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的技與道|天津衛碼頭文化孕育的《俗世奇人》

情感導師 8149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18:32

01

刷子李這一人物,出自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短篇小說集《俗世奇人》。

馮驥才,祖籍浙江寧波,1942年生於天津。天津舊稱直沽、海津,意思是海灣中的渡口。自隋代建立城市起,就是京杭大運河上重要的水陸碼頭。明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靖難之役中自己率軍渡河、興兵奪取天下的事跡,將這一「天子渡河之地」改名為「天津」,並築城設衛,從此又稱「天津衛」。清末民初的天津,作為一個移民城市,接納了來自全國的各種階層的人物。大家都是來自異鄉,在本地並無根基,所能仰仗的只有自己的本領和親朋們的關照。這就為天津人的性格打上了重能力、講義氣、守規矩的烙印。馮驥才從小生長在天津,見到了很多身世平凡、手藝出眾、性格剛強的市井人物。他們的人生經歷、處事風格,給馮驥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耳濡目染之下,也極大地影響了馮驥才的文藝創作。《神鞭》、《炮打雙燈》、《俗世奇人》等小說作品,大都以清末民初的天津為舞台,刻畫了諸多特點鮮明、才藝過人,雖輾轉於俗世之中、又超脫於濁流之外的人物。

刷子李這一形象的塑造,就突出地體現了馮驥才的這種創作風格。他只是個粉刷匠,就其從事的職業來看,可以說是個不入流的小人物。可在天津衛的碼頭文化當中,只看重本領的高低、不過問出身的貴賤,於是這位手藝超群的李師傅,也就憑着那一套粉刷的絕活兒,躋身於俗世奇人之列了。

刷子李的技與道|天津衛碼頭文化孕育的《俗世奇人》

02

刷子李是一個綽號,而非粉刷師傅的真名。天津的各行各業當中,都有這樣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天津人喜歡把這種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行當還在姓氏之前,職業成了人物的代號,人物成了職業的象徵。這種風俗,表達出了當地文化群落對真才實學的崇敬,也是對一個行業中頂尖高手的最高讚譽。

在開頭一段的鋪墊當中,作者採用了以虛寫實、側面烘托的筆法,誇張地點出了刷子李的不同凡響。

「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屋裡什麼都不用放,單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這樣的話看似空洞,卻也引起了讀者的遐想——不過是粉刷而已,怎麼會有如此奇妙的效果呢?接下來又說了這位奇人的神奇之處:

「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而且還給自己立下了規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

如果說「如同神仙一般快活」尚且不好印證,這個近乎於狂妄的規矩就激起了讀者較勁的心思。大家肯定會想:吹牛皮!平常的粉刷匠,刷完一間屋子弄得滿地粉漿也是常事,怎麼會渾身不沾一個白點呢?繼而我們就會像小說中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一樣,嘴上不說,心裡卻暗暗存起了一個半信半疑、非要看刷子李出乖露醜的念頭。

作者好像知道我們的心思一般在此寫道:「外行的沒見過的不信,行內的生氣愣說不信」。

外行人不信,那是因為第一段的鋪墊太過誇張。妙就妙在第二句中映襯對照的「生氣」、「愣說不信」這幾個字,作為同行,如果不是切身體會到了與這位頂尖高手那難以企及的差距,又怎麼會生氣,繼而惱羞成怒地「愣說不信」呢?

03

文章的前三段,劍走偏鋒地以側面描寫為主。層層烘托,將讀者好奇和不服氣的心思一再撩撥。我們已經急不可耐地想要隨着文中的曹小三一起,跟這位聲名遠播的刷子李去工作現場一探那黑衣傳說的究竟了!可是下面的一段偏偏又賣了個關子,不寫他的本事,又寫了一個規矩。

曹小三初次跟着師傅前去幹活兒,到達現場以後刷子李又耍起了派頭。他一天只刷一間屋子,九間房要刷九天。這一下,作為讀者的我們幾乎不能再忍下去了。一個小小的粉刷匠哪來的這麼多窮講究?這不是磨洋工嗎?於是當他把那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開,穿上了傳說中那一身黑色的行頭時,我們簡直就要冷笑出來——等着吧!看你一會丟人現眼的時候怎麼收場!而那李師傅倒是顯得氣定神閒、頗有自信,整理妥當就開始和白漿較上了勁。作為業內首屈一指的粉刷大師,他的信心並不單單是這一次,而是源自於多年來對技能精益求精的反覆打磨。從下面的直接描寫當中,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他還真是「確實有兩把刷子啊」!

刷子李開始行動了,像所有粉刷匠一樣,先刷屋頂後刷牆。可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在這位神工巧匠的手下,簡直把刷房頂這個最難的環節,變成了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表演。每一次蘸漿刷漿,都是那麼四平八穩、恰到好處。刷子上稀溜溜的粉漿不多不少,看着好像沒有,刷過去的時候卻又勻勻實實一道白。勻實二字看似簡單,但每個有過手工藝體驗的人都知道,要做到絲毫不差、萬無一失,那必須經過不知道多少次實踐的鍛煉,才能如此信手拈來。可以說,這從入門起就一直在重複的基本功,經過千錘百鍊以後便煥發出了神采。雖然沒有任何花巧的噱頭,卻能讓人分外感受到當中的凝重。

如此情景之下,我們心中那些好奇和較勁的念頭已經消了一半,卻總不甘願就此服氣,還要像很多對磨練二字缺乏理解的人一樣,給自己的執拗尋找一些藉口。那肯定是蘸漿的手法有高招,不然就是調漿的配料有秘方,如同武俠小說中那些福緣滿滿的主人公一樣,一定是因為某個我們不知道的訣竅才能做到如此神異!其實每個這樣想的人,都是投機取巧的心理在作怪。之所以刻意打起這樣的念頭來,說到底就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懶惰與那些出類拔萃的人物身上的勤勉罷了。

戰國時代莊子所作的《養生主》當中,就為我們講述過類似的故事。一位庖丁,也就是姓丁的廚師,在為梁惠王宰牛的時候,以其神乎其技的刀法,上演了一幕精彩絕倫的《庖丁解牛》之舞。原文寫道:

庖丁解牛時,「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xū)然響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砉、響、騞,都是象聲詞,《桑林》、《經首》則是樂曲名。丁廚師解牛的過程,仿佛是和着音樂在跳舞一般。刷子李刷牆的手法,不也與此類似嗎?其實,馮驥才先生正是巧妙地套用了《庖丁解牛》的描寫手法,將傳承數千年的中華文化不着痕跡地融入了自己的新作當中。可即便如此美輪美奐的一幕,也不能打消學徒曹小三和我們讀者心中的妄念。趁着刷子李休息的機會,我們還要仔細再將他檢查一番。

04

每一面牆刷完,就審視他一遍,可居然一個芝麻大小的粉點也沒發現,這讓我們幾乎完全打消了賭氣的想法,對這身黑色的衣服產生了狂熱的崇拜。這就是滿心投機思想的人身上的另一個毛病——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要麼偏執地懷疑,要麼盲目地景仰,就是不相信自我的價值,也不承認他人的努力。既然如此,當那尊由自己的投機心理塑造而成的偶像身上出現了些許瑕疵的時候,這些崇拜者也就很容易信仰崩塌了!

曹小三剛把刷子李的黑衣看得神聖不可侵犯,那一身黑色當中就出現了扎眼的白點。完了!露餡兒了!往日傳說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轟然倒去,曹小三剛剛高漲的熱情就迅速被澆上了一盆冷水。他不敢說、不敢看,這種舉動體現出了其複雜的心理。到底是真的怕師傅難堪,還是從開始就存在的半信半疑又死灰復燃了?到底是為師傅感到難過,還是帶了一絲見證神仙隕落時的幸災樂禍?「忍不住還要掃一眼」,準確地把握住了他大失所望、略帶竊喜、欲言又止的心理。

而本篇中極少的語言描寫,就在這個時候第一次出現了。刷子李說:

「你瞧見我褲子上的白點了吧?你以為師傅的能耐有假,名氣有詐,是吧?」

兩句反問絲絲入扣,一下子就把曹小三和讀者們的小心思完全點破了。晴天霹靂一般,我們被這看穿心事的問話逼得心驚肉跳,進而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明明是刷子李漏了餡兒,怎麼還有如此的底氣來質問我們呢?隨着他手指輕輕的一捏、一提再一松,奇蹟出現了!原來那白點只是煙燒出的一個破洞,露出了裡面的白襯褲!

心情幾經起落,我們和曹小三一樣都有點發怔。刷子李的話猶如當頭棒喝:「好好學本事吧」!原來這個專注於每一次工作的漢子,早就經歷了不知道多少次質疑和挑剔,他見慣了碼頭江湖上的風雨,更飽嘗過俗世的苛刻。那些猜疑他嫉妒他的人,到底還是要拜服在他神妙無比的技藝之下。所謂藝高自然膽大,超凡才能脫俗,他就是這樣一個將平凡的技藝發揮到了極致,將普通的手法磨練成了藝術的俗世奇人。

05

從一開始聽到黑衣的傳說,到親眼看到黑衣的實物;從發現黑衣上的白點,到親身見證了傳說的真實。小說家馮驥才另闢蹊徑地摒棄了慣用的人物描寫方法,於正面和側面相結合的輕描淡寫之中寫出了刷子李的神奇。全文通篇以黑衣這一細節描寫為線索,以曹小三這一旁觀者的眼光為鏡頭,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反覆烘托,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畫龍點睛,引領着讀者認清了一位看似面目模糊、實則特點清晰的人物。凸顯出了奇人憑手藝揚名的天津文化特點,也啟發教育了只會艷羨旁人的成功,卻總是心存僥倖的那一類讀者。

曹小三在學徒的頭一天就學到了遠超粉刷技藝之外的深刻道理,而我們又可以從這個故事中領悟到些什麼呢?

本公眾號使用的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於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本公眾號刪除。

本公眾號使用的音頻材料均為自行錄製,相關文字材料為本公眾號自行撰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4-06 07:04:35

給出的方案很有意義很實用,對我的幫助很大!

頭像
2023-09-12 19:09:46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3-09-12 14:09:56

求助

頭像
2023-06-09 20:06:52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