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綜藝節目裡載探討女生應不應該主動追男生,很多都認為是應該男生主動,但我就想問,為什麼大家都那
麼在意這個問題呢?
張雨綺在一檔綜藝節目裡談起了對兩性關係的看法,她說,在現實生活中,女生想要在兩性關係中獲得幸福,還是
選擇被動比較好,但這也不代表什麼都不做,女生可以示好,可以提升自己的魅力。
為什么女生不能主動?張雨綺認為,「就是應該男的追女的,你父母把你養這麼大,養一大閨女,如花似玉,小心
翼翼,誰希望你去特別主動的追一個男生」。
其實張雨綺前半段說的還是有點道理的,但是談及女生不該主動的理由卻很迂腐,那段話性轉過來其實一樣成立,
父母養大的兒子,玉樹臨風,全家的希望又不是寄托在他去主動追姑娘身上的。
這段釋義背後其實反映了一種集體無意識,似乎大家都會默認更「合理」的方式是男追女,這算是一種傳統文化的
影響,女生主動似乎不太符合性別角色的期望,也有人會從兩性差異上分析:男性更需要滿足自己的征服欲,追求
女性更有利於雙方關係的穩定,也就是張雨綺所說的被動的女生更容易在兩性關係中獲得幸福。
在兩性關係中,女方到底應該主動還是被動?其實本就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有人被動接受能得到愛情,有人主動出
擊也爭取到幸福,即便樣本量足夠大,我想結果對比也是難分伯仲,因為主動與否從來不是兩性關係的唯一決定性
因素。
但為什麼還有很多人堅持女生不能主動的原則?很多時候是因為只看到了「主動還是被動」的表象,「女性主動就
不會被男性珍惜,關係不容易長久」的說法其實落腳點不在於「主動」二字,它講的是雙方在關係中的權力問題。
人們都會習以為常的覺得主動的那一方沒有「議價權」,也是在把自己置於更弱勢的處境,沒有轉圜的餘地,角色
更類似於「滿足對方需求」的那一個;而被追求的那一方會有更大的權力去提出需求來被滿足,是更強勢的角色。
這種說法符合社會心理學當中的「最小興趣原則」,在人際交往中,那個對另一方更有興趣,對關係依賴性更大的
人,的確往往要服從另一方的願望,這樣才能保持關係的繼續。簡單地說,的確是誰先表現的主動,誰就更弱,沒
有占據主導權。
但「最小興趣原則」只是決定關係權力的一個部分而已,實際上,除了情感因素,任何關係想要觸發和平衡,還要
考察雙方所擁有的資源。
無論男女,在擁有的資源上占有更大的優勢,那無論是否主動,都不會影響他在關係中的主導權,更不是沒有「議
價權」可言。什麼是資源?聚焦到兩性關係中,有很多維度可以衡量,比如外表,比如學歷,比如工作成就,比如
人格魅力。
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中的「相對資源理論」,哪一方具有更強的相對資源,他就更有可能在關係中富有力量和主導
權,是擁有資源更多的這一方決定了關係能否建立和維繫。
有一句話說,你在愛情之外擁有多少,決定了你能擁有多少愛情。這句話其實很有道理,當你擁有更多資源,你可
以選擇不主動,因為你有更多「被動接受」的機會,而手裡掌握更少資源的人,主動更像是在變相為自己爭取資源
的一種手段,因為主動往往意味着誠意,這也算是可較量的資源之一。
所以,是否主動並不是影響關係的根本因素。舉個例子,一個在各方麵條件都很優秀的女性,即便主動,也不容易
被男性忽視或是不珍惜,這反而是促成關係迅速發展的誘因,比如一個女生,自己很優秀,男生也喜歡她,她的主
動是在幫自己儘快實現關係穩定的目標。
但即便是傳統套路由男生主動,如果他的相對資源在女性心裡並不構成優勢,那即便千方百計獻殷勤,結果也未必
能建立一段健康美好的戀愛關係。那麼多主動追求的男生,也不是所有人都圓滿收場。
很多人之所以這麼在乎是否主動的事,本質上並不是看重這段關係,而是更看重「自我」,他們的行動目標之一不
是「得到」而是「不要失去」,所以在他們的認知體系當中,主動已經意味着先付出,意味着放下自尊,這已經是
一種「失去」了。
所以不主動也許不只是一種關係策略,更多的是一種內心的防禦在起作用,怕不但沒得到愛情,還丟了自尊,沒面
子。他們的內心鬥爭無關於主動被動,而是過剩的自尊和對情感的渴望在相互較量。
採取被動姿態就能維繫自尊和不失去嗎?並不會,所以癥結並不在於是否主動,而是自己的心魔。
我倒是建議只要喜歡,想追求,無論男女都可以主動一點,這跟很多人提倡的「女性不宜主動」並不衝突,現在大
家對兩性關係的態度早就不再囿於傳統認知,男女都有主動爭取的權利,而所謂「主動」的含義也在發生變化。
像張雨綺在節目裡所說的被動,也並不是真的被動,只是不建議直接告白,但主動的舉動可一點都沒少,她建議女
生可以暗示還要提升自己的魅力,這實際上是另一種形式上的主動罷了。
畢竟幸福都要靠自己去爭取,主動多一點,其實就是錯過就少一點。
評論列表
我一直有關注,真的很有幫助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可以幫助複合嗎?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