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貓爵士,情感心理行業從業六年,全平台發表文章將近10000篇,講課時長加起來超過3000小時,諮詢案例5000次,專注研究心理、情緒、行為、人際關係的深度關聯,用最淺顯生動的比喻和例子,解釋生活中隱含的心理機制,給你提供頭疼問題的解決方案。靠優質硬核的內容贏得了過萬課程學員、全平台45W的粉絲認可。
導語:之前的文章我們提到過「需求感」,可以說,我們每一個人在心理上的難受、痛苦以及選擇上的偏向,往往都是因為「需求感」,而今天我們要闡述的「愛無能」,即是基於「匱乏心理」發展出來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所謂「匱乏心理」,其實指的是一種人的扭曲的欲望,這種欲望其實與我們潛意識和內心深處想要的有很大衝突。早年玩知乎的時候,我答的第一道題即是「為什麼既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同時又對這件事充滿恐懼」。
「愛無能」用「戀愛尿毒症」來形容更恰當
我舉過一個例子,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戀愛尿毒症」,為啥起這麼個破名兒呢?因為很多人患上「愛無能」的過程跟尿毒症特別像,非常形象。
很多人在喜歡上一個異性的時候(不論男女),或多或少都會產生焦慮心理,這一點被很多人誤解為是一種病症,但其實並不是,只要是一個正常人,出門去見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異性,多少有一點顧慮、擔心和焦慮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但區別在於,不同的人對於這種焦慮的處理方式。
就像我往常講的,自卑這種心理也是非常正常的,我們無需去克服自卑,我們只需要解決自卑所帶來的一些負面症狀,自卑心理就會自然解除,這在我早期的文章寫過,在此不再贅述,各位可以去我往期的文章中搜索「自卑」這個關鍵字。
回到正題,什麼是「戀愛尿毒症」呢?其實就是很多人在面對異性處於焦慮心理的時候,導致自身陷入一種「低自尊」狀態,這種狀態表現為平時很活潑開朗,但一到特定的人面前因為在意對方的看法,自己開始變得沉悶無趣,想太多,過於在意一些細節上的發揮等等……
在這種狀況下,如果對方並沒有及時幫助你解除這種狀態,達成正常交流,反而是讓約會陷入尬聊和無趣的狀態,而且你在過度在意對方看法的同時,會陷入過度思考如何把話說好的狀態,過於關注自己的表現和需要,那麼就會很容易忽略掉在約會中對方的感受和體驗,很容易顯得沒有禮貌,處事不穩靠,嘴笨不會說話等等……
綜上所述,對方就會感受不太好,覺得跟你的約會根本是在浪費時間,某種程度上還會覺得你有些幼稚不成熟,即便還想跟你繼續這段關係,感受也不會太好,甚至陷入不知道與你如何交流的狀態。
兩個人的關係就會跌入一段奇怪的軌道,並不是雙方沒意思,而是整個關係的發展會受制於一種不正常的氛圍,這就會導致兩個人進入僵持的階段,比如誰都不願意主動聯繫對方,認為只要崩不住主動就「輸了」。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先「排序」再「聯結」
這種關係軌道,我以前也說起過,叫「排序思維」,人類的思維方式往往只有兩種:1、排序思維,2、聯結思維,其實就是構築於短期關係和長期關係不同的方式,比如人類歷史上所有的戰爭,都是先「排序」後「聯結」,「排序」指的是「智謀、武力、權術、禮法」等等,一旦我征服了你,意即我們之間定下了君臣之分,或者我是大哥你是小弟,這種關係確定之後,才定下了我們的「聯結」方式,這時候大哥對小弟,除開有地位之分,更多的還是要對小弟好一點,所以所謂「關心、保護、照顧」這樣的方式來才成立。
因此,為什麼男人要先征服女人,然後才保護和照顧女人,這就是整個社會生存和繁衍法則如此,自古以來都沒變過。
回到約會上,就是你的焦慮心態導致你的處事行為上,沒有得到女性的認可,因此需要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完成「排序」,如果你在這個「排序」里也沒做好,就會出現「跪舔」行為。
而這種跪舔行為,就定下了你們的君臣之分,你就已經成為了對方的裙下之臣,這就是舔狗舔到最後不得好死這個原理的來源,所以,所謂「深情」並不能成為你去無底線跪舔的藉口;
而很多自尊感稍微強一點的人,這個時候會抱着寧可斷絕關係也不主動的心理,這就會發展出那種半死不活,要死不死的關係狀態;
還有一種魄力更強的人,這時候不會任由自己困在關係中,會採取各種手段迫使對方就範,也就是說「你不理我,我有一萬種辦法讓你理」,對這種人,你只有招架的份,沒有還手的資格。
因而,在「排序」中落敗的那部分人,就會陷入一種狀態,特別特別想見到自己的「男神/女神」,但一旦真的見到了,又會感覺很痛苦,而ta的「男神/女神」一旦見到你這個鳥狀態又會更加討厭,而這種被討厭的感覺,更加劇了這部分人的痛苦和饑渴,於是「匱乏感」就初步形成了。
時間長了,想要戀愛的衝動就像一泡撒不出來尿,憋在膀胱里久了,就會「尿中毒」,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戀愛尿毒症」,其實就是當代很多人「愛無能」由來,並不是他們不想愛,而是他們的愛得不到反饋,所以就不敢愛了,但又無比渴望愛,像不像「憋尿」的感覺?
不要小看「匱乏感」,這會是很多人一輩子的桎梏和牢籠
「匱乏感」指的就是越缺一樣東西越想要,但正因為缺,其實從客觀事實上驗證了他與自己想要的東西完全不匹配,所以就無法使用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去獲取,所以當他們對於自身的欲望採取行動的時候,百分之兩百會遭遇挫敗;而當他們不採取行動,又會被這種「匱乏感」困擾得很難受。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伸頭縮頭都是一刀」,所以人在常年的這種處境中會產生「麻木」感,然後會通過需求降級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比如現在的「宅男」群體就是這麼來的,即是因為自身由於缺乏自信,會儘量避免與女性聊天和約會,甚至遇到自己喜歡的女性會有逃避傾向,然後通過下載各種動作片或者通過拯救失足婦女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或者當自己覺得寂寞無聊的時候,通過其他的娛樂活動(諸如打遊戲,看直播,追劇)來排遣。
這就會產生幾個問題:
第一、降低在生活中去面對面與女性交流的欲望。
第二、由於不需要在現實中會見女性,會大量地將自己的生活方式搬到虛擬世界裡,這會導致自己對於現實世界中一些基本的社會常識不了解,比如哪裡有好吃的,哪裡有好玩的,約會應該去哪裡這些「現充」派幾乎不用刻意去學習的知識,他們需要花很長時間去了解。
此外,由於不要見人,對自身的形象管理會很差,而且長期不與人相處和交往,通常只會更多地考慮自己,會忽視女性的感受,而且會更加想要快速地達成自己的目的,由此更容易招致女性的反感。所以無論從社會常識、形象管理、社交能力等三方面,這都是女性最為討厭的硬傷。
第三、由於長期不需要社交,可以很低成本地滿足自身的娛樂需求,於是這類人的社會性會嚴重退化,比如隔壁日本就大量出現這種廢宅,因此這種人到了30歲左右會由於長期與社會脫節,會缺乏在這個社會裡謀生的能力,同時又無法接受現實世界裡處理人際關係太麻煩的現實,所以會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塌糊塗。
第四、這類人這種生存狀況的時間長了,由於長期泡在網上,會誤把網絡上一些過激的言論和毒雞湯當成現實世界裡的通行法則,結果發展出一些與異性對立和仇恨的情緒,這會讓他們更加招致異性的厭惡。
第五、這類人很容易被主流社會的群體貶低為這個社會的「loser」,於是中間有一部分人會發展出反社會人格,所以我們常見隔壁日本的報導里,很多啃老廢宅,會把屠刀舉向幼稚園的小孩、美國常見的槍擊案,也有很多出於被社會排斥和異性拒絕的男性群體。
深度解析「匱乏感」的成因:不習慣動腦子
談及到「匱乏感」,有很多人會將矛盾的源頭指向「原生家庭」,其實我總在規勸很多這樣的同學,不要將責任推給你的父母親,他們是有一定責任,但是你怪罪於他們除了得到心理安慰,對於你解決問題於事無補。
因為人要解決自己的問題,首先你自身要去承擔責任,一旦你把責任人定為他人,你只能企盼他人來作出改變,來解決你的問題,這毫無疑問是不可控也不現實的。
所以我們小學老師都常說,不要找客觀原因,因為客觀事務無法改變,你也無法掌控,你唯一能控制的是你自己的思維和身體,讓你的主觀意志去發揮作用,一旦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人只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才有可能去改變你的現狀,即便再困難,至少也能發展出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智慧。
如果我們要理解匱乏感,不妨理解為我們心靈的「飢餓感」,這種「飢餓感」會迫使我們去尋找「食物」,比如性饑渴就是一種典型的「匱乏感」,這樣的人會傾向於在網絡上去約P,如果約不到,要麼就是花錢解決,要麼就是看動作片來解決。
而這種行為習慣時間長了,會很容易成癮,就如同我們吃宵夜這種習慣一樣,沒有宵夜習慣的人,儘管半夜會餓,但並不會傾向於去點宵夜吃,可能會通過提早睡覺這樣的方式來調整,而有宵夜習慣的人,就會停不下來,一旦到了那個特定的時間點,他胃裡會分泌胃酸,然後會提醒他吃宵夜,然後他做出點宵夜這個動作的成本會下降很多。
很多時候,人的墮落就是這麼來的,這種有「匱乏感」的人,他們最大的問題是已經習慣了「即時反饋」,而永遠學不會「延遲滿足」,所以他們的問題是從思維方式上特別容易陷入主觀,行為方式上特別容易墮落,而且與人交往的時候容易急躁和情緒化,陷入矛盾和對立狀態。
所以這樣的人,我們常常稱之為「巨嬰」,就是因為他們想要一個東西的時候,往往急不可耐,缺乏成年人所應有的耐心和沉穩,以及成熟的應對方法及生存智慧。
所以,我們看到這種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就是「我要」,而且你得馬上滿足他,否則他就跟你發脾氣和不高興。他們不習慣於通過繁雜的步驟和有效的方法和高效的執行地去滿足自己的欲望。
一言以蔽之就是這種人在生活中基本上是不願意動腦子的,而只會用情緒,那麼這樣的人,最需要改變自己的是什麼呢?
評論列表
太感謝你了,我們現在都已經和好了,謝謝!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