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爺爺奶奶:40歲囚徒娶22歲小姐,其父闢謠說有一事絕不可能

情感導師 7488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一切還得從曾樸的《孽海花》說起。

《孽海花》第十四回《兩首新詩是譎官月老 一聲小調顯命婦風儀》寫道:幾個少年朋友想聚在一起喝酒,其中一個卻被老婆攔住不讓走,來叫他的朋友還差點被當作「兔爺」給打了。一幫人就在酒桌上說起了「懼內」。一個叫小燕的安慰差點挨打的朋友:「你們別笑,當今懼內就是闊相。赫赫中興名臣威毅伯,就是懼內領袖哩。」大家一聽,興致盎然,就讓小燕講講「威毅伯懼內」的故事,小燕當仁不讓,娓娓道來。

話說自從莊侖樵馬江敗了,革職充發到黑龍江,算來已經七八年了。只為威毅伯常常念叨,說他是個奇才。今年恰遇皇上大婚慶典,威毅伯就替他繳了台費,贖了回來。侖樵就住在威毅伯幕中,掌管緊要文件,威毅伯十分信用。

威毅伯有個小姑娘,年紀不過二十歲,貌比西施,才同班昭,賢如孟光,巧奪靈芸。威毅伯愛之如明珠,左右不離。侖樵常聽人傳說,卻從沒見過,心裡總想瞻仰瞻仰。

張愛玲爺爺奶奶:40歲囚徒娶22歲小姐,其父闢謠說有一事絕不可能

有一天,威毅伯有點感冒,忽然要請侖樵進去商量一件公事。侖樵見召,就一徑到上房而來,剛一腳跨進房門,忽覺眼前一亮,心頭一跳,卻見威毅伯床前立着個不長不短、不肥不瘦的小姑娘,眉長而略彎,目秀而不媚,鼻懸玉准,齒列貝編。

侖樵來不及縮腳,早被威毅伯望見,喊道,賢弟進來,不妨事,這是小女呀,你來見見莊世兄。那小姑娘紅了臉,含羞答答地向侖樵福了福,就轉身如飛地跳進裡間去了。侖樵還禮不迭。威毅伯笑道,這痴妮子,被老夫慣壞了,真纏磨死人。

侖樵坐在床邊,一面和威毅伯談公事,瞥目見桌子上一本錦面的書,上寫着「綠窗繡草」,下面題着「祖玄女史弄筆」。侖樵趁威毅伯一個眼不見,輕輕拖了過來,翻了幾張,見字跡娟秀,詩意清新,知道是小姑娘手筆,心裡羨慕不已。忽見二首七律。

基隆南望淚潸潸,聞道元戎匹馬還。一戰豈容輕大計,四邊從此失天關。焚車我自寬房琯,乘璋誰教使狄山。宵旰甘泉猶望捷,群公何以慰龍顏。

痛哭陳辭動聖明,長孺長揖傲公卿。論材宰相籠中物,殺賊書生紙上兵。宣室不妨留賈席,越台何事請終纓。豸冠寂寞犀渠盡,功罪千秋付史評。

兩首詩情詞悱惻,議論和平,侖樵看完,不覺兩股熱淚,骨碌碌落了下來。威毅伯在床上看見了,就笑道:這是小女塗鴉之作,賢弟休要見笑。侖樵直立起來正色道:女公子天授奇才,鬚眉愧色。威毅伯笑道:只是小女有點小聰明,就要高着眼孔。這結親一事,老夫倒着實為難,托賢弟替老夫留意留意。侖樵道:相女配夫,真是天下第一件難事!何況女公子這樣才貌呢。門生倒要請教老師,要如何格式,才肯給呢?威毅伯哈哈笑道:只要和賢弟一樣,老夫就心滿意足了。

侖樵怔了一怔道:適才拜讀女公子的兩首七律,實在是門生知己。選婿一事,分該盡力,只可怕難乎其人。威毅伯點了一點頭,忽然很注意地看了他幾眼。侖樵知道威毅伯有些意思,怕恐久了要變,馬上托人求婚,威毅伯竟然一口應承了。

消息傳到裡面,伯爵夫人戟手指着威毅伯罵道:你這老糊塗蟲,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高不成,低不就,千揀萬揀,這會兒倒要給一個四十來歲的囚犯。你糊塗,我可明白,休想。威毅伯陪笑道:太太,你別看輕侖樵,他的才幹勝我十倍,我這位子將來就是他的。我女兒不也是個伯夫人嗎?伯夫人道:呸。我沒有見過囚犯伯爵。你要當真,我給你拚老命。說罷,哭了起來。威毅伯弄得沒法。

小姑娘聽兩老為她慪氣,鬧得大了,就忍不住來勸伯夫人道:媽別要氣苦,爹爹已經把女兒許給了姓莊的,哪兒能再改悔呢?就是女兒也不肯改悔。況且爹爹眼力必然不差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決不怨爹媽的。伯夫人見女兒肯了,也只得罷了。要不是這位小姑娘明達,威毅伯恐怕要大受房中的壓制哩。

故事中的莊侖樵就是張愛玲爺爺張佩綸,威毅伯就是張愛玲太姥爺李鴻章,小姑娘就是張愛玲奶奶李菊耦。

張佩綸生於1847年,屬羊。綸讀如觀,意即用青絲帶做的頭巾。蘇東坡有「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之句,形容周郎飄逸瀟灑的儒雅風流。張愛玲初聽爺爺叫這個名字,「非常詫異有點女性化」。從小看慣了爺爺奶奶掛在牆上的照片,照片中的爺爺「身材相當魁梧,眼梢略微下垂,一隻腳向前伸,像要站起來,眉宇間透出三分焦躁,也許不過是不耐久坐。照片上胖些,眼泡腫些,眼睛裡有點藐視的神氣。」

張佩綸父親張印塘官至安徽按察使。他在安徽期間,李鴻章正好在安徽辦團練,「曾共患難」,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張佩綸七歲,其父卒於軍。雖然幼年喪父,但他刻苦好學,23歲考中舉人,24歲考中進士,28歲考中翰林院侍講,35歲被派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

張佩綸雖然身居高位,生活卻非常清貧,「日以白粥果腹」。有次朋友過來串門,他沒錢待客,只好把棉袍典當了,請朋友喝了一頓酒。他跟張之洞、陳寶琛等人組成「清流黨」,設了「諫草堂」,專門彈劾貪官污吏,抨擊朝野惡習,「舉國為之震竦」。

張佩綸才學過人,儀表清秀,風流倜儻,喜歡穿件竹布衫,「士大夫爭效之」。這幫人深得慈禧太后賞識,當然也得罪了被他們彈劾過的大佬。「祖父勇於直言,埋下了日後被罷官的禍根。」他的孫子張子靜後來如此評論道。

光緒十年(1884年),張佩綸37歲,中法開戰。李鴻章是堅定的主和派,任命故人之子張佩綸為三品欽差大臣會辦海疆大臣的身份前往福建督軍。由於張佩綸經常發表一些關於國防軍事的高見(累疏陳經國大政),李鴻章以為他能文能武,就想着重培養他。張佩綸向慈禧辭別,慈禧大大誇獎了他一番。張佩綸意氣風發,「中外人士仰望風采」。這是他一生最為高光的時刻。

到了前線,張佩綸讓十一艘戰船環成一圈自衛,部下們都說這麼做不合適,被他大聲呵斥。法國戰艦來了之後,部下們都說要提高警惕準備戰鬥,也被叱出,下令「無旨不得先行開炮,必待敵船開火,始准還擊,違者雖勝猶斬。」直到法國人開了炮,張佩綸「始大怖」,「所部五營潰,其三營殲焉。」「海上丟了基隆,陣地陷了諒山。」(張子靜語)這就是史書上耳熟能詳的「馬尾海戰」。

兵敗如山倒。張佩綸一看形勢不可挽回,趕緊一溜煙跑到了山里,鄉民們不讓他進山寨,他說「我會辦大臣也」,鄉民「拒如初」。跑回去之後,朝廷委派與張佩綸平日意見相左的左宗棠等人查辦此案,左宗棠的調查結論是「調度失宜,備戰不夙」。朝廷遂下旨將張佩綸從嚴發往軍台效力贖罪,遣戍張家口。

流放期間,張佩綸以讀書寫字打發時光。原配朱芷薌早在1879年便去世了,繼室邊粹玉在張佩綸被流放期間(1886年)病歿於北京。1888年,張佩綸在李鴻章斡旋下,以戴罪之身回到津門,成為李鴻章秘書。一個風光綺麗的上午,他進入李鴻章書房,見到李鴻章愛女李菊耦,以及李菊耦寫下的關於基隆之戰的七律兩首,於是有了本文開篇《孽海花》中那一幕。

詩中「論材宰相籠中物,殺賊書生紙上兵。」看得張佩綸心驚肉跳。說到底,他就是一個清議書生,宰相的「籠中之物」而已,平常在李鴻章幕中寫寫文書,也算一把好手,真要放出去殺敵立功,也就是翻版趙括,只能「紙上談兵」罷了。

後來張愛玲就爺爺奶奶的傳奇故事問詢父親張廷重,張廷重卻「一味闢謠。他說爺爺根本不可能在籤押房撞見奶奶。那首詩也是捏造的。」張廷重是張佩綸長子,既然闢謠,說明他很可能親耳聽到張佩綸或者李菊耦說過兩人的認識過程。大概率應該是,李鴻章早就有意將女兒嫁給他,所以專門把他從張家口弄回天津,不到半個月時間便不顧夫人反對,極力玉成此事。

與此可以佐證的是,李鴻章把女兒許配給張佩綸之後,給劉銘傳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幼樵(張佩綸字)塞上歸來,遂托姻親。累世舊交,平生期許,老年得此,深愜素懷。」可見是李鴻章主動把女兒下嫁給張佩綸,而不是張佩綸「無意中在籤押房撞見李小姐」,隨後提親,抱得美人歸。

李鴻章納張佩綸為婿,本來還想讓他復出,引為朝援,怎奈之前張佩綸得罪的人太多,搞得李鴻章也沒辦法,便讓張佩綸於1895年(48歲)帶着李菊耦去了南京,從此告別了官宦生涯,並給了一份豐厚的饋贈。雖然沒有出任CEO,但是畢竟娶了白美富,還得到好大一筆錢。兩人在南京城買了一所豪宅,有三棟樓,36間房。買下後不惜重金裝修一新,其中最精美的「繡花樓」專供李菊耦居住。每當春暖花開,李菊耦便扶着女傭肩膀,出來看花。

張佩綸和李菊耦夫唱婦隨,琴瑟相合,飲茶賦詩,好不快活。兩人把書房取名「蘭駢館」,一起寫食譜,一起寫武俠小說,自費印刷,送給親朋好友賞觀。

1898年,兩人生了兒子,張佩綸寫信向李鴻章報喜:「世妹於今日得男,兒頗敦實。」此子取名張廷重,便是張愛玲父親。

1903年,張佩綸因病去逝,享年56歲。

1912年,李菊耦鬱鬱而終,享年46歲。

幾乎所有關於張愛玲的傳記,都是從張佩綸和李鴻章寫起的。這麼寫目的只有一個,便是標明張愛玲「出身名門」的身份。雖說文學才能不可能遺傳,但是性情和脾氣卻是可以遺傳的。張愛玲不同尋常的叛逆,孤高,清冷,脫俗,與她的祖父祖母一脈相承。祖父祖母相識相愛相守一生的傳奇故事,從小便在她的心上烙下深深的印記。要說毫無影響,我看絕不可能。

《孽海花》被譽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魯迅稱其「結構工巧,文采斐然」,喜歡的朋友可以買一本看看。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9-17 01:09:21

有時侯自己陷進去出不了只能找專業的人士幫忙,我覺得挺不錯的,推薦!

頭像
2024-09-02 10:09:49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4-08-27 05:08:16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4-05-09 10:05:54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