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吵架:吵架並不都是壞事情,六個技巧幫我們收穫親密關係

情感導師 748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本文字數6784,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如何正確吵架》。

如何正確吵架:吵架並不都是壞事情,六個技巧幫我們收穫親密關係

朱迪斯·萊特,美國著名婚姻與生活方式教練、演講家、諮詢師、教授和暢銷書作家,曾多次做客《20/20》《早安美國》《今天》和《奧普拉·溫弗麗脫口秀》等新聞與談話節目,登上《嘉人》《健康》等雜誌。

鮑勃·萊特,美國著名演講家、教育家、諮詢師、教授、未來學家和暢銷書作家,曾被 《克瑞恩商業報》評為「最佳諮詢師」。

萊特夫婦創立了萊特基金會、萊特研究生大學和「人類潛能實現」項目,「動力與創新」伴侶培訓項目便是其中的一環。他們共同著有獲獎之作《持續改變才是真正的改變》。

有數據顯示,在相處的前幾年,不吵架的伴侶的幸福度看上去很高,但最後往往會一拍兩散,相反,經常吵架,但最後解決了問題的伴侶,最終能一起走下去。這是因為吵架是一種暴露問題的方式,背後潛藏着我們未被滿足的需求。

吵架並不都是壞事情,關鍵看你怎麼吵。本書再現了生活中我們吵架的典型場景,同時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吵架,以及獲得幸福的六個技巧,幫助我們收穫理想的親密關係。

1、親密關係的真相

作者認為,吵架不會離婚,吵架會讓婚姻更牢固。他們總結了十五種吵架類型,我在這裡挑了五種典型的類型重點分析。

1、5種吵架類型

首先,推卸責任。

其實,這種類型的爭吵,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吵架的人糾結的是,這件事究竟是誰的錯,誰動了錯的念頭,誰來承擔後果。

比如:兩個人一起趕火車,一個走得快,一個走得慢。走得慢的說「不用着急」,最後誤了火車。而誤了火車這件事背後還有更重要的事,那一方肯定會譴責另一方。

誤火車是小事,那孩子上學、擇校填志願時,一方做主,另一方也沒有明顯反對。可是,孩子不喜歡,到時候退學了,夫妻兩人便開始互相埋怨、彼此指責。

針對推卸責任式爭吵,本書的結論是:不要糾結誰對誰錯,沒有意義,而是要找到推卸責任的原因、考慮如何面對和解決問題,以及怎麼承擔後果。

說明白點,就是對方責怪你,本來是想推卸責任,現在我們都不管了,無論誰對誰錯,我們一起承擔結果。責任是誰的無所謂。

接着,家務瑣事。

這種爭吵類型是雞毛蒜皮的事。它的焦點在哪裡?是家務活的分配和乾的質量怎麼樣。比如,你把深淺不同的幾件衣服混在一起洗了,結果衣服染色了,那你是做家務了,可是質量不高,這也會引發爭吵。

之所以我們會為家務活爭吵,它的實質是對責任分配不公的不滿,比如,我干多了,你干少了。我為什麼要干多?還有我干多了我不難受,你沒看到我干多了,還挑我的毛病,認為這是應該的,這多讓人搓火。實際上,這種吵架類型的根源,在於一方忽視了另一方的貢獻。

這本書的觀點是,針對家務責任分配的吵架是良性爭吵,不妨好好吵一下,在爭吵時,就能合理地分配任務。

在爭吵的過程中,尤其是你主動發起的爭吵,不只是宣洩情緒,還可以展示數據和成果。你可以說「我今天做了哪些事,洗了多少件衣服,整理了什麼樣的東西」。

我們在吵架時,把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的數據、事實擺出來,能讓對方知道自己付出了什麼,以免一些小積怨變成一個大事故。

然後,財務紛爭。

財務紛爭是對消費方式的不認同,也就是說對缺錢、掙錢和花錢的觀念不同。比如你要買一件首飾,但是老公說你亂花錢,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老公是因為小氣。

還有一種情況是,你可能覺得老公的工資應該漲了,好心提醒老公一句,說你是不是可以跟老闆提一下加薪的事了?但是老公說,這多不好意思啊。這個回答另你不滿意,這樣也會引發爭吵,可能你會覺得老公懦弱。

本書的觀點是:關於缺錢、想增加收入與理財這些問題,只是導致爭吵的表面問題。這些爭吵背後,常常隱藏着自我價值、價值觀或安全感方面的問題。

這些問題之所以會產生,可能是因為渴望獲得欣賞或社會認可的心態,或是因為一些欲望(如攀比)沒有得到滿足。我們都想被愛,但我們很容易誤把有沒有錢和愛不愛混為一談。所以,我們需要理清爭吵背後隱藏的心理需求。

還有,如果你真的愛我。

很多夫妻總會把「如果你真的愛我」掛在嘴邊,比如,如果你真的愛我,就應該少玩遊戲,多陪陪我;如果你真的愛我,就應該在你媽說我的時候,站在我這邊。

這種對話產生的後果是什麼呢?如果對方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出行動時,就會免不了要爭吵。沒有任何人可以無條件地服從對方的意願。

所以,本書的觀點認為,我們應該把關注點放在理解自己或對方為什麼會打出「如果你真的愛我」的牌上。要知道很多事情跟愛沒有關係,我們要直面每個人對愛的不同理解。這樣有助於我們克服情感中的關鍵障礙,進而提升親密關係。

最後,我早告訴過你。

這類矛盾有其套路可循。一方會用「我早告訴過你」句式展開嘲諷,然而對事實沒有任何益處。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沒有人喜歡被人以嘲笑的口吻翻舊賬。這類爭吵會讓伴侶變得疏遠,但如果你們提升看問題的高度,它們也可以成為你們深入了解對方的橋樑,進而改善親密關係。

本書的觀點是:發現爭吵背後真正的原因。說話者需要探索內心的自卑和自負,而聽話者需要不逃避並表達想法和感受。

2、錯誤觀念

作者認為,在我們生活中一直存在的不和諧的矛盾和衝突,這是無法避免的。首先,我們需要打破一些錯誤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處理好各種衝突。

借用作者的話說:真正的愛情意味着,你們要共同在這段關係的泥沼中挖出污物,拔除雜草,讓你們之間的親密關係歷久彌新。真正的愛情中有親吻也有怒吼,有嬉笑也有爭吵,有相互慰藉也有彼此挑釁。它需要的是真實,而非謹言慎行。若想獲得真愛,你就需要感知所有的情緒:恐懼、傷害、憤怒、悲傷,當然還有快樂與幸福。

所以,愛情是混亂的。我們知道爭吵會增加親密關係,但是前提是我們需要找到合適的方式方法。很多人為了表面的和諧,避免去爭吵,認為不爭吵就不會影響關係,但導致的結果卻是彼此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我們應該看清現實,衝突是生命的一部分,從細胞層面就開始了。細胞分裂是一種出現衝突和解決衝突中循環往復的過程。衝突是一種生存,唯有積極面對才能解決問題。那麼我們有哪些誤區需要我們面對呢?

誤區1:我只要擁有一段關係,就會變得快樂。針對親密關係的研究推翻了一種觀念:親密關係能夠帶來持久的快樂,是解決我們所有煩惱的靈丹妙藥。

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雖然愛情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幸福感,但是無法帶來長期的成就感和親密感。只有我們自己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幸福水平。

誤區2:愛意味着喜歡並接受我真實的樣子。只有幫助彼此做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起親密關係。為什麼?因為沒有人會愛一個一直不求上進的人。

研究表明,在一段感情中,一方能幫助另一方做到最好並實現夢想,便能建立理想的關係。同樣,如果你們的關係能讓你學到更多新事物、提升自身的水平,你們的關係也會更上一層樓。通過伴侶獲得的自我提升越多——無論是通過新想法、不同的生活方式還是新奇的經歷、特性、觀點、知識等——人們對關係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就會越高。

誤區3:找到「對的人」或「靈魂伴侶」才是答案。2011年的一項調查發現,73%的美國人認為他們註定會找到「對的人」,也就是真正的「靈魂伴侶」。

但研究表明,尋求靈魂伴侶是一種潛意識的幻想。為什麼?因為當兩個人關係很親密的時候會充滿激情。如果發生衝突,彼此就會抱怨,關係會越來越差。而只有彼此成長,才能建立親密關係。

誤區4:相容性很重要。盲目相信相容性的人認為,有很多共同點是你們「適合」在一起的標誌,這是上一個誤區的一個變種。

比如,找對象要找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但研究表明相容性只是暫時的,它會隨時間變化,沒有一對伴侶能永遠百分之百適合彼此。良好的關係並不一定要求高度的相容性,幸福的伴侶懂得如何處理彼此之間的差異並在差異中成長。

更重要的是,他們分享了更深層的價值觀,探討了這段關係的意義和目的並致力於成長。重要的是擁有共同的價值觀,而不是共同的興趣。

誤區5:化學反應很重要。很多人喜歡浪漫,鮮花,燭光等等。但實際上,浪漫和化學反應與真愛沒有關係。如果僅僅把關係建立在浪漫上,那麼這段關係將是脆弱、膚淺的。

而真的愛是一種情感、化學反應以及身上的體驗。伴侶之愛與早期的迷戀或熱烈的愛情相反,不是那麼強烈,卻非常強大,它混合了依戀、親密、承諾和深厚的感情,在這之後,感情才能進化為完美的愛,讓雙方獲得幸福感。

誤區6:感受到吸引,意味着遇到了「對的人」。吸引你的反而不是你想要的,因為你的潛意識中因為家庭或外在環境的影響,建立一種關係模版。

比如某人給我們的「感覺」像小時候體驗過的愛,無論這種愛最初多麼糟糕,都可能讓我們產生「愛」的感覺。這跟我們的童年經歷有關。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父母中的一人或雙方都對我們很冷淡,我們就會認為距離感是愛。而如果他們有虐待傾向、態度輕蔑或對我們過分保護,那麼我們會將這些特性與「愛」聯繫在一起,並被那些帶給我們同樣「感覺」的人吸引。我們無意識地探尋,試圖完善或修復我們童年時期經歷過的模式。

誤區7:只有愛就夠了。我們的人生需要有不同的東西來填充,比如瑜伽、自己的專業技能等等。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繼續學習、成長和發展。

2、獲得幸福的技巧

前面我們說了容易吵架的5種類型和錯誤的思想觀念,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如何越吵越有愛。

1、喚醒渴望發現需求

我們為什麼會吵架?因為我們心中有渴望。比如我們渴望被重視和聆聽,渴望愛與被愛,渴望表達自己,渴望自己能產生影響,還渴望變得更好;再比如,渴望獲得安全感、感到自己有影響力、渴望發展人際關係等等。

要知道探索並遵循內心的渴望,是獲得幸福的第一個技巧。每一次爭吵,究其核心,都存在着未得到滿足的渴望,而一旦得到滿足,這些渴望就會轉變為親密感和滿足感的基礎。

我們經常會說我想要某件東西,那是不是我得到以後就可以獲得幸福了呢?作者說,並不是。真正的滿足感、親密感和成就感,來自理解你「想要」的那些東西為什麼對你很重要。

為什麼實現渴望比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更令人滿足呢?神經科學研究人員發現,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想要」和渴望激活的是不同的大腦中樞,二者導致了不同的後果:後者讓你感到滿足,而前者恰恰相反。

「想要」激活的快樂中樞是大腦中被稱為「想要中樞」或「興奮中樞」的部分。這個中樞受到多巴胺刺激,會讓我們感到興奮。雖然它也驅使我們去追求自己的欲望,但這種興奮是暫時的「修補」,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當短暫的快感消退後,它會再一次激發「想要」的多巴胺,這是一種令人上癮的循環,永遠不會帶給我們真正的滿足感。

與之相反,渴望激活的快樂中樞被神經學家們看作是「滿足中樞」或「喜歡中樞」的區域,我們稱之為「渴望的位置」。我們大腦中的這個快樂中樞是由阿片類神經遞質激發的,而這種神經遞質控制着深層的滿足感。當我們的渴望在我們的關係中獲得滿足——我們和愛與被愛、被關注、被聆聽、被觸摸、受到重視、建立聯繫的渴望連接起來時,就會激活這個控制快樂的中樞,體驗到真正的滿足。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找到自己的渴望呢?首先,請寫下你在爭吵過程中想要的東西——哪怕這種渴望不負責任、蠻不講理、意氣用事或任性妄為。你希望發生什麼?想要何種結果?現在,來使用「我想要……,這樣就能……」句式進行挖掘。

比如,我希望她能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別再把我們的房子弄得像個垃圾堆了,這樣我們就能擁有一套乾淨的房子了;這樣我就不會被她那些垃圾絆倒了;這樣我就能感到平靜和安全,覺得不會有亂七八糟的事情發生了。這意味着你渴望得到安全感。

然後,每次爭吵完,或在你產生不安情緒時,告訴你的伴侶你的渴望。過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己捕捉到渴望的速度越來越快,甚至在爭吵過程中就能做到。當你真正擅長解讀自己的渴望之後,你就能主動認識到這些渴望並滿足它們。你將直接地問自己需要什麼、想要什麼,並在避免某些爭吵的同時獲得更親密的關係!

2、緊密互動

敢於冒着風險採取行動——來滿足自己的渴望,抓住爭吵的本質。要獲得真正的愛,就需要全身心投入、大膽嘗試,為了讓渴望得到滿足而展開爭吵,在與對方全面交戰的過程中展現真實的自己,並敢於冒險和犯錯。緊密互動有7條規則。

規則1:突出積極面。在情感互動中,要做到開放、投入並能給予對方回應。

規則2:弱化消極面。錯誤互動」包括兩個方面。一種是敷衍,包括:應付了事的溝通;小心翼翼地避開衝突;表面不錯,但誰都沒有說真話;無法抗拒「軟癮」的誘惑。另一種是虛假互動:你表現積極,但並沒有充分意識到自己的渴望或心聲,也沒有投入感情。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避免錯誤的互動方式。

規則3:每一方最多對現狀承擔50%的責任。也就是說,我們吵架雙方都有錯,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你們各自需要承擔的責任,最高都不超過50%。

比如,一個學生表示自己會在爭吵中說:「我才不玩這個遊戲!」或「打死我都不會跟你做朋友。」而且她也會因此整日陷入苦悶之中。現在,她把50%的問題歸結到了自己身上,會說:「好吧,我確實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另一個學生就會說:「我知道,我也有錯。」他們各自承擔了50%的責任,解決了爭吵,然後重歸於好。

規則4:雙方都對獲得幸福和滿足感承擔100%的責任。幸福是每個人的事情,不是對方一個人的事情。如果你想要獲得自己的渴望,那麼你首先要付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只讓對方付出。

規則5:保持坦誠,承認事實。只有保持坦誠,才能建立更好的親密關係。

規則6:爭吵的目的是有所收穫,而非表達反對。所以問問自己為什麼爭吵?

規則7:預設對方是出於好意。這麼做是讓我們看到對方好的一面,而不是一開始就把對方當作敵人。

3、揭露問題

多數伴侶都認為,他們是在為爭吵的話題而吵:「你就不能改改不洗碗/亂花錢/玩手機的習慣?」我們只看到表面現象時,會忽略爭吵之下和我們關係之中的真正問題。

我們要做的是找到發生爭吵的問題所在,看到爭吵的本質,承認那些構成你思維矩陣的限制觀念。揭露問題意味着你要發掘出對自己形成局限的觀念、程序、無意識的動機和更深層的真相,然後分享或揭露它們,使之變得更加真實、可靠和坦率。

我們的限制觀念一般來自家庭和文化中。比如,當我們還是嬰兒時,如果母親有很多心事,承受着很多壓力,容易在餵奶時生氣,我們會有所感知。於是,我們會產生一種與這種經歷相關聯的複雜感受,這種感受就會讓我們形成對自身和世界的觀念。我們還不具備說「媽媽只是累了,她很愛我的,不是因為我」的邏輯和理性思維。

而是我們吸收着這些未經任何理性過濾的經歷。這是童年的經歷會給我們造成的投射,讓我們下意識地做出反應。

4、解放自我

解放自我意味着我們要擺脫固有的思維方式與行為定式。也就是說,我們要轉變我們的限制觀念,設立新的願景。這就需要我們行動起來,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規定任務,與你的限制觀念鬥爭,發展出新的思考、行為和感覺模式,即我們定義的「任務型生活方式」。

比如,如果你感覺自己無關緊要,但表現得好像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或討人喜歡的人,你就更有可能發生改變,真的成為這種人。

5、重建矩陣

重建矩陣意味着我們要重塑思想,改造關係。你將建立起新觀念和新行為的神經通路,改變你們經營愛情和爭吵的方式。這意味着你要學會帶着一種新的、更積極的意識進行爭吵。

重建矩陣意味着你要帶着決心在「解放自我」的行動中增加一些內容並進行重複。如果沒有重建矩陣的訓練,你也許能暫時改善你們的關係,但它依然會回到原先的狀態,甚至可能比以前更糟。也有可能,你的另一半正在進行各種積極的改變,卻對你沒多大影響,因為你還是在通過舊矩陣的濾鏡看他/她。

那具體應該怎麼做呢?那就是情緒調諧。了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伴侶的內心世界,建立起信任。如何才能實現調諧呢?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情緒、感覺和內在狀態。比如心率高、感到緊張、胃痙攣、腸子像被揪住?你當下有哪些情緒?

接下來,注意伴侶的面部表情、感覺狀態、肢體動作和說話語氣。你專注觀察自己和伴侶正在經歷些什麼時,就能控制「感受到對方在意自己感受」的神經通路了。這種狀態能幫助你們雙方都感到富有活力、生命力、理解力和平和感。

當你意識到伴侶此刻的心情時,請表現出來。用眼神、面部表情、說話語調、撫摸、手勢和話語,表達出你的理解、關心和同情。當你暴露出自己的不安、脆弱等種種情緒時,你的伴侶也將以理解之心與你調諧。漸漸地,你會改變舊的連接方式,形成新的賦能模式,並期待獲得溫暖與聯繫。

6、堅持行動

問問自己,我們怎樣才能讓事情變得更好?我們是否還能進一步學習和成長?我們怎樣才能拓展自己,更深入地發掘問題,看看我們的關係能發展到什麼程度?現在就請採取行動吧。誠然,在美好時光中問這些問題需要很強的自律意識,但這種自律對堅持行動而言至關重要。

「堅持行動」要求你在享受快樂的同時直面自己的恐懼,要求你在創造更強大、更有力、更和睦的關係的同時,自身也變得更強大,懂得如何去愛。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9-25 07:09:03

在你們這裡學到很多愛情觀和人生觀。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頭像
2023-12-10 16:12:10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