願意做出改變以滿足對方的需求。

迴避型的人在戀愛中對情侶的「依戀」是不充分的。雖然他們渴望與伴侶建立親密關係,但是他們對自己的獨立性看得更加重要。他們很多時候會拒絕承認自己對依戀的需要,認為失戀也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也沒有發展出對伴侶的信任。他們和戀人相處,很少感到幸福和親密。

焦慮型的人在戀愛中對情侶的「依戀」是過於依戀。他們既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又擔心對方不會回應自己的愛,不願和自己在一起。他們希望伴侶時刻表達對自己的愛,因為這樣他們才能平靜下來,否則就會很敏感,心神不寧。

在闡釋完愛情依戀理論的幾種風格後,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為什麼一次分手會讓一些人失去理智呢?

從愛情依戀理論來看,那些因為分手失去理智的人,就是具有焦慮情緒的成年人。他們從小和撫養者之間形成一種矛盾和缺乏穩定性的關係。父母可能對他們忽冷忽熱,使得他們無法確定如何才能贏得父母的愛。這種類型的孩子長大後,會表現出一種深刻的焦慮感和極度的恐懼感。

他們在愛情里會特別敏感,對方一個小小的暗示他們都會想很多,特別擔心對方離開自己,不愛自己。一旦對方提出分手,他們就很容易走向極端,因為他們接受不了對方離開自己,就像小時候媽媽的離開。這種分離焦慮帶給他們極大的恐懼感,這才讓他們失去理智。

這裡要說明一點,我們在談論愛情依戀理論的時候,說明親密關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生早期的依戀體驗。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宿命論,但是我們可以從中了解自己和他人,這也是談論愛情依戀理論的意義所在。

同時,我們還要意識到,每個人都是一個具有自由意志的獨立個體,可以通過心理調節改變早年養成的心理習慣。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改變呢?

首先,我們要掌握愛情依戀理論,並通過這一理論來分辨自己和伴侶的依戀類型。

如果自己和伴侶在一起很幸福,能夠充分表達各自的情感,也不會過分擔心戀愛關係,那說明你們的依戀類型是安全型,繼續保持就好。

如果自己和伴侶在一起很難感受到幸福,彼此缺乏足夠的信任,彼此都比較重視獨立,兩個人在一起總是覺得有距離感,那說明你們的依戀類型是迴避型,需要改變。

如果自己和伴侶在一起沒有感受到快樂,且非常缺乏安全感,總是期望伴侶給予強烈愛的回應,這樣心理才踏實,那說明你們的依戀類型是焦慮型,需要改變。

這裡要說明一點,親密關係中,我們更多的是尋求自我改變,不要把改變的期望寄托在對方身上。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在依戀類型中是需要改變的,做好自己是關鍵。

其次,根據具體類型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和對方的相處模式。

如果覺察到自己是迴避傾向的人,就需要有意識地打開自己的內心,給予對方充分信任。

從精神分析的理論來說,不願打開心扉的人,是一種高度自戀的狀態。因為他們認為,在自己不能控制的邊界之外,都是充滿敵意的。他們之所以不願意和伴侶建立充分的信任感,就是因為不信任外在世界,進而選擇活在自己的自戀中。

自戀是依戀的對立面。過於自戀就會導致依戀不充分,但我們每個人又是需要依戀的。怎麼辦呢?答案是降低自戀的程度。

迴避傾向的人,降低自戀程度,需要學會運用「自體客體」這一角色,去「使用」伴侶。

「自體客體」是自體心理學創始人海因茨科胡特提出的,他把這一概念定義為這樣一些人或客體:被體驗為自體的一部分,或為自體提供一種功能而被用於為自體服務的人或客體。

我們用自己和伴侶的關係來具體解釋下:伴侶的確是客體,在我這個自體之外,但是我覺得,伴侶好像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樣來使用伴侶。

如果我們能夠「使用」伴侶,信任感也會建立了,那麼我們和伴侶之間的關係就會親密。比如,我們可以讓伴侶幫助自己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如果覺察到自己是焦慮傾向的人,就需要學會放下自戀和控制。

文章開頭的問題,就是在說那些具有焦慮傾向的人會因為一次分手而失去理性,是因為他們放不下自戀和控制。

在他們看來,自己是不能接受分手的,也是不可以分手的,潛台詞是「我那麼好,怎麼會分手呢」,這是自戀。另外,他們需要掌控一切的感覺,一旦伴侶提出分手,戀愛這件事就讓他們失去控制感,於是他們會感到焦慮和恐懼。

他們要做的是,看到外在世界總體是善的,哪怕有分手存在,同時還要相信,還有另一個「他」在等着自己去愛,那時的自己不怕失控,甚至會欣然接受失控,因為外在世界的善會接住自己。

再次,運用愛情依戀理論了解彼此的同時,學會維繫一段健康的愛情關係。

愛情依戀理論幫助我們看清自己和了解伴侶,這不僅有助於我們建立穩定情感的能力。還有益於維繫一段健康的愛情關係。

台灣大學孫中興老師提出的「一個觀念」和「一個準則」,給我們在經營愛情時很大啟發。

「一個觀念」指的是「鑽石愛情觀」。在孫中興看來,一段健康的愛情關係,彼此應該像鑽石一樣,各自完整,但又能追求雙方切面最大限度的契合度。這說明愛情中的兩個人不僅相互獨立,又是合為一體。

「一個準則」指的是 「平等對待和共同奮鬥」的相處準則。「平等對待」很容易理解,即要尊重彼此,不要過於強勢和控制,像焦慮型的人,也不能過於冷淡和漠視,像迴避型的人。「共同奮鬥」,是要求雙方找到共同價值觀中的人生目標,有意識地培養共同興趣和共同話題。

這樣的觀念的準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但只要我們願意為自己的愛情付出努力,那就會有所收穫。

總之,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依戀對象,在依戀中看清自己,活出自己,是我們的一生追求。

雖然我們與伴侶的依戀和早期的依戀體驗有關,但並不代表我們無法改變那些糟糕的體驗。愛是相互吸引,愛的長久就是願意去改變。

當我們覺察到自己和伴侶的依戀中有問題時,我們需要有針對性地去調整和改變自己,這樣才能擁有幸福的生活。而改變最主要的就是破除自戀,讓自己在愛的實踐中慢慢學會信任他人,接受不確定,並理智看待愛情。

如果自己已經升級為父母,那就要意識到自己和孩子的依戀關係會影響到孩子成人後的愛情依戀,所以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注和愛,讓他在孩子的時候完成依戀,成為一個安全型的人。

最後,借用魯米的詩來作為結尾:

如果你可以哪怕一次,

拋棄你自己,

秘密中的秘密,

就會向你敞開;

隱藏在宇宙背後的未知的容顏,

就會在你的知覺之鏡中顯現。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歡迎關注和轉發!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05 04:05:07

給出的方案很有意義很實用,對我的幫助很大!

頭像
2024-03-31 22:03:41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3-11-16 12:11:40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