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真正的高手,都有自己的一整套知識體系,這一整套體系就如同長在他們大腦中的一棵不斷生長的樹,或者是一張隨時可以變得更大更複雜的網,等新知識進來,就知道該把它放到什麼位置上,這套體系被很多人稱為「心智模式」。本文來聊聊讀書筆記的重要性以及《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書中所有的亮點:
知識體系,可以讓你靈活快速地運用已有的知識來應對複雜多變的外部問題。在學習和閱讀的過程中形成知識體系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記筆記;這也是很多牛人讀書的一個共同特點。曾國藩的讀書方法中,其中有一條就是「不動筆,不看書。」錢鍾書家裡基本不藏書,再好的書也是看完就隨手送人。但他讀書幾乎必做筆記,讀書筆記永遠保留,隨時拿出來用。他做筆記的時間,大概是讀這本書的時間的一倍(現在有電子書和印象筆記,可以省很多時間)。
達·芬奇的筆記本雖然雜亂無章,卻是他精妙思想的來源;由於他想法太多,所以筆記根本來不及整理,有人說如果他整理了,整個世界的科技可以進步三十年。這裡所說的讀書筆記,並不是我們上學時原原本本抄寫老師在黑板上寫的那種,也不是網上很多人用「思維導圖」做的那種讀書筆記,這些都沒有什麼用處。真正好的筆記不僅僅是對客觀事實的記錄,更是對自己思想的記錄。
什麼是好的讀書筆記。人的大腦機能就像計算機的內存一樣,容量小而且是稀缺資源,只能用來做最重要的工作——思考;而筆記就好像計算機的硬盤,負責存儲和記憶,需要的時候不用翻書,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對於這些牛人來說,筆記就是他們大腦的延伸,所以,一份好的讀書筆記,要做到儘可能取代原書的地步,至少應包括以下4個方面的內容:
1、清晰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筆記最好和書中的結構保持一致,按章節記錄,並保留書中的標題。看完一章後,用自己的語言記錄下這一部分所講的主要內容,重要的是一定要表現出作者的思路和邏輯脈絡。很多人看書只會記住一些結論性的東西,如果只是把這些結論單拿出來看,而忽略上下文的關聯,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解讀,以至於曲解作者本來的用意,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結果。就像人們經常在引用《論語》中「父母在,不遠遊」的句子時,往往不知道後面還有一句「遊必有方」。要讓一本書由厚變薄,要把具體的景色抽象為地圖,只有當你跳出書中的具體內容,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俯瞰全書,才能把握它的整體結構和脈絡。
2、帶走書中的所有亮點。在kindle上看書的時候,上面會顯示其他讀過這本書的人所做過的標記,我發現一個規律,大多數人都是像小學生劃重點句子一樣只在文章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做標記。高手們從來不是這種讀法,除了很明顯的重要內容之外,他們還會拿走書中的所有「亮點」,比如一個能讓人醍醐灌頂的小故事,令人拍案叫絕的句式,一語警醒夢中人的箴言典故等等。分析脈絡的時候要忽略細節,分析完脈絡要把細節中所有能啟發思維的「亮點」全部帶走。
3、要記錄下自己的想法和靈感。藏書人認為讓書乾淨最重要,所以他們只買書不看書,初級讀者喜歡在書中劃線,而高水平的讀者會在書中寫滿了批註。據說人們一般都不愛把書借給毛澤東看,因為他看過之後,別人就沒法看了,書的字裡行間密密麻麻全都是他的批註。
一本好書總是能不斷激發你的靈感,可以是來自你對書中內容的理解,也可以是你自己獨特的看法和心得,這些想法不見得現在就能用上,但都非常寶貴,所以你最好馬上記下來,否則很快就會忘記。等若干年之後回過頭來再看,對這些靈感的記錄可能比原書更有價值。
4、找出並記錄下這本書和你以前讀過的其他書籍或文章的聯繫。沒有任何知識是可以脫離其他知識而獨立存在的,新知識往往也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當你讀書讀到一定程度,你會發現同一個內容會在很多不同的著作和文章里出現,彼此之間有關聯,只是敘述的觀點和角度有所不同。
我送給大家讀書的三個心法:
1、一本書最好能讀兩遍。第一遍以最自然的狀態去讀,體驗作者的精妙思想,享受讀書的樂趣;在讀第二遍的時候開始記筆記,讀一章記一次筆記,筆記寫完,這本書就可以送人了。第一遍是為了陷進去,第二遍是為了跳出來。
2、要想有收穫,先要有態度。也許你覺得這樣讀書會非常累,一點都不享受。累與不累取決於你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只是為了娛樂或者修身養性,隨便怎麼讀都行;可要想學知識,還真得拿出點嚴謹的學術態度,畢竟學習是一件很正經的事兒。
3、以我為主,而不是以書為主。世界上值得反覆閱讀的書不超過一百本,大部分的書只要把有用的東西挑出來就可以扔了。那些能讓書籍為我所用的人,才是真正的精神貴族。
閱讀這個習慣,我已經維持了二十年,而且今後也會一直維持下去。從初中開始就特別喜歡閱讀,但那時候看的都是一些課外書,諸如歷史故事,小說之類的書,真正接觸投資書籍是在大學,每讀一本書,我都要拿出大量的時間做筆記。因此,到目前為止我積累了數以百萬字的讀書筆記,每一本書做完筆記之後我都會將這本書送人或者束之高閣。因為以後我不需要再看原書了,只需要看讀書筆記就完全足夠了。以下是我讀《投資最重要的事》所做的讀書筆記:
一本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書:
1、巴菲特本人投資水平極高,他推薦的投資書籍極少,怎麼會如此推薦霍華德.馬克斯的這本書呢?
一是英雄所見略同,兩個人都是正宗的價值投資者,都非常信奉格雷厄姆提出的價值投資基本原則。霍華德.馬克斯幾乎每一章都會引用巴菲特的話,可見他和巴菲特的投資思想是多麼相同。
二是英雄各有所長,巴菲特擅長把非常複雜的投資哲理用非常簡單易懂的話說出來:霍華德.馬克斯則擅長給自己的投資經驗把價值投資基本原則的實踐應用解釋得非常務實,並結合最新得經濟情況和市場情況提出自己得獨到見解。
2、霍華德.馬克斯這本書得中心思想非常明確:如何取得超越市場平均水平得投資業績?
3、投資藝術有一個特點不為大眾所知。門外漢只需稍微努力與能力,便可以取得令人尊敬(即使並不可觀)的結果。但是如果想在這個容易獲取的標準上更進一步,則需要更多的實踐和智慧。
4、如何才能戰勝市場:「第一要正確思考,第二要獨立思考。」
5、巴菲特提出,投資需要一個穩妥的思考框架作為決策的基礎,並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使其不會對這種思考框架造成侵蝕。格雷厄姆的書能夠準確和清晰地提供這種思考框架,但對情緒地約束是你自己必須做到的。
6、投資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而投資藝術和其他藝術一樣,要想卓越出眾,既要多用腦,又要多用心:一是如何用腦來進行與眾不同的第二層的思考和決策,想法比一般人更深一層;二是如何用心來堅持與眾不同的第二層的思考和行動,行動上比一般人做得更高一層。
7、這本書得核心為一句話:逆向思考並逆向投資;這是巴菲特重複的他一生最基本的投資原則: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巴菲特建議最好的投資學習方式是模仿大師。
8、巴菲特建議投資初學者最好的學習方法是模仿大師:「我一直認為,對於剛開始起步的投資人來說,應該尋找已經被證明長期成功有效的投資方法」,然後依葫蘆畫瓢照着做就行了。令人吃驚的是,這樣做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9、巴菲特在認識格雷厄姆之前的投資業績一般,從1951年起我的投資業績開始明顯改善,但這並非由於我改變飲食習慣或者開始運動,我唯一增加的新的營養成分是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原因很簡單:在大師門下學習幾個小時的效果,遠遠勝過我自己過去10年裡自以為是的天真思考。
10、簡化投資不是我的目標,事實上,我最想表達的是投資有多麼複雜。試圖簡化投資的人帶給受眾的是極大的損害。
11、我花在討論風險以及如何限制風險上的時間,比花在討論如何實現投資回報上的時間還要長,在我看來,風險是投資最有趣,最有挑戰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12、理念源自持之以恆的警醒。你必須要知道世界上正在發生什麼,也必須要知道這些事件將導致什麼結果。只有這樣,你才能在類似的情況再次出現時吸取教訓,大多數投資者做不到這一點----它比什麼都重要--因此他們註定將屢次遭受經濟繁榮與蕭條周期之害。
第一章:學習第二層思維
1、當前需要記住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經濟不是一門精密科學,它甚至有可能完全不在科學範疇。在科學的含義中,可控試驗是可以開展的,既往往結果是可以被放心複製的,因果關係是可靠存在的。投資上行得通嗎?
2、無論在本書中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暗示投資可以被程序化永遠不是我的目標。事實上我最想強調的事情之一是,直覺的、適應性的投資方法比固定的、機械化的投資方法更為重要。
3、成功投資的定義:比市場及其他投資者做得更好。
4、在某些競爭中,先人一步意味着更多得教育、在健身房或圖書館花更多得時間、更好得營養、更多得汗水、更好的耐力或更好的設備。但是在投資中這些東西並不重要,投資需要的是更加敏銳的思維,我們稱之為第二層次思維。
5、什麼是第二層次思維?
(1)第一層思維說:」這是一家好公司,讓我們買進股票吧。「第二層次思維說:」這是一家好公司,但是人人都認為它是一家好公司,因此它不是一家好公司。股票的估價和定價都過高,讓我們賣出股票吧。「
(2)第一層思維說:」會出現增長低迷、通貨膨脹加重的前景。讓我們拋掉股票吧。「第二層次思維說:」前景糟糕透頂,但是所有人都在恐慌中拋售股票。買進!「
(3)第一層次思維說:」我認為這家公司的利潤會下跌,賣出。「第二層次思維說:」我認為這家公司利潤下跌得會比人們預期得少,會有意想不到得驚喜拉升股票;買進。「
6、顯然第一層和第二層思維之間得工作量差異是巨大的,能夠進行第二層思維的人數遠少於能夠第一層思維的人數。
7、為了取得優異的投資結果,你必須對價值持有非常規性的並且必須是正確的看法。這並不容易。
8、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具有非凡的吸引力。那麼如何在有效市場中尋找便宜貨呢?你必須拿出卓越的分析力、洞察力或遠見。不過由於其特殊性,很少有人具備這樣的能力。
第二章:理解市場有效性及局限性
1、理論和實踐在理論上沒有什麼不同,但在實踐中卻有。
2、芝加哥學派:這一理論包括在投資領域中逐漸成為重要原理的概念:風險厭惡、波動性、風險調整收益、系統與非系統風險、A係數係數、隨機漫步假設以及有效市場假說。
3、有效市場假說指出:
(1)市場中有許多參與者,他們分享大致相等的信息渠道。他們聰明、客觀、有高度積極性並辛勤工作。他們的分析模型廣為人知並被廣泛採用。
(2)由於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信息完全並且迅速地在資產地市場價格上反映出來。參與者買入價格過低資產,並賣出價格過高地資產,因此資產地絕對價格以及彼此之間地相對價格是公平的。
(3)因此市場價格代表了對資產內在價值的準確估計,任何參與者都不能連續識別市場的錯誤並從中連續套利。
(4)因此資產是以相對於其他資產來說「公平」的、提供預期風險調整收益的價格出售的。風險更高的資產必須提供更好的收益來吸引購買者。市場會根據情況設定價格,但它不會提供「免費的午餐」,即沒有與新增風險無關的(以及非補償性的)新增收益。
4、首先,一兩年的好業績證明不了任何事情;單從偶然性來說,就幾乎可以產生任何結果。其次,統計學家認為,如果沒有足夠年份的數據,任何東西都無法被證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5、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收益差異,完全歸因於風險差異。事實上,如果你是有效市場假說的信徒,同時又擁有像我這樣較好的投資記錄,那麼答案可能會是「更高的投資收益是由隱性風險所致」(深層含義是「你還沒有積累足夠年份的數據」)。
6、紐約市場上,數百萬人在相似信息的基礎上作着相似的分析,股票被錯誤定價的概率以及人們發現這些錯誤定價的概率如何呢?答案是:概率不大,也不可靠,但這確實第二層次思維的真諦。
7、第二層次思維者知道,為了取得優異的業績,他們必須具備信息優勢或分析優勢,或二者兼具。
8、在有效市場假說中,就會發現其中有一點特別脆弱:客觀性。人類不是冰冷的計算器。相反,大多數人都會受貪婪、恐懼、妒忌及其他破壞客觀性、導致重大失誤的情緒驅動。
9、一個存在着錯誤以及錯誤定價的市場,能夠被具有非凡洞察力的戰勝。因此無效性的存在創造了取得良好業績的可能性,是取得良好業績的必要條件。
10、錯誤估價並從中獲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無效市場提供的是原料(錯誤定價),而有些人贏,有些人輸,取決於他們所掌握的技術的不同。如果價格可能出現嚴重錯誤,那就意味着有發現便宜貨或價格過高的股票的可能。
11、任何時候都會有許多好的便宜貨被埋沒在其他投資者不能或不願去發現的東西里。讓別人相信市場是永遠無法戰勝的吧!讓那些不願意冒險的人棄權,為願意冒險的人創造機會吧!
第三章:準確估計價值
1、投資若想取得切實成功,對內在價值的準確估計是根本出發點。沒有它,投資者任何取得持續投資成功的希望都僅僅是希望。
2、最古老也最簡單的投資原則是「低賣,高賣。」看起來再明顯不過了:但這一原則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同樣顯而易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3、以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買進,以更高的價格賣出。當然,在此之前,你最好對內在價值是什麼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對我來說,對價值的準確估計是根本出發點。
4、為簡化起見,所有投資公司證券的方法均可被劃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基於公司特性即「基本面」分析的,以及基於證券自身價格行為研究的。換言之,投資者有兩種基本選擇:判斷證券的內在價值並在價格偏離內在價值時買進或賣出證券,或者將決策完全建立在對未來價格走勢預期的基礎之上。
5、技術分析衰落的部分原因是隨機漫步假說的出現,隨機漫步假說認為,既往股價走勢對於預測未來股價沒有任何幫助。
6、換言之,價格變動是一個隨機過程,與擲硬幣相仿。眾所周知,在擲硬幣的時候,即使已經連續10次擲出正面朝上,下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仍然是50%。依此類推,隨機漫步假說認為,過去10天內股價的連續上漲並不能告訴你明天的股價會怎樣。
7、動量投資可能會讓你在持續上漲的牛市中分一杯羹,但我看到它存在許多缺陷,其中之一基於經濟學家赫伯特.斯坦的那句苦澀的名言:「無法永久持續的東西必將終結。」
8、據觀察,如果以10美元買進、11美元賣出,下個星期以24美元買進25美元賣出,再下個星期以39元買進、40美元賣出,日間交易者就認為自己是成功的。如果你看不到其中的缺陷---股價上漲了30美元,交易者卻只賺到了3美元。
9、價值投資的目標是得出證券當前的內在價值,並在價格低於當前價值時買進,成長型投資者的目標則是尋找未來將迅速增值的證券。
10、價值投資強調的是有形因素,如重資產和現金流。某些流派的價值投資專注於硬資產,即在公司股票的總市值低於公司的流動資產(如現金、應收賬款和存貨)並超出總負債時買進。在這種情況下,從理論上講你可以買進所有股票,將流動資產變現並清償債務,以得到公司所有權及若干現金。
11、價值投資追求的是低價。價值投資者通常會考察收益、現金流、股利、硬資產及企業價值等財務指標,並強調在此基礎上低價買進。
12、成長型投資介於枯燥乏味的價值投資和衝動刺激的動量投資之間。其目標是識別具有光明前景的企業。從定義上來看,它側重於企業的潛力,而不是企業的當前屬性。
13、兩者之間的差異如下:
(1)價值投資者相信當前價值高於當前價格,從而買進股票(即使它們的內在價值顯示未來的增長有限)。
(2)成長型投資者相信未來價值的迅速增長足以導致價格大幅上漲,從而買進股票(即使它們的當前價值低於當前價格)。
14、因此在我看來,真正的選擇似乎不在價值和成長之間,而在當前價值和未來價值之間。
15、確定企業的當前價值是需要考慮企業未來的,繼而必須考慮可能的宏觀經濟環境、競爭環境與技術進步。
16、可以這樣說:成長型投資關心未來,而價值投資強調當前,但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未來。
17、總而言之,如果判斷正確,那麼成長型投資的上漲潛力更富戲劇性,而價值投資的上漲潛力更有持續性。我選擇的是價值投資法,在這本書里,持續性比戲劇性更重要。
18、如果你已經選定價值投資法投資,並且已經計算出證券或資產的內在價值,接下來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堅定地持有。因為在投資領域裡,正確並不等於正確性能夠被立即證實。
19、對於投資者來說,持續正確很難。而永遠在正確地時間做正確的事是不可能的。
20、當你認為低估而買進時,往往會發現自己買進的時機是在持續下跌的中途,很快你就會看到損失。正如一句是最偉大的投資諺語告訴我們的,「過於超前與犯錯是很難區分的。」
21、微觀經濟學入門課程中學過,需求曲線是向右下傾斜的;隨着價格的上漲,需求數量下降。換言之,價格較高時,需求量較少,價格較低時,需求量較大。這就是商品打折商店的銷量更大的原因。
22、需求曲線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起作用,但在投資領域裡似乎遠非如此。在投資領域裡,當自己持有的證券價格上漲時,許多人會更加喜愛它們,因為他們的決策得到了驗證;而當證券價格下跌時,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決策是否正確,對它的喜愛也隨之而減少。
23、這使得持有並繼續以更低的價格買進股票(投資者稱之為「向下攤平」)變得相當困難,特別是跌幅比較大的時候。直到最後所有人都產生了疑問:「也許是我錯了吧?」也許市場才是對的?「隨後,當人們開始想」股票跌得太厲害了,我最好在它的價格趨於零之前脫身「的時候,危險性達到了頂峰。這是一種導致股票見底的思維。並且會引發拋售狂潮。
24、不懂利潤、股利、價值或企業管理的投資者完全不具備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的決斷。周圍人都炒股賺錢的時候,他們不可能懂得:股票價格已經過高,因此要抵制進場的誘惑。市場自由落體的時候,他們也不可能有堅定地持有股票或以極低地價格買進股票地自信。
25、當價值投資者買進定價過低的資產、不停地向下攤平並且分析正確時候,就能獲得最大收益。因此在一個下跌的市場中獲利有兩個基本要素:你必須了解內在價值;同時你必須足夠自信,堅定地持股並不斷買進,即使價格已經跌倒似乎在暗示你做錯了的時候。還有第三個基本要素:你必須是正確的。
第四章: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1、假設你認識到價值投資的有效性,並且能夠估計出股票或資產的內在價值;這並不算完。為了知道需要採取怎樣的行動,你必須考察相對資產價值的資產價格。建立基本面---價值---價格之間的健康關係是成功投資的核心。
2、好的買進就是成功賣出的一半,如果你買的足夠便宜,你是不需要考慮賣出技巧的。
3、如果你對內在價值的估計是正確的,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資產價格將會與資產價值趨於一致。
4、確定價值的關鍵是熟練的財務分析,而理解價格、價值關係及其前景的關鍵,則主要依賴對其他投資者思維的洞察。投資者心理幾乎可以導致證券在短期內出現任何定價,而無論其基本面如何。
5、最安全、獲利潛力最大的投資,是在沒人喜歡的時候買進。假以時日,一旦證券受到歡迎,那麼它的價格只可能向一個方向變化:上漲。
6、從買進證券的那一天起你就必須了解,基本面價值只是決定證券價格的因素之一,你還要設法讓心理和技術為你所用。
7、在泡沫時期,對市場勢頭的迷戀取代了價值和公平價格的觀念,貪婪抵消了所有本應占據主導地位的智慧。
第五章:理解風險
1、投資只關乎一件事:因對未來,沒有人能夠確切地預知未來,所以風險是不可避免地。投資中如果你能夠找到足夠多地上漲因素,那麼你可能已經在朝着正確地方向前進。但是,如果不能正確地應對風險,那麼你的成功是不可能長久的。
2、為了吸引資本,風險更高的投資必須提供更好的收益前景、更高的承諾收益或預期收益,但絕不表示這些更高的預期收益必須實現。
3、更高的投資風險導致更加不確定的結果。也就是說,收益的概率分布更廣。當定價公平時,風險較高的投資意味着:更高的預期收益、獲得較低收益的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損失的可能。
4、風險明確的定義為波動性(或易變性、偏差)。這些詞當中沒有一個能夠表達出」危險「的必然含義。(危險、冒險、危害、極大危險)
5、永久性損失的概率是我、橡樹資本管理公司以及我所認識的每一位實際投資者所擔心的風險。
6、導致風險的原因:
(1)基本面變弱未必導致損失風險。
(2)風險可能在宏觀環境並未走弱時出現。自負、對風險的無知和放任以及一點點發展的不利結合到一起,便足以帶來災難。災難有可能發生在任何沒有花費時間和精力理解自己投資組合基本過程的人身上。
(3)損失風險主要歸因於心理過於積極,以及由此導致的價格過高。投資者傾向於將動人的題材和時髦的概念與高潛在收益聯繫在一起。
(4)理論認為,高收益與高風險相關,因為前者為補償後者而存在。但是務實的價值投資者的感覺恰恰相反:他們相信,在以低於價值買進證券的時候,高收益、低風險是可以同時實現的。同樣,價格過高則意味着低收益、高風險。
7、不同投資於其發生損失的風險之間的關係很不確定、很容易發生變動,因此也無從引入有效的數學計算公式。
8、多數風險都具有主觀性、隱蔽性和不可量化性。
9、投資風險很大程度上事先觀察不到的---除了那些有非凡洞察力的人,甚至在投資退出之後也一樣。正因如此我們見到過的許多金融大災難都沒能被成功的預測,人們也沒能很好的管理風險。原因有幾個:
(1)風險只存在於未來,而未來會怎樣是不可能確定的。
(2)承擔風險與否的決策建立在常態再現的期望之上。
(3)預測傾向於圍繞歷史常態聚集,人們通常會預測未來與過去相似,而對潛在的變化估計不足。
(4)我們常聽說」最壞情況「預測,但是結果往往顯示預測的程度還不夠壞。
(5)人們高估了自己判斷風險的能力,以及對未曾見過的投資機制的理解能力。
第六章:識別風險
1、傑出投資者需要創造收益和控制風險並重,而識別風險是控制風險的絕對前提。
2、識別風險往往從投資者意識到掉以輕心、盲目樂觀並因此對某項資產出價過高時開始。換句話說,高風險主要伴隨高價格出現。在高價時不知規避反而蜂擁而上都是風險的主要來源。
3、價值投資者認為高風險和低預期收益不過是同一硬幣的兩面,二者都主要源自高價格。
4、普遍相信沒有風險本身就是最大的風險,因為只有當投資者適當規避風險時,預期收益中才會包含風險溢價。
5、因此,產生風險的首要因素是認為風險很低甚至已經被完全消除的意識。這一認識推高了價格,導致了低預期收益下的冒險行為。
6、認為風險已經消失的看法是最危險的風險源頭之一,也是促成泡沫的主要因素。在市場的鐘擺達到最高點時,認為風險很低以及投資一定能獲利的信念令人群激動不已,以致他們喪失了對損失應有的警惕、擔憂及恐懼,只對錯失機會的風險耿耿於懷。
7、隨着對不同資產(1、3、5、10期債券、房地產、股市等),不同時間,不同風險的利率回報,會導致投資者心理對風險規避情緒的下降,這一「富集」過程最終導致市盈率高企、信用利差收窄、投資者行為散漫、槓桿濫用以及對各種類型投資工具的強烈需求。這些結果在推高價格、減少預期收益的同時,還創造了一個高風險環境。
8、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誰在裸泳。盲目樂觀的人請注意:永遠漲潮是不可能的。
第七章:控制風險
1、傑出投資者之所以傑出,是因為他們擁有與創造收益的能力同樣傑出的風險控制能力。
2、傑出投資者是那些承擔着與其賺到的收益不相稱的低風險的人。他們或以低風險賺到中等收益,或以中等風險賺到高收益。
3、無論風險控制取得怎樣的成績,在繁榮時期是永遠也表現不出來的,因為風險是隱蔽的,是不可見的。風險------發生損失的可能性-----是觀察不到的,能觀察到的是損失,而損失通常只在風險與負面事件相碰撞時才會發生。
4、沒有出現不利環境不代表不需要風險控制,即使結果顯示當時可以不進行風險控制。
5、為了保證投資組合撐過困難期,一般來說必須有良好的風險控制。
6、風險控制在繁榮期是觀察不到的,但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由盛轉衰是輕而易舉的。
7、好建築師能夠避免建築缺陷,而差建築師會引入建築缺陷。在沒有地震的時候,你無法辨別其中的差異。
8、同樣,優秀的投資者獲得的收益可能不比別人高,但在實現同等收益的前提下承擔了較低風險。當然,在市場平穩或上漲時,我們無從得知投資組合的風險有多大。這就是巴菲特所觀察到的,除非潮水退去,否則我們無從分辨游泳者誰穿着衣服,誰又在裸泳。
9、承擔風險而不自知,可能會鑄成大錯,但這正是人們在買進風靡一時、備受推崇、絕不可能出問題的證券時不斷在重複的事。
10、貫穿長期投資成功之路的,是風險控制而不是冒進。在整個投資生涯中,大多數投資者取得的結果將更多的取決於致敗的數量及程度,而不是致勝投資的數量及程度。良好的風險控制是優秀投資者的標誌。
第八章:關注周期
1、我認為,牢記萬物皆有周期是至關重要的,我敢肯定的東西不多,但以下這些話千真萬確,周期永遠勝在最後,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朝同一個方向永遠發展下去,樹木不會長到天上,很少有東西歸零。堅持以今天的事件推測未來是對投資者健康最大的危害。
2、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是我們可以為可能性作好準備,減少它們所帶來的痛苦。
3、多數事物都是周期性的。當別人忘記這個規律時,某些最大的盈虧機會就會到來。
4、昨天的一切市場利好對今天的市場都沒好處,周期的極端性主要源自人類的情緒與弱點、主觀與矛盾。
5、繁榮導致擴大借款,擴大借款導致輕率借款,輕率借款導致巨大損失,巨大損失導致借款人停止借款,停止借款結束繁榮,如此循環往復。。。。
第九章:鐘擺意識
1、當形勢良好,價格高企時,投資者迫不及待地買進,把所有謹慎忘在腦後,隨後,當四周一片混亂,資產廉價待箍時,他們又完全喪失了承擔風險地意願,迫不及待地賣出,永遠如此。
2、投資的主要風險歸結為兩個:虧損的風險和錯失機會的風險。大幅消除其中任何一個都是有可能的,但二者是不可能被同時消除的。理想狀態下,投資者會使兩者達到平衡。但當鐘擺擺動到最高點時,一種風險或另一種風險一次又一次地占據上風。
3、牛市有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少數有遠見地人開始相信一切會更好。
(2)第二階段,大多數投資者意識到進步的確已發生。
(3)第三階段,人人斷言一切永遠會更好。
4、熊市地三個階段:
(1)少數善於思考的投資者意識到,儘管形勢一片大好,但不可能永遠稱心如意。
(2)大多數投資者意識到勢態的惡化。
(3)人人相信形勢只會更遭。
5、我們能夠肯定的事情之一是,極端市場行為會發生逆轉。相信鐘擺將朝着一個方向永遠擺動-----或永遠停留在端點的人,最終將損失慘重;了解鐘擺行為的人則將收益無窮。
第十章:抵禦消極影響
1、得到更多的渴望、擔心錯過的恐懼、與他人比較的傾向、群體的影響以及對勝利的期望----這些因素幾乎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它們對大多數投資者和市場都有着深遠的影響,結果就是錯誤----頻繁的、普遍的、不斷重複發生的錯誤。
2、無效性----錯誤定價、錯誤認知以及他人犯下的過錯------為優異表現創造了機會。
3、投資錯誤不是來自信息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來自心理因素。投資心理包括許多獨立因素,這些因素往往會導致錯誤決策。它們大多歸屬「人性」之列。
4、危險產生於渴望變成貪婪的時候。對於貪婪,其定義為「對財富或利潤過度的或無節制的、通常應受譴責的占有欲」。
5、貪婪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它強大到可以壓倒常識、風險規避、謹慎、邏輯、對過去教訓的痛苦記憶、決心、恐懼以及其他所有可能令投資者遠離困境的要素。反之,貪婪時常驅使投資者加入逐利的人群,並最終付出代價。
6、自欺欺人是最簡單的,因為人總是相信他所希望的。
7、投資者往往在貪婪的驅使下,輕易地摒棄或忽略了以往地教訓。
8、從眾而不堅持己見地心理傾向,同樣會造成投資錯誤。
9、嫉妒,無論貪婪的負面力量有多大,它還有激勵人們積極進取的一面,與之相比,與別人相比較的負面影響更勝一籌。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人的天性里危害最大的一個方面。
10、隨着定價過高的股票走勢更好,或者定價過低的股票持續下跌,正確做法變得更加簡單:賣掉前者,買進後者。但是人們不這樣做。
11、得到更多的渴望、擔心錯過的恐懼、與他人比較的傾向、群體的影響以及對勝利的期望----這些因素幾乎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它們對大多數投資者和市場都有着深遠的影響。結果就是錯誤----頻繁的、普遍的、不斷重複發生的錯誤。
12、是什麼令投資者放棄了常識?是我們一直在這裡談論的某些情感:貪婪、恐懼、自欺、自負,讓我們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況,看一看心理在其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13、投資者在泡沫中往往置常識而不顧,他們忽略了很多事實: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會成功,股市會有漫長的震盪過程,提供免費服務難以盈利,以高市售率(沒有利潤,所以不能用市盈率)定價的虧損公司的股票有着巨大的風險。
14、在牛市中沒有買進的最壞結果不過是你看起來有些落後並且要付出機會成本。但在2008年大崩潰時沒有賣出的後果是無盡的損失,世界末日仿佛真的有可能降臨。
15、相信我,在別人都在買進、專家態度樂觀、上漲理由充分、價格不斷飆升、風險最高的人不斷獲得巨額收益的鼎盛期,抵制買進是很難的(賣出更難)。相反,在股市跌入谷底、持股或買進似乎會帶來全盤損失的時候,抵制賣出也是很難的(買進更難)。
16、簡單的解決方案是不存在的:沒有告訴你市場已經擺向非理性極端的公式,沒有保證你永遠做出正確決策的完美工具,也沒有保護你不受消極情緒影響的魔法藥丸。正像查理.芒格說的:「沒那麼簡單。」
17、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勝算呢?以下是橡樹資本管理公司行之有效的方法:
(1)對內在價值有堅定的認識。
(2)當價格偏離價值時,堅持做該做的事。
(3)足夠了解以往的周期-----先從閱讀與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交談開始,之後通過經驗積累----從而了解市場過度膨脹或過度萎縮最終得到的是懲罰而不是獎勵。
(4)透徹理解市場對極端市場投資過程的潛在影響。
(5)一定要記住,當事情看起來「好到不像真的」時,它們通常不是真的。
(6)當市場錯誤股價的程度越來越深(始終如此)以致自己貌似錯誤的時候,願意承受這樣的結果。
(7)與志趣相投的朋友或同事相互聊天。
第十一章:逆向投資
1、在別人沮喪地拋售時買進,在別人興奮地買進時拋售需要最大地勇氣,但它能帶來最大地收益。
2、我只能用一個詞來描述大多數投資者-----趨勢跟蹤者,而傑出投資者恰恰相反。
3、某種程度上來說,趨勢、群體共識是阻礙成功地因素,雷同地投資組合是我們要避開的。由於市場的鐘擺式擺動或市場的周期性,所以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在於逆向投資。
4、群體錯誤的邏輯性是明確的,甚至是幾乎可以測算的:
(1)市場會發生劇烈的擺動,從牛市到熊市,從股價過高到股價過低。
(2)市場走勢受群體(人群或大多數人)行為的驅動。牛市出現於更多的人想成為買家而不是賣家,或買家比賣家更為活躍的時候。隨着人們從賣家轉向買家,或買家活躍度的進一步提高、賣家活躍度的進一步降低,市場開始上漲(買家不占到主導地位,市場就不會上漲)。
(3)市場極端代表着拐點,出現於牛市或熊市達到巔峰時。比方說,當最後一個希望成為買家的人成為買家的時候,市場就會到頂。既然到頂時所有買家都已經加入到看漲群體中來,那麼牛市就不會進一步上漲,市場也已高到了它能夠達到的極限。此時買進或持有都很危險。
(4)因為再也沒有看漲的人,市場停止了上漲。如果次日有一個人從買家轉變成賣家,那麼市場就會下跌。
(5)因此,在達到由群體的信念所創造出來的市場極端時,大多數人都是錯的。
(6)因此,投資成功的關鍵在於逆勢而行:不從眾。那些意識到他人錯誤的人可以通過逆向投資而獲利豐厚。
5、作為逆向投資者,我們的任務就是儘可能謹慎熟練地接住下落地刀子。這也是內在價值的概念如此重要的原因。如果我們對價值的認識能夠讓我們在別人都在賣出的時候買進----並且如果我們的觀點事後被證明是正確的-------那麼這就是以最低風險獲取最高回報的途徑。
第十二章:尋找便宜貨
1、在大多數人不願做的事情中,通常能夠發掘出最佳機會。
2、精心構建投資組合的過程,包括賣出不那麼好的投資從而留出空間買進最好的投資,不碰最差的投資。
3、這個過程包括:
(1)潛在投資的清單。
(3)對它們的內在價值的估計
(4)對其價格相對於價值的感知。
(5)對每種投資涉及到的風險及其對在建投資組合的影響的了解。
4、為了找到便宜貨,我們必須了解為什麼資產會受到冷落。它不一定是可觀分析的結果。事實上,多數便宜貨的形成過程與分析無關,重要的是考慮它背後的心理因素,以及它的驅動因素:受歡迎程度的變化。
5、那麼造成價格相對於價值較低的原因是什麼?
(1)與熱門題材資產不同,潛在的便宜貨通常會顯示出一些客觀不足。資產類別可能存在缺陷,公司在業內可能較為落後,資產負債可能被過度槓桿化。
(2)便宜貨往往產生於投資者不能保持客觀的態度對待資產,沒有透過表象全面了解資產,或未能克服某些不以價值為基礎的傳統、偏見或束縛的時候。
(3)與市場寵兒不同,「孤兒資產」常被忽略或鄙視。
(4)它不斷下跌的價格通常令第一層思維者發問:「誰想要它呢?」
(5)結果,便宜貨往往成為極不受歡迎的資產。資本遠離或出逃,沒有人想得出持有它的理由。
6、考慮到投資者的行為方式,任何在某一時間點被認為是最差的資產,都很有可能成為最廉價的資產。便宜不需要與高品質有任何關係。事實上,令人望而卻步的低質量證券的價格往往更低。
第十三章:耐心等待機會
1、市場不是有求必應的機器,它不會僅僅因為你需要就提供高額收益。
2、與全球金融危機相關的繁榮--衰退周期,為我們提供了在2006年、2007年高價賣出,2008年低價買入的機遇。從許多方面講,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3、並不是總有偉大的機會等着我們,有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敏銳的洞察和相對消極的行動講成果最大化。耐心等待機會------等待便宜貨------往往是最好的策略。
4、等待投資機會到來而不是追逐投資機會,你會做得更好。
5、識別市場環境並做出相應的行動決策是成功投資必不可少的。其他可能的行為包括:在沒有認清市場情況下採取行動,在無視市場狀況的情況下採取行動,相信我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改變市場。這些都是不可取的。結合我們所處的環境適當地投資才是明智之舉。事實上,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做法都是行不通的。
6、投資最大的優點之一是,只有真正作出失敗的投資時才會遭受損失。不作失敗的投資就沒有損失,只有回報。即使會有錯失制勝機會的不良後果,也是可以容忍的。
7、投資失敗比失去一個獲利機會更值得重視。因此,我們的客戶都有將風險控制放在全盤獲利之前的心理準備。
8、在危機中關鍵要做到遠離強制賣出的力量,並把自己定位為買家。為達到這一標準,投資者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堅信價值,少用或不用槓桿,有長期資本和頑強的意志力。在逆向投資態度和強大資產負債表支撐下,耐心地等待機會,便能在災難中收穫驚人地收益。
第十五章:正確認識自身
1、我們或許永遠不知道要去往何處,但最好明白我們身在何處。
2、第一種認識:我們應該否認周期的不可預測性,加倍努力地預測未來,將新增資源投入戰鬥,根據我們的結果進行投資。
3、第二種認識:承認未來不可預測性,忽略市場周期。我們不再費力預測周期,而是盡力作好投資並長期持有。
4、第三種認識:在我看來是最為正確的答案:何不試着弄清我們處在周期的哪個階段,以及這一階段對我們的行動產生怎樣的影響?
5、我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要去往何處,但最好明白我們身在何處。也就是說,即使我們不能預測周期性波動的時間和幅度,力爭弄清我們處於周期的哪個階段並採取相應的行動也是很重要的。
6、既然無法認識,但一些做法更為合適:
(1)當市場已經到達極端的時候,保持警惕;
(2)相應地調整我們的行為;
(3)最重要的是,拒絕嚮導致無數投資者在市場頂部或底部犯下致命錯誤的群體行為看齊。
7、了解未來很困難,但是了解現在沒有那麼難。我們需要做的是」測量市場溫度。「保持警覺和敏銳,我們就能夠判斷出其他人的行為,並據此判斷我們採取的行動。
8、市場環境測試,當大部分選擇左側時,要保護好自己的錢包:
9、市場在周期性運動,有漲有跌。鐘擺在不斷擺動,極少停留在弧線的中點。這是危險還是機遇?投資者該如何應對?我的回答很簡單:努力了解我們身邊所發生的事情,並以此指導我們的行動。
第十六章:重視運氣
1、投資領域並不是一個未來可以預見、特定行為總能產生特定結果的有秩序有邏輯的地方。事實上,投資很大程度上受運氣支配。有些人喜歡把它叫做」偶然性「或」隨機性「,這些詞聽起來的確比」運氣「更加高深。但歸根結底它們都是同一件事:我們作為投資者所取得的成功深受偶然因素的影響。
2、在成功的時候,運氣看起來像技能,巧合看起來像因果。「幸運的傻瓜」看起來像專業的投資者。當然,即使知道隨機性的影響,區分幸運的傻瓜和專業的投資者也並不容易,但是我們必須努力的區分。
3、好的決策本應是有邏輯、有智慧、有見地的人在條件出現之時、結果出現之前做出的。
4、長期來看,好的決策一定會帶來投資收益。然而在短期內,當好的決策無法帶來投資收益的時候,我們必須忍耐。
5、與世界不確定的認識相伴而行的其他表現為:適度尊重風險,知道未來不能預知,明白未來是概率分布的並相應地進行投資,堅持防禦性投資,強調避免錯誤的重要性。在我看來,這就是有關聰明投資者的一切。
第十七章:多元化投資
1、有老投資者,有大膽的投資者,但沒有大膽的老投資者。
2、賺錢和避損,你更在乎哪個?你不可能將精力同時放在獲取收益和避免損失上。每一個投資者都必須在這兩個目標中做出選擇,通常要在兩者之間進行合理的平衡。
3、在主流股票市場中主動得分對投資者未必有好處。相反,投資者應該儘量避免輸球。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引人入勝的投資觀點。
4、即使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都可能打出失誤球,擊球過於主動更容易輸掉比賽。因此,防守-----重點在於避免錯誤-----是每一場偉大投資遊戲的重要組成部分。
5、投資中的進攻和防守是什麼?進攻很好定義,它指的是為追求高額收益而採用積極策略並承擔較高風險。但什麼是防守呢?防禦型投資者關注的不是做對,而是避免做錯。
6、防禦性投資有兩大要素。
(1)排除投資組合中的致敗因素,最好的實現方法是:廣泛盡職調查、提高入選標準、要求低價和高錯誤邊際,不要輕易下注在沒有把握的持續繁榮、樂觀預測和發展上。
(2)避開衰退期,特別要避免暴露在崩潰危機下。除了前面提到的要排除投資組合中的致敗投資外,防守還需要投資組合多元化、限制總風險承擔並以整體安全為重。
7、你借錢給一個人,這個人收入不錯、工作穩定;或者沒有工作,有存款也可以,再或者這個人信用很好,這就是安全邊際。如果這個人是人渣,你會借給他嗎?
8、設法通過積極進取策略將收益最大化,或者通過錯誤邊際來建立保護。你不能兩方面同時做到極致。你會選擇進攻、防守還是兼顧(如果兼顧,二者之間的比例如何?)
9、在獲取高額收益和避免損失這兩種投資方法中,我認為後者更為可靠。
10、最好的投資者具備以下特徵:敬畏投資、要求物有所值和高錯誤邊際,之所不知,知所不能。
第十八章:避免錯誤
1、投資者幾乎無須做對什麼事,他只需能夠避免犯重大錯誤。
2、設法避免損失比爭取偉大的成功更加重要。投資組合風險過高時,向下的波動會令你失去信心或低價拋售。投資組合風險過低時,會令你在牛市中表現不佳,但從未有人曾經因此而失敗,這並不是最悲慘的命運。
3、錯誤的主要原因是分析/思維性的,或心理/情感性的。前者很簡單:我們收集的信息太少或不準確,或分析錯了。
4、貪婪和恐懼,資源終止懷疑和懷疑,自負和嫉妒,通過風險承擔追求高額收益,高估自己的預測能力的傾向。這些因素助長了繁榮和崩潰的發生,而大多數投資者都參與其中,採取着完全錯誤的行動。
5、投資完全就是應對未來。為了投資,我們必須持有對未來的看法。一般來說,除了假定它會與過去十分相似之外,我們幾乎別無選擇。很少有人會說:「過去50年的美股平均市盈率是15,我預測在未來幾年它會變成10(或20)。」
6、因此大多數投資者是根據既往----尤其是近期發生的事------推斷未來。
7、想象無能首先是沒有預測到未來可能發生的極端事件,其次是沒有理解極端事件發生後的連鎖後果。
8、在牛市中,懷疑不足使得這種錯誤心理因素事情經常發生,因為投資者相信:
(1)某些新發展會改變世界。
(2)已成過去陳規的模式將不再存在。
(3)規則已經改變。
(4)傳統價值不再適用(包括股票市盈率、債券收益率或房地產資本化率)。
9、全球危機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學習機會,2007年,它涉及到許多嚴重錯誤和教訓。到處都是錯誤:在危機前的日子裡,投資者滿不在乎甚至情緒高漲。人們相信風險已經被驅除,因此他們唯一要擔心的是錯過機會落後於人而不是虧損。
10、幾乎沒有人知道會出現怎樣的後果,但可能會有即將失敗的預感。儘管識別和避免具體錯誤並不容易,但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令我們意識到有許多錯誤潛伏在暗處。進而持有防禦性更強的倉位。做不到這點也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11、危機中充斥着潛在錯誤:首先屈服並認輸,進而退縮並坐失良機。在沒有損失的時候,人們往往將風險視為波動,並且相信自己能夠容忍。如果真是這樣,他們就會順應價格下跌,在低點時作更多投資,繼而享受復甦,在未來出人頭地。
12、但是,如果容忍波動維持鎮靜的能力被高估了-----通常如此----那麼在市場處於最低點時,錯誤往往就會顯露出來。信心和決斷的喪失,導致投資者在市場底部拋售,將下行趨勢轉變為永久損失,並且難以充分參與到隨後的復甦中。
13、這樣的錯誤是投資中最大的錯誤-----順周期行為最不利的一面-----因為它是永久的,也因為它影響投資組合的很大一部分。
14、既然逆周期行為是避免近期危機全面影響的要素,那麼順周期行為就代表潛在的最大錯誤。在市場繁榮維持看漲倉位的投資者,為崩潰及隨後的復甦準備得最不充分。
15、記住,除了作為(買進)和不作為(沒有買進),還有錯誤並不明顯的時候。當投資者心理平靜、恐懼與貪婪平衡時,資產價格對於價值可能是公允的。在這種情況下可能不需要採取緊急行動,知道這一點也很重要。不需要取巧的時候,自作聰明就會帶來潛在錯誤。
第二十章:最重要的事
1、成功的投資或成功的投資生涯的基礎,是價值。你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你想買進的東西的價值。價值包括很多方面,並且有多種考察方法。簡單來說,就是賬面現金和有形資產價值,公司或資產產生現金流的能力,以及這些東西的增值潛力。
2、你必須以可靠的事實和分析為基礎,建立並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只有這樣,你才能知道買進和賣出的時機。只有擁有良好的價值感,你才能培養在資產價格高漲並且人人認為會永遠上漲的時候獲利的紀律,或在危機時甚至價格日益下跌時持倉,並以低於平均價格買進的勇氣。
3、價格和價值的關係是成功投資的關鍵。
4、優秀的投資者,他們的目標是買得好,而不是買好的。
5、最重要的一句投資格言:「智者始而愚者終。」抵制過度的能力是罕見的,但卻是大多數成功投資者所具備的重要特質。
6、「定價過低」絕不等同於「很快上漲。」
7、第二局重要的格言:「過於超前與犯錯沒有區別。」在證明我們的正確性之前,我們需要足夠的耐心與毅力長期堅持我們的立場。
8、風險控制和錯誤邊際必須時刻在你的投資組合中提現出來。
9、我們無法預知宏觀未來。很少有人對未來經濟、利率、市場總量有超越群體共識的看法。因此,投資者的時間最好用在獲取「可知」的知識優勢上:行業、公司、證券的相關信息。你對微觀越關注,你越有可能比別人了解得更多。$格力電器(SZ000651)$貴州茅台(SH600519)$
10、建立在堅定但不正確的預測基礎上的投資,是潛在損失的根源。
來源:雪球
評論列表
文章我看過,感覺說的挺對的,有問題的話可以多去看看
可以幫助複合嗎?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可以幫助複合嗎?